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输液速度太慢,为啥不可以自己调快?

 zopoba395 2019-05-15

最近气温就像“过山车”,一不小心就感冒发烧了,为了好的快,不少人会选择输液。但输液一般都比较耗时,为了快点输完,一些人会擅自调整输液速度。其实,输液速度不能在没有经过医生指示下自行调整,不仅影响药效,严重的可能还会危及生命!

输液速度由哪些因素决定?

患者身体的基础状况

一般成年人的输液速度在40-60滴/分钟。而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降低,输液速度不应超过40滴/分钟。

有无肾脏疾病

如果有心、肺、肾脏疾病,或者患者体质衰弱,输液速度应以30~40滴/分钟为宜。

药物的性质

有的药物血管刺激性较大,输液速度就应该减慢。有的药物需要持续小剂量使用,输入血液浓度过高,会引起中毒反应,浓度过低又达不到治疗效果。也有的药物需要快速输入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切忌擅自调节输液速度!
速度过快,会加重心脏负担

如果输入液体速度过快,肾脏的调节作用来不及发挥,就会对心脏造成额外的负担。主要的表现是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对于心、肺功能不好的患者,这种效应尤为明显。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急性心力衰竭。

血管刺激症状加重

有些药物血管刺激性比较大,比如氧氟沙星,输入过快容易引起手背瘙痒,有一些会出现脉管炎。又比如氯化钾溶液,输液速度偏快会引起明显的疼痛。

增加过敏反应的几率

过敏反应的强度跟药物浓度有直接关系。许多药物低浓度或低速输注时过敏反应并不明显或察觉不到。当输注速度加快以后,则有可能出现明显的起疹、面红、发热、恶心、呕吐、心悸、胸闷等不适。

输液速度过慢,可能会没有药效

有的药物输液速度过慢,会使药物的血药浓度低于应有的治疗浓度,达不到应有疗效,而且滴注时间过长,影响药液的稳定性,增加药物降解时间。比如严重脱水或者低血容量休克的患者,需要迅速补充血容量,输液速度应该快。为了降低颅内压而输注甘露醇脱水时,输液过慢反而达不到足够的浓度,起不到渗透性脱水的效果。

这些药物输液时切忌不能快!

肠外营养药物

如氨基酸、脂肪乳属高渗性渗透压,若输液速度过快,可导致人体细胞脱水、细胞间液减少,引起如恶心、呕吐、寒颤、高热、胸痛及皮疹等不良反应。

因此滴速宜慢,最好控制在15~20滴/分钟。

抗菌药物

如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易刺激血管引起静脉炎,滴注速度过快会引起静脉炎和中枢系统反应。

一般滴注时间为每100毫升不得少于60分钟,每250毫升不得少于2小时,每500毫升不得少于3小时。

糖肽类抗菌药物

如万古霉素,快速滴注可发生“红人综合征”,表现为后颈部、上肢及上身出现皮肤潮红、红斑或荨麻疹。

正确做法是,在以至少100毫升溶媒进行稀释溶解后,静脉滴注时间应在60分钟以上。

有机硝酸类药物

如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

一般8~15滴/分钟为宜,滴速过快易引起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的可致颅内压增高、呼吸困难、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使用这类药物前先测患者血压,了解基础血压后,滴注时从小剂量慢速开始,在静滴过程中每隔半小时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根据血压变化情况来调整静滴速度。

氯化钾

注射过量或滴注速度过快可引起血管局部刺激和高钾血症,出现疲乏、手足口唇麻木、不明原因的焦虑、意识模糊、呼吸困难、心律减慢、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静脉补钾时钾浓度不超过3.4克/升,补钾速度不超过0.75克/小时。

抗肿瘤药物

这类药物一般毒性比较大,对血管的刺激性比较强,短时间内大量药物进入体内,易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一般要求滴速要慢。

输液注意事项

输液前一定要告知医生和护士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有心肺疾病。

最好不要空腹输液。由于药物的刺激作用,空腹状态下,更容易出现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空腹状态也可能会成为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和加重因素。儿童、高龄患者、体弱多病者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尤其要注意输液前应该适当进食。

在输液过程中如有心慌、气短、恶心、呕吐、头昏、皮肤瘙痒等不适,应该立即告知护士,不应该强行忍耐,更不能擅自拔针。如果有进针的部位疼痛、肿胀也应该立即请护士查看。

输液结束后,应按压针眼处至少3-5分钟,休息至少10分钟以上,无不适才能离开。如果输液后起身太快,容易发生头晕等低血压症状。

输液完以后如果有手背肿胀或者皮下出血,千万别揉,也别热敷,否则容易使毛细血管渗出和皮下出血加重。冷敷可使血管收缩,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减轻疼痛。一天之后再考虑热敷,以促进局部出血吸收。

资料来源:春雨医生、药你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