分享

从雪中芭蕉到朱竹——文人画的画意禅机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5-12


明 沈周 1474年作 袁安卧雪图

    东汉时有一位高士叫袁安,当官之前是个家徒四壁的穷光蛋,(此处插播一句,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贫困的原因无非是好吃懒做,古代就不同了,读书人是比较鄙视体力劳动的,越穷越革命,越是贫困越显得逼格高。)有一年冬天接连下了十几天的大雪,地面积雪厚达一丈多,封路堵门。雪停了后,上面的领导来视察灾情送温暖,家家户户都纷纷出来领救济找食物,只有袁安家门口仍然被大雪堵着,领导很关切地问,这是谁家啊,旁边的邻居说,这是我们这里最有名的贤士袁安家啊,是不是已经冻死了。领导就让手下人凿冰除雪,破门而入,进去后,看到袁安蜷曲在床上,已经奄奄一息了。领导问袁安:你怎么不出门找点吃的呢?袁安答:大雪天,大家都又冷又饿的,我怎么好意思厚着脸皮出门讨饭呢?领导听了此言,甚是感动,心想,要是百姓都是如此宁愿饿死冻死也不出来惹麻烦的良民,何愁社会不稳定呢?于是,将袁安树立为典型,举为孝廉,这个几乎冻死的穷书生从此扶摇直上,成为汉室的社稷之臣。

雪中芭蕉(网上资料图)

    这一故事,在古代极有影响,成为传统文学和绘画广为引用的典故和题材之一,历史上许多知名画家都曾画过《袁安卧雪图》,而始作俑者无疑是公认的文人画鼻祖王维王摩洁。王维这幅画出名,并不是因为它画得有多神妙,事实上,几乎很少有人见到过这幅画,它的出名在于画中画了一棵芭蕉树,因此便成了中国书画史里争论极多的一幅画。袁安卧雪的典故发生于极寒的冬季,芭蕉则通常是生长于南方的热带植物,大家争执的重心在于:一棵芭蕉如何能在大雪里不死呢?王维画它又是出于何种意图呢?是写实,还是某种象征?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曾引用张彦远的话说:“王维画物,不问四时,桃杏蓉莲,同画一景。” 

    王维能以诗意入画,又能以画表现诗意。作画并无功利,而是像宗炳、王微一样“澄怀观道”,因此出现那种画物不问四时“雪里芭蕉”式的写意之作。或许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伟大的艺术家本身就是艺术,王维笔下的“雪中芭蕉”,是艺术家伟大的心灵突破了传统樊笼,使芭蕉在大雪中挺立,这是抒情,是寄意,也正是艺术创作最可贵的地方。而这也决不是偶然灵机一动的神来之笔,而是深深地打上了画家自身的思想烙印,是他受禅宗思想影响的结果。


当代 启功 朱竹

   由王维的“雪中芭蕉”想起了苏轼创造的朱竹。中国的文人名士向来爱竹,书圣王羲之的儿子王子猷爱竹如命,即使暂时借住朋友家中,如果无竹,也要命仆人种上,他曾高调表示“何可一日无此君?”被传为佳话。宋代的文人领袖苏轼爱竹,作诗云“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他不仅爱竹、咏竹,也画竹,有一日画兴勃发,书案上没有墨只有朱砂,随手用朱砂画了一幅朱竹图。别人问他:世间只有绿色的竹子,哪里有红色的竹子呢?他答道:世间也没有黑色的竹子,既然大家可画墨竹,又何尝不能画朱竹呢?由于苏轼的首创,后来文人画中便流行画朱竹了,而苏轼也被尊为朱竹鼻祖。

     如果说王维是文人画的创始人的话,在文人画的发展过程中,苏轼可谓起到了里程碑式的推动作用,画朱竹正体现了他不重形似的绘画主张,苏轼在一首题画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这种绘画理论具有远大的艺术观点,也是后来士大夫“逸笔草草,聊以自娱,非求人赏”的艺术原理的发源。苏轼对王维的欣赏和推崇是由衷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毫无疑问,如果两人都生活在当代,显然在微博上是互粉好友,而且肯定不止是点赞之交!

觉得不错,请在右下方点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