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珂 · 2019-05-14 09:10 来源:职业餐饮网 近日,又一火锅店因使用“回收油”被罚没203万元。 该店老板和两名炒料师已被刑事拘留。 4个月“熬”10000斤“回收油”,被罚没203万! 此次涉案的火锅店名叫“古今天下”,是乐山市犍为县的一家自助火锅店。 这家自助火锅店占地1200多平,在当地有着不错的口碑。 01 用回收油冒充一次性锅底在“古今天下”火锅店的底料包装上,明确标明该底油为“一次性锅底”。 即开即用的锅底让顾客感觉安全又卫生,但经市场监督管理局调查发现,“古今天下”是将使用过的火锅底料再次分离、熬制,用“回收油”冒充“新油”,欺骗消费者。 02 被查出4个月使用10000斤“回收油” 2019年1月30日,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古今天下”检查后厨时,发现了封口器、称重等设备,并在走廊发现了3个25公斤的塑料桶,桶身没有任何标签标示。 执法人员怀疑“古今天下”有使用“回收油”嫌疑,于是翻查了该店的经营和采购数据。 调查发现,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29日,“古今天下”累计销售3000多口火锅,粗略计算应用油11000斤左右,但废弃油脂回收站仅收到了200斤油脂,并且根据采购票据显示,该店仅采购菜籽油500斤,显然远远不够。 经调查后,执法人员在三公里外的农村民居中发现了该店加工“回收油”的窝点,现场查获加工好的“回收油”近300斤。 03 火锅店老板坦言:用1:4比例熬制“回收油”在多次问询后,“古今天下”的老板承认用餐厨垃圾进行油脂分离,以此熬制“回收油”。 “用回收的餐厨垃圾经油水分离器分离出废弃油脂,按照以1: 4的比例,再加入辣椒、花椒等进行熬制供顾客食用的火锅油。” “每熬制500斤的火锅底油,要加入40斤中草药香料,加入25斤海椒,15斤花椒,同时加入40%的回收油。” 04 被罚没203万,老板、炒料员已被刑拘“古今天下”火锅店涉案金额高达150万元,其中卖出火锅底油12万元,市场监管局没收违法所得12万元,并处以罚款191万元,并将案件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如今公安部门已将火锅店老板和两名炒料员刑事拘留,正等待后续处罚。 “老油”之痛,一边是生意,一边是罚款! 上文中火锅店熬制“回收油”的工艺,就是很多川渝火锅店老板口中的“老油”工艺。 而“老油”之痛,也是川渝火锅的痛点所在。 近年来川渝火锅迎来了蓬勃发展,但“火锅店使用老油被罚款”的新闻却屡见不鲜。 到底该不该用“老油”?用就意味着违法和罚款,但不用则意味着成本上升,口味难保障。 一边是生意,一边是罚款,针对“老油”这一“两难”问题,餐饮人分站成了两派。 正方:“老油”保证口味,降低成本01 “老油”不是地沟油,没有健康隐患 很多餐饮人表示,“老油”和地沟油不同,“老油”是一种工艺,而且并没有健康隐患。 2018年10月19日,资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老油”案件,餐厅老板的代理律师表示: “‘老油’是巴蜀火锅的技术传承,‘老油’不能简单等同‘地沟油’,并且案中的‘老油’经过检测,不含有禁止性物质。” 02 锅底成本过高 如果每份锅底都使用“新油”,一份川渝火锅的锅底成本在50元以上。 餐厅需要40%左右的毛利才可以支付房租、人工等成本,因此一份“新油”锅底的售价就要达到70元左右。 03 “老油”是川式火锅的口味之“魂” 川式火锅的灵魂就在于醇厚浓香,如果不使用“老油”,那么口味将难以保障。 反方:违反食品安全法,拒绝老油!01 被称“口水油”,食客觉得恶心 虽然在四川和重庆有很多人认同“老油”,甚至非“老油”不吃,但随着川式火锅开遍全国,外省人很难理解署地的“老油文化”。 02 违反食品安全法 如今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火锅店使用“老油”,甚至将“老油”和地沟油划上了“等号”。 近年来,违禁火锅店均遭重罚,罚款金额动辄数十万、百万元。 “回收油”成川渝火锅行业顽疾,为何屡禁不止? 近年来,不少火锅店因使用“回收油”被罚: 浙江“川谱串串香”和“幺妹火锅店”使用“回收油”,老板分别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和2年,并分别处罚款2万元; 上文中,资阳市的“老油”案件,虽然没有检测出任何禁止性物质,但在一审判决中,火锅店老板被判支付赔偿金67万余元; 成都“老玩火锅”两年生产并销售“回收油”130吨,餐厅老板被拘留,罚没440余万元 …… 如今监管部门越罚越重,罚款从数万元到数百万,甚至追究刑事责任,“回收油”却依然屡禁不止。 “回收油”已经成为了川渝火锅的一块顽疾。 “回收油”问题为何屡禁不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