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真机试飞成功!它的气象元素竟有这么多!

 NGC1952 2019-05-14

试飞完成后,南方航空公司客机停靠在泊位

真机试飞成功

时间:5月13日上午9点30分

地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事件:首架试飞飞机——南航空客A380平稳降落。

随后,东航、国航和厦航也顺利完成了试飞任务。

真机试飞成功,为大兴国际机场实现今年9月30日通航打下坚实基础。

其实,机场在论证、设计和建设等全过程中,都有气象的“身影”。

另据了解,大兴国际机场使用了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和相控阵雷达,这在全国民用机场尚属首次。

试飞期间,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人员监测机场天气

试飞成功,小编内心也是很激动的,也想在此分享一下新机场的气象元素。

1

 跑道设计——利用气候条件省力又省钱

新机场最起眼的,要数那三纵一横的跑道了。

设计思路:充分考虑到北京的气候条件。即,北京的气候冬季北风、夏季南风为主,而飞机为逆风起降,因此跑道设计为南北向。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无人机拍摄) 

由于北京所处的地理位置,决定了70%左右的航班是往南飞行的。

如遇不利气候条件和风向,南飞航班起飞时要先向北飞行再折返南飞,这就需要绕飞较远距离,造成较大时间和能源的浪费。

好在,最近几年监测的数据显示,大兴国际机场区域有95%以上的天气处于风力5米每秒以下,对飞行影响较小。

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人员为空管部门提供天气信息

根据这个有利条件,设计师们提出,利用侧风不大的天气条件,飞机先由西向东起飞,后快速向南飞行。这样一来,无需向北后折返,节省了空中飞行时间,减少能源消耗。

不仅如此,在遇到极端西北大风天气时,侧向跑道还可以提升机场的运行能力。

2

校飞观测——为机场迎来第一道飞机轮胎印记

实际上,在试飞之前,还有很多幕后工作要完成。例如,现在要介绍的这项工作

任务:校飞观测

工作意义:为新机场飞行程序和导航设备具备投产通航提供支撑

从2018年11月底开始,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观测室抽调技术骨干,购置新型设备,调整软件适配性,升级软件增加两分钟风向风速数据监测,定做配套手柄和云台等,还为新机场跑道安装了探测仪、大气散射仪、云高仪等设备。

气象rvr监测设备

校飞对天气要求很高,阴天低云、下雨下雪、能见度低于5公里甚至风速达到10米/秒等气象条件均无法校飞。

校飞观测的每个正点,要将风向、风速、能见度、云底高度、气压、天气现象、温度和湿度等数据形成天气报文。

1月22日10时10分,一架“奖状680”校验飞机平稳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17L跑道上,留下了第一道飞机轮胎印记。 

3

气候可行性论证——选址第一关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规划于2000年,关于其选址一直有争论,其中,呼声最高的还有天津市武清区和河北省廊坊市。

气象专家:参与地形、气候条件等方面的论证。

新机场位置:北京市大兴区南部礼贤镇和榆垡镇

气候地理因素:地处北京南郊平原,视野和空域开阔,净空条件优越。大兴区地表以沙土为主,呈漏斗形,雨水下渗快;产生雾气天数较少,对航班的影较小。

2008年,在一系列气候可行性论证后,首都新机场建设地确定在大兴区南部的礼贤镇和榆垡镇。

2014年12月,机场举行开工典礼前,大兴区气象局将礼贤镇的自动气象站搬迁至新机场外围场地,同时新建了一个自动气象站采集机场建设场地的气象信息。

大兴区气象局与市气象台首席预报专家建立联合会商机制,依托市气象局建立“密起来、动起来、立起来”的北京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立体化、自动化监测网络。

试飞期间,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工作人员监测本场天气情况

2018年7月22日17时,大兴区气象局发送新机场建设气象服务专报,提醒建设方注意防范强降雨对施工带来的影响。

……

另据民航网站消息,5月8日,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启动了机场自动观测系统对比观测工作,积累机场天气信息,为机场顺利开航贡献气象力量。

自动观测系统对比观测

期待大兴国际机场顺利通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