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罗殿龙书法作品选刊

 泊木沐 2019-05-15

罗殿龙先生曾常年在一线岗位工作,书法对他而言是工作之余的自我修炼。他始终保持在书写中传承法度,把临帖当作累积文化素养的阶梯。书法的原本意义是传统文化缔结的生命情感,古今文人为表达情绪给线墨注入了生命,让悸动的灵魂诞生出另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所以书家往往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殿龙的书法从开始就是自主行为。他具备深厚的文化积淀,其书写轨迹既传承历史又捕捉当代,由此才能挥洒出秀美清爽的人文光彩。他的楷书外合法度规矩,内涵沉稳悠然、超凡脱俗的气息;而行书的笔墨更是潇洒自如,无论线墨运势都纵横交错,外露着江河奔腾般的流畅感。纵观罗殿龙的书法,有一种情绪飞扬的面貌。他的隶书同样在结构上注重法度,透着刚劲朗畅的气度和坚韧,沿袭了古代风骨又潜藏着时代审美。

读罗殿龙的书法作品,尽管他在临帖书写中猜摸着历史痕迹,但流入到作品的笔墨却表达了时代特征。他的作品能够令人感受到传统与时代审美的相互承接,在墨迹与线条的相互融汇间透着本真的态势。这种态势又转化成对艺术的探索,传递出了传统文化与时代承接的效应,具有对生命艺术和历史传承的体验。罗殿龙的书法尽管延续古人笔墨,却又不墨守成规,其书写痕迹有赵孟頫的影子,又见黄庭坚绵劲迟涩的书风;有康有为与何绍基的足印,却又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与艺术个性。

罗殿龙的书法作品,将线条与笔墨转换为一种灵动的意趣,不仅让文字的笔墨结构在气势上飞扬,而且减少了书界流行的冷漠气息。他的作品彰显的是内在情绪和对审美价值观的感悟。他让自己的书写追寻着时代的脚步,并表达出了积极向上的美学价值观。因此他的书法无论楷书或是行书,都挥发出了淋漓畅快的柔润感,即便是沉稳刚劲的隶书,也蕴含着灵动舒展,是生命精神的写照。(本文作者系中国书画影视中心主任、艺术评论家)

文墨相和 诗韵悠然

——罗殿龙先生书法述评

□张本平

丁酉年冬月,笔者有幸在广西南宁见到了好友罗殿龙先生,甚是高兴。我们促膝长谈,心有灵犀。他敬畏传统、深入传统,对传统书法文化精神与传承有着深入的探究,并有其独到的个性语言。他行、草、隶、楷皆能,尤擅草书、行书,作品具有传统的飘逸美和诗意美。他的每一件作品都很耐看,在经历了时间的打磨后,使心路闪现着正直的光芒。他的行草书以唐楷为底蕴、以行书为目标、以隶书为基调,把张旭草书的纵逸与狂放和怀素草书的灵动超迈糅为一体,形成了他师古而不泥古、别具个人特色的婉约境界。

品读罗殿龙的书法新作,具有雄强、厚重、质朴等鲜明特点,气格旷达、沉雄洒脱,无论结体与线条,均不加修饰而一任自然,同时注重线条的丰富变化和结字的腾挪转让,注重点画的纵横结合,注重情感和性灵的流露,无论是巨制佳作还是尺牍片纸,字里行间充溢着真率、朴厚、开张的气象。他的书作善于打破平衡的格局,在疏密上强化对比,以变得势,在敛收上孕化生机,以动造势。在笔者看来,罗殿龙的书法艺术观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执着和勤奋起了重要作用。其在创作中坚持自我,在神采、气韵上做了积极的体察与把握,同时又敢于跳出古人的藩篱,不断开阔视野,拓展艺术创作的空间。罗殿龙于书艺有这样的感悟:再新的艺术观念也不能替代严格的技法训练,而技法训练是一个沉寂枯燥的行为过程,应以充分的努力使自己沉入历代经典作品之中,去感悟和体验用笔技巧的微妙变化。技法是书法诸要素的基础,是书法生命的最终依托,这是罗殿龙对书法、对笔墨的深入诠释。罗殿龙的书作深入传统,立足于古代经典,展示着一种“硕人其颀”式的大度之美,而不以诡异炫人耳目;在作品形式上,直接取法前人并借鉴时人,以符合当代人审美的创作语言去表现自我,较好地把握了传统与时代、内蕴与形式之间的“度”。

草书是书法中最能体现书家才气、修养、功力及审美意识的书体,也是最不易书写和驾驭的书体。行草书的创作更加自由,任书家大胆发挥和驰骋。罗殿龙擅长写草书,在创作时,笔锋随着手腕的扭转在宣纸上飞舞,如蛟龙入水、仙鹤入云,翻腾翱翔,让观者目不暇接。张旭之颠、怀素之狂、山谷之傲、米芾之遒媚、王铎之异态、林散之之风骨在其作品中皆有体现。昔韩愈云:“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观罗殿龙作草书,条屏、大幅中堂和对联,用笔皆飘忽跌宕不计工拙,笔力雄健如万岁枯藤,行笔迟涩如逆水撑舟,或迅疾如九天瀑布飞流直下,笔墨酣畅气势恢宏,引人入胜。这不仅是对传统行草书的超越,更是一种继承之上的创新。千变万化的线条,既有法度,又富有新意,妙趣横生。其作品有许多精到的线条和点画来自于“二王”和众多代表书家的经典作品,其中也不乏当代流行书家的时尚元素。除草书之外,他的行书也用功精勤、清新隽永,常常让人体味到文墨相和之妙;其行书俊逸典雅、结体准确、用笔规整,具有相当纯熟的形象感受能力、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除有清健、生动的神气外,还有单纯的平衡匀称之美。如同芙蕖照水、松影摇窗,饱含着纯真之性,孕育出刚劲之气。正是这些对传统文化的顿悟和审美操守,折射出他深刻的人文理想,显示出其与众不同的艺术品质。

罗殿龙在书法之外,对我国的古典诗词也颇为擅长。从他展示的诸多七言绝句和律诗作品来看,充满诗意的文字经过他恣意地挥洒,原本单一、乏味的线条瞬间舞动起来,读之,有一种驾云欲飞的飘逸之美;再读之,你能触摸到风停雨歇、清远萧散的空旷之美。当然,这种自然、这种美感,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枯索,也并非拒人千里之外的孤傲。罗殿龙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能将这种看似吻合又看似矛盾的对峙,融汇成一种清纯和自然,显现出一种诗韵悠然之美。这种以诗入书的心灵架构,使他的书法作品和艺术感觉步入了至真至美的境界。近年来,罗殿龙不仅注重笔墨功夫,同时也注重字外功的修炼与提高。他认为,一位真正的书法艺术家,一定要“书外求书”。没有文学的、历史的、人文的和美学的深度考量,其作品是很难登堂入奥的。同时他还认为,艺术总要给人一种美感、一种愉悦、一种激励。书法家的创作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创作欲望和心灵的闪光以最佳的、最简明的表现形式和最美的艺术语言展示出来。

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应该是通过提高人的心性修养,最终达到净化心灵、解脱烦恼、升华人格的目的。空灵、简约、唯美是书法家创作的至高境界。凭借卓越的艺术禀赋和独特的睿智眼光,让传统的中国书法既合乎规矩又精炼清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这是一位优秀的书法家长年累月的笔墨积累和人生历练及自身文化艺术素质积淀的结果。罗殿龙就是这样坚忍不拔地在当代书法艺术领域探索着、创作着、享受着,继而达到自然天成、笔简意赅的艺术效果。他对笔者说:“艺术家只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有真诚、有真知,才会抒真情、立真言、做真人。如果只会卖弄笔墨技巧,以花拳绣腿糊弄旁观者,哪怕书写能力再强,其作品也不会有艺术生命力的。”有感于此,想必在日后的创作过程中,罗殿龙一定会十分注重开掘自然物象之妙,注重在不失传统的艺术构成中,将作品的形体、布局、章法、线条、态势、气韵,达到深层次的统一,突出作品里的“动”与“静”,从而使作品通畅、淡雅而古朴,使法与理、情与境天然合一,使传统与时尚在自然美的理念中进一步拓展与提升。

透过罗殿龙的书法作品,笔者能感受到他的毅力、韧性、淳厚和实在,能体会他的大气、磊落、磅礴和恣肆。他创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努力开掘生活、开掘自我的过程,是在努力以生活之情为经、以生活之美为纬,用心灵的真善美编织和营造一个唯美的世界,同时在艺术创作中享受愉悦,甚至悟出更多的人生哲理,让自己的性情更诗意地栖居。在这里,笔者无意恭维罗殿龙书法艺术达到了何种高深境界,但其孜孜以求、不激不厉、治学严谨的态度令人欣赏,于是即兴写下这篇短文,以表达对他书法艺术的向往之情。(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创作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郑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原书画院院长、中原美术学院院长、《中原书画报》总编、作家、书画评论家,中国知识产权文化大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作品欣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