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周易》(90)《夬》卦:不要搞分裂

 坚定前行 2019-05-15

四十三、《夬》卦:不要搞分裂

自古强者知进退,

不学亡徒胡乱吹。

招惹龙颜大怒时,

满门富贵化烟飞。

(卦辞)(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爻辞)上六:无号,终有凶。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九三: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严重警告

(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上一卦取利益民众之义,但在实际的政治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不满足,他们自以为了不起,自以为还应当得到更多,于是藐视朝廷。对这种人就不能一味地牵就,而是要采用强硬的政策,所以在《益》卦后接《夬》卦,讲述如何对待这一帮叛逆者。

夬”(guai)字的本义为分剖,引申为决别、割裂、分割、革除等义。这里指与不良的人和事决裂。

“扬”是传播的意思。“王庭”即王宫、朝廷。“号”为号命。“邑”是诸侯国的通称。“戎”即征伐。以此,《夬》卦卦辞大意为:

“要与不良的人和事划清界线,这是发自于王宫的声音。真诚地告诫你们:‘将有灾难临头。去告诉你们的邦国:扰乱社会秩序者,将受到征伐。遵纪守法者,才可以得到一个安居乐业的生存环境。’”

本段爻辞中的“利”及“不利”是针对受警告者的行为对国家秩序而言的。暴动者的破坏行为就是“不利”。遵纪守法就是“利”。

掂量一下自己有几两

初九(颐  ):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即盛大、旺盛、强健。

字的本义为脚指头。人行动的进与止,取决于足的动与静,故字又引申为足、止等义。这里与相配,应为其反义词之义。

初九爻爻辞大意为:人之所以能茁壮成长,是因为懂得进与止的道理。明知道自己与朝廷抗衡只能是失败的结局,却依然要去强行对抗,将导致不良的后果。

理解这句话的重点是正确理解“前趾”的含义。“前趾”是前进与停止的意思,与我们所说的“进退”一词同义,不要理解成前面的趾头。人不是爬行动物,趾头没有前后之分,只有手脚上下之分。

这段爻辞是针对卦辞中被警告者而言的,是《夬》卦卦辞所说的孚号,是对搞分裂者的劝告。这段爻辞的壮于前趾是告诉他们:为人处事要懂得约束自己,要知道进与止。在有危险来临时,要知道悬崖勒马。否则明知道往不胜,却还是要拿你这颗鸡蛋往我的石头上碰,那不是自取灭亡吗?所以说为咎

初九爻爻象为“  ”,《颐》卦卦象。颐是养的意思。“壮于前趾”正是人的修养之道,故有此爻辞。

九二(损  ):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这句爻辞不太好理解,因为按照我们现在习惯的汉字用法,这段爻辞应当译为:“惊恐地嚎叫,夜晚有敌人来侵犯,但不要担心。”敌人来犯时,我们只是如狗一般地叫叫,而不用担心,该睡觉的睡觉,该打麻将的打麻将,真是莫名其妙,呵呵。其实,“惕号”就是要对告诫保持警惕,就是要重视“号”。重视什么“号”呢?就是卦辞中“夬,扬于王庭,孚号”的那一声“号”。就是“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的告诫。

“莫夜有戎”不是说夜晚有战斗,而是说:愚昧无知得有如夜晚一样,就将遭受军队的镇压。其中的“莫”字是“暮”字的本字,昏暗的意思。“莫夜”就是昏暗如黑夜,比喻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和事。“莫夜有戎”一句与卦辞所说的“不利即戎”是同一个意思。“不利”是指不利于社会,不利于朝廷,不利于君王。站在作者所代表的君王的角度看,这种不利也就是指对方昏庸无知的行为,也就是如黑夜一般昏暗不明的行为。

“勿恤”不是不要担心。而是要招集民众让大家共同来认识其问题的严重性,共同来为自己可能存在的不正确的行为担忧。有了这种担忧才可能做出改正,才可能“夬”。“勿恤”一词已多次解释了,如果还不明白的话,请参读《泰》卦九三爻爻辞的注释。以此,九二爻爻辞可译为:

“要敬重地对待发自于王廷的警告。如果其行为愚蠢得如漆黑的夜晚一样昏暗不明,就将遭受到军队的镇压,要招集民众使之都能明白此道理,来共同为自己可能存在的不正确行为担忧。”

九二爻爻象为“  ”,《损》卦卦象。损就是损失之意,遭受打击就会受到损失,故有此爻辞。

咎由自取,知难而退

九三(大畜  ):壮于頄,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頄(kui葵)”即人的颧骨部位,俗称脸面皮。“壮于頄”就是脸上强壮,比喻讲虚面子的行为。

为什么讲虚面子就会“有凶”呢?因为“君子夬夬”:“英明的领袖要与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决裂。”“夬夬”两字中的第一个“夬”是指“君子”与造反者决裂。第二个“夬”是指破坏社会秩序的人本身。

脸上强壮为什么会遭到“君子”的打击呢?因为只有脸上强壮,而不是四肢强壮,就是外强中干,就是讲虚面子,就是打肿脸充的胖子。在朝廷严令其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时,如果自己碍于面子,依然抱着侥幸的心态装硬气好汉,不愿向朝廷低头,不愿改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壮于頄”。这种外强中干的行为能得到好结果吗?当然不能,所以说“有凶”。这也就是初九爻爻辞“往不胜,为咎”的另一种说法。

“独行”:独自行走。指在众人反对朝廷时,依然坚守正道,不随波逐流。

“若”是连词,相当于如果。“濡”的意思为沾湿、浸渍。“遇雨若濡”是说:“遭遇到下雨的时候,身上会被打湿。”这又是一句比喻,以“雨”比喻“君子夬夬”的时候对造反者的打击。类似的比喻在《周易》卦爻辞中还有《小畜》卦卦辞及《小过》卦六五爻爻辞的“密云不雨,自我西郊”等。“遇雨若濡”是说在众人反对朝廷时,我虽然能够“独行”,没有跟随他们造反,但在朝廷平乱时,我还是可能会受到牵连。

“愠(yun愠)”字的本义为含怒、怨恨。“有愠无咎”即:“有烦恼,但没有过错。”“有愠”是指因为受到牵连而烦恼。“无咎”是说最后的结果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没有过错而不会被追究责任。

六三爻爻辞大意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外强中干的人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英明的君王会因此与之决裂而征伐。如果能够与这种人划清界线,保持自己行为的端正,那么在君王征伐的时候,自己虽然也可能会受到牵连而产生烦恼,但因为没有过错而不会受到追究。”

六三爻爻象为“  ”,《大畜》卦卦象。大畜就是培训大臣之义,故有此爻辞。

九四(大有  ):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人两股上端和腰相连接的部分就是“臀”,俗称屁股。“臀无肤”就是:“屁股没有皮肤。”屁股为什么会没有皮肤呢?

“其行次且”:“是因为他的行为迟缓而被打开了花。”“次”是次等的、较差的、副的等义,这里指行动缓慢。“且”字的本义为切肉或菜时垫在下面的砧板。其本义现在已经没有人使用,而是作副词、连词、助词用。而这里正是用的本义,以切肉的砧板比喻臀无肤者所受的打击。什么行为太迟缓呢?就是对卦辞中所说的发自于朝廷的警告反应迟缓,没有及时地中止其反叛的行为。

“牵羊悔亡,闻言不信。”:“如被牵着的绵羊一般顺从,才能使悔恨消亡,可他听到我们的告诫后却不肯相信。”“牵羊”是比喻,以牵羊人比喻朝廷之君,以被牵之羊比喻“其行次”的阳奉阴违的诸侯。以此,九四爻爻辞可译为:

“屁股被打开了花般受到严厉的惩罚,是因为他改正其错误的行动迟缓而造成的。只有如被牵着的绵羊一般顺从,才会让悔恨消亡,可他听到我们的告诫后却不肯相信。”

这句爻辞是针对那些对朝廷的告诫阳奉阴违的投机者发出的警告。看起来以打屁股为惩罚的制度是由来已久了哈。

九五(干  ):苋(萈)陆夬夬,中行无咎。

《说文》说:“苋,苋菜也。”“苋”是一种普通蔬菜。但以此义解释不通“苋陆夬夬”的爻辞,因此,我怀疑“苋”字是“萈”(huan换)字之误,古人抄写时少抄了一点。“萈”是一种角细小的山羊。上一爻“牵羊悔亡”一句是以羊为喻,加之“苋”字与“萈”字仅一点之差,而以“萈”字可以解释通本句,故知“苋”当是“萈”字之误。

“陆”即陆地,引申为大土山、高等义。这里指只有山羊才喜攀登的悬崖峭壁间的小路。

九五爻爻辞大意为:“如果能像山羊独行于悬崖峭壁上一般,与破坏社会秩序的人决裂,这种中正的行为没有过错。”

“夬夬”两字与九三爻爻辞所说的“君子夬夬”中的“夬夬”两字字义完全相当,所不同的是本爻的“夬夬”是指被告诫的诸侯,而前者是指君王的行为。这里的“萈陆夬夬”的意思也与九三爻辞所说的“独行”之义相似,所不同的是本爻的意思是彻底地脱离逆行者,而九三爻爻辞所说则是指虽然“独行”却未能完全摆脱逆行者的控制范围。

九五爻爻象为“  ”,《干》卦卦象。干是依天道的规律行人事的意思,故有此坚持真理,我行我素之辞。

上六(  ):“无号,终有凶。”

上六爻爻辞大意为:“无视朝廷的告诫,最终将产生灾难性的结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