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助手|王维的白雪(四):雪中芭蕉

 昵称63703230 2022-08-17 发布于江苏

王维画过一幅《袁安卧雪图》,他自己也没有料到,这幅画竟然引发了一桩聚讼千年的艺术公案。

袁安是东汉名臣。他还没有入仕的时候,有一年冬天,大雪纷纷扬扬一连下了十多天,家家户户都在扫雪开路,出门求食。洛阳令巡察灾情,到了袁安家门口,仍然大雪封门,就让人清除积雪进到房间去看,但见袁安僵卧在床,已经奄奄一息。问他为什么不出门乞食,袁安答道:“大雪天人人都又饿又冻,我不应该再去干扰别人!”洛阳令嘉许他的品德,就推举他做了孝廉。

北宋沈括得到了王维的《袁安卧雪图》,他在《梦溪笔谈》中有写道:“余家所藏摩诘《袁安卧雪图》,有雪中芭蕉,此乃得心应手,意到便成,故造理入神,迥得天意,此难可与俗人论也。”北方天寒才会下大雪,芭蕉是南方热带植物,王维却在雪地里画了一株翠绿的芭蕉树,这确实有悖于常理。沈括解释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世之观画者,多能指摘其间形象、位置、彩色瑕疵而已,至于奥理冥造者,罕见其人。如彦远《画评》言:'王维画物多不问四时,如画花往往以桃、杏、芙蓉、莲花同画一景’。”

朱熹却批评道:“雪里芭蕉,他是会画雪,只是雪中无芭蕉,他自不合画了芭蕉。人却道他会画芭蕉,不知他是误画了芭蕉。”

宋人朱翌又来辩护:“岭外如曲江冬大雪,芭蕉自如,红蕉方开花。知前辈虽画史亦不苟。”

袁安卧雪发生在汝阳,在今河南中部。宋代李公麟的《西园雅集图》,是描绘文人雅士在开封聚会的写实作品,画中有几丛郁郁葱葱的芭蕉。我是豫北人,也亲眼看见过有人家庭院里种着芭蕉。但是,对于王维这样的诗佛画家,我们能去执着于他笔下的这种真实吗?

钱钟书认为:“假如雪里芭蕉含蕴什么'禅理’,那无非像海底尘、腊月或火中莲等等,暗示'稀有’或'不可思议’。”

陈寅恪先生说:“考印度禅学,其观身之法,往往比人身于芭蕉等易于解剥之植物,以说明阴蕴俱空,肉体可厌之意”。

王维在《大唐大安国寺故大德净觉禅师碑铭》序中写道:“雪山童子,不顾芭蕉之身;云地比丘,欲成甘蔗之种。”赵殿成笺注:“佛入雪山修行,故谓佛为雪山童子。”《维摩诘所说经》中,还以身如聚沫、如泡、如焰、如芭蕉、如幻、如梦、如影、如响、如浮云、如电等“十喻说法”,既深刻又富有文学性。对于深受维摩诘影响的王维来说,芭蕉之喻是再熟不过的禅理了。

皮日休“百年终竟是芭蕉”,王安石“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苏辙“龙虎未能留物化,芭蕉久已悟身空”,彭汝砺“蝴蝶南华梦,芭蕉居士身”。陆游“蝴蝶梦魂常是客,芭蕉身世不禁秋”……

宋释道颜偈语曰:“时时日日,日日时时,七颠八倒,孰是孰非?”在佛教交错颠倒的时空观念下,在梦幻泡影芭蕉伊兰的不实之相中,王维安放了袁安卧雪。

我们注意到,上文所引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诗句,出自王维的《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这首诗也写到了袁安卧雪:

寒更传晓箭,清镜览衰颜。

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

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闲。

借问袁安舍,翛然尚闭关。

袁安是王维心目中的高士,是符合他精神寄托的人物形象。他不会平白画一株雪中芭蕉图,这一刻,他打破时间、空间限制,也不是岭南,也不是中原,也不是夏日,也不是冬天,用禅心突破了实相,把难以言传的意蕴,注入到了画面中,给中国画拓展了无边无际的精神空间。

特邀编辑:董学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