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别很大,虽然汉军八旗和绿营基本是由汉人组成的,但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清朝兵制主要是由八旗和绿营组成的,太平天国时期又加入了乡勇,不过乡勇已经是属于地方武装势力了。 汉军八旗和绿营的区别八旗制度是满州特有的制度,由努尔哈赤首创,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为名,称为八旗。前期的八旗主要是由满州人组成,但在统一女真,攻打蒙古、大明的时候,吸收了不少蒙古人和汉人。汉军八旗主要是由明末主动归附后金或者是被后金抢夺来的汉人所组成。 人数增多了,八旗也随着扩张,分为:满州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努尔哈赤以牛录为基本编制单位,三百丁为一牛录,由牛录额真统领;五牛录为一甲喇,设甲喇额真率领;五甲喇为一固山,由固山额真率领。固山就是汉语中“旗”的意思,八固山就是所谓的“八旗”。 八旗的主要任务是驻守京城和战略要地,称为京营八旗和驻防八旗。而就像满州八旗一开始也有蒙古人和汉人一样,汉军八旗中虽主要是汉人,但也有少部分满人和蒙古人。由于汉军八旗比起满州八旗和蒙古八旗来,对于汉人的土地和作战习惯更为熟悉,所以汉军八旗在清统一全国的过程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角色。 绿营兵是根据明朝的边防镇戍制度而来,将大明朝的降兵和统一时招募过来的汉人所担当。因为汉军八旗一开始的旗帜就是绿色,后面才拓展为八旗的规模,所以绿营兵也以绿色旗帜为标志,以营为基本建制单位,故称绿营,也称为绿旗。 绿营的主要任务是镇戍,就是管理地方军事,由皇帝和中央兵部决策,由地方总督和巡抚负责监督、调遣,由提督、总兵直接统帅。由于三藩之后,清朝的局势相对稳定,绿营也和八旗一样,沾染了不少八旗习气,绿营的战斗能力其实在嘉庆年间白莲教起义之时就开始衰落了。 相比起汉军八旗,绿营的地位要低得多,不但平时要担负繁重的地方杂役,战时还得为八旗打先锋、做后勤,而待遇薪水方面又完全跟不上八旗。所以汉军八旗和绿营虽然是由汉人组成,但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其实质有点类似于元朝时期的汉人、南人的等级之分,只是不像元朝那样明显而已罢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