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段克里希那穆提的精辟语录,深刻睿智,让人一生受用! 一、克服是压制的一种形式,而被压抑或控制的事物则会以其他的形式再次出现。克服是一个困难乏味的过程,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理解需要细致而正确的观察,需要一种试探性的方法和理智。只有缺乏思考的人才会永远处在克服的过程中。 二、为了克服而作的斗争确实很愚蠢,但这并不是在宣扬它的对立面——也就是放纵,因为放纵同样很愚蠢。我们必须要理解问题,而不是去压制或克服它。被克服的问题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 三、只有当我们未迷失在克服问题、合理化问题或是辨识问题的过程中,我们才能理解问题。只有当问题本身是最重要的时候,我们才会理解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觉察,问题就会产生其意义。想要理解问题,我们必须去接受它。 四、我们所有的思想和感觉都不具备创造性,当自我活动不复存在,就会有创造性的喜悦出现。自我的所有活动都会滋生出厌倦和不幸。所谓的自我的宗教活动变得毫无思想可言,变得悲惨、机械,成为了一种徒劳的重复。 五、权威使人盲目,恐惧使人残缺,惯例仅仅是徒劳的重复,是对情绪的一种发泄。对那些形象、雕塑或是观念的崇拜不具备任何创造性,因为这是自我活动的微妙形式之一,这是为了保护自我而产生的辨识。 六、对圣书的阅读和对词语的重复只会麻痹思想和感情,这是逃避的另一种形式。随着美德和自由而来的喜悦、快乐是智力的最高形式,但是它们却由于想要获得的欲望,由于信仰、权威和模仿被否定。 七、宗教就是美德,它生产出自由,而只有在自由中,真实才能存在。可是,对权威的追随——去寺庙、教堂,重复咒语,反复唱圣歌,聆听牧师的教诲——这些其实都不是宗教。 八、在思想和感情方面我们是一个饿殍。我们的头脑因遵循而变得麻木,我们的心灵因激情、恶念,以及感官欲望之间的冲突而变得干渴。机器不具备创造性,习惯只能麻痹头脑和心灵。重复破坏了明晰,破坏了思考、感觉和理解的能力。 九、教育、商业,对金钱的聚集,办公室里乏味的例行公事,缺乏思考性的娱乐等都会破坏喜悦和快乐。我们被愚蠢的社会,被不具创造性的思想、被扭曲了的情感主义圈围起来,于是我们还期盼些什么呢? 十、如果我们理解了创造性是什么意思,就会明白,通过对某种理想的遵从,通过追随某种信仰和结论而达到的那些境地并不会将我们引向真实。通向真实之路存在于自知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压制或放纵之中,自知会带来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