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内】20考研进行时-第193天

 康泰wjr图书馆 2019-05-12

第四节  消渴

考点四:消渴的预防调摄

考点击破

本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入,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定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考点点拔

消渴的预防调摄虽未出过考题,但其对消渴的预后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考点五:消渴的转归及并发症

考点击破

1. 转归   消渴日久,易发生以下病变:①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虚,肾阳虚及脾阳虚多见。② 病久人络,血脉瘀滞。血瘀与消渴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皆有密切关系。

2. 并发症   ①消渴日久,肺失滋润,可发为肺痨。②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可成水肿。③阴虚燥热,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以及血脉凝滞,脑脉闭阻或血溢脉外,皆可发为中风偏瘫。④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于耳目,可发为白内障、雀目、耳聋等。⑤燥热内结,脉络瘀阻,毒蕴成脓,可发为疮疖痈疽。⑥严重者可因阴液极度耗损,出现昏迷、肢厥、脉细欲绝等阴竭阳亡危象。

3. 并发症的治疗   ①活血化瘀是防治消渴并发症的关键。②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者,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或羊肝丸。③并发疮毒痈疽者,用五味消毒饮。恢复阶段,要重视托毒生肌。④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

真枪实练

1. 消渴并发白内障、雀目宜选用(多选)

A. 羊肝丸

B.知柏地黄丸

C.六味地黄丸

D.杞菊地黄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D。消渴并发白内障、雀目是由于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于目,宜用羊肝丸合杞菊地黄丸治疗。

2. 消渴日久,可见哪些合并病证(多选)

A. 肺痨 

B.水肿 

C.中风

D.厥证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CD。消渴日久,肺失滋润,而发肺痨;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成水肿;阴虚热炽,炼液成痰,痰阻经络,蒙蔽心窍而并发中风;阴竭阳亡而致厥证。

考点点拨

消渴的并发症诊治是重点内容,考点击破中有详细阐述,应重点记忆。

考点六:消渴的临证备要

考点击破

1. “三多”和消瘦的程度,是判断消渴病情轻重的重要标志。并发症是影响病情、损伤患者劳动力和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因素,故应十分注意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2. 不同患者“三多”症状的显著程度有较大的个体差别,证当注意细心分析辨别。

3.控制饮食对于本病的治疗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少数患者经过严格而合理的饮食控制,即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4.现代研究认为血瘀是贯穿糖尿病发病始终的重要病机,因此,可以在原有消渴病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的基础上,补充“血瘀为患”。对于消渴病的多种并发症,可以辨证施治为主,适当配伍活血化瘀药物或方剂,以期提高疗效。

考点点拨

此考点为2017年新增考点,注意血瘀贯穿整个消渴病。

真枪实练

1. 下列哪一项不是消渴的典型症状(单选)

A多饮

B.多食

C.多尿 

D.雀目耳聋

E.身体消瘦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消渴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多饮、多食、多尿及身体消瘦。 

2.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有甜味,口干唇燥,舌质红,脉沉细数者,治宜选用(单选)

A. 程氏萆分清饮

B.水陆二仙丹

C.六味地黄丸

D.左归丸

E.缩泉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C。由症状可知为消渴病下消,属肾阴亏虚型,肾阴亏虚,肾失固摄所致,故选用六味地黄丸滋阴固肾。

3.患者口干唇燥,口渴多饮,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时或烦躁,遗精,舌质红,脉沉细数。治疗选用(单选)

A.左归丸 

B.玉女煎  

C.消渴方 

D.白虎加人参汤

E.知柏地黄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E。由症状可知为消渴病下消,属肾阴亏虚型兼见阴虚火旺,宜用知柏地黄丸治疗。

4.患者烦渴多饮较甚,口干舌燥,小便频数,尿量较多,舌苔薄黄、脉洪数无力,治疗宜选(单选)

A.消渴方

B二阴煎

C清肺饮

D.二冬汤

E.白虎汤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D。此为中消,胃热织盛证,治宜玉女煎清胃泻火,养阴增液;而白虎加参汤用于益气养,清热生津、重在益气和生津。

5.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者,治疗可用(多选)

A.玉女煎

B.增液承气汤 

C.消渴方

D.大补阴丸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答案与解析:AB。此为中消,胃热炽盛证,治宜玉女煎清胃泻火,养阴增液;由于大便干燥,舌苔黄,脉滑实有力,可用增液承气润燥通,“增水行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