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提问》

 绿洲书苑 2019-05-16

【关于作者】

尼尔·布朗

博林格林州立大学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德州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


斯图尔特·基利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关于本书】

本书是教我们通过问问题,来养成批判思维,继而学会辨别信息真假的书。当我们接收某个观点的时候,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结论是这样的?它的理由是什么?从理由到结论的论证有没有问题?理由本身是否可信?搞清楚了这些问题,我们自然也就更接近事实的真相了。

【精华解读】

首先,问问观点中的结论和理由是什么?

甄别观点是是否可靠的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对方的结论和理由。结论是你要相信的,理由是你相信结论的原因。所以下面我们来看看如何找到对方观点中的结论和理由

首先,找准对方的结论。也就是说,你要评价一个人说的对不对,首先得知道他到底在说什么。不管是一段话、一个帖子、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所要表达的意思都可以归结为一条或几条结论。你先得明确他在讨论什么问题,结论是什么,才有可能做出客观公正的回应,否则很有可能驴唇不对马嘴。

人们讨论的问题,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是什么”,和“应不应该”。“是什么”问题,顾名思义,它讨论的是事物的状态,获取的是事实类信息。比如,“某某的研究水平怎么样?”“去年全国的医疗保险支出金额是多少?”“抑郁症的有效治疗手段是什么?”诸如此类的问题。而“应不应该”的问题讨论的是关于谁对谁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的问题,是一种规定性的论题,往往涉及伦理或道德范畴。比如说,“幼儿园该不该教小孩儿识字?”“我们应该禁止死刑吗?”“面对各种诈骗,我们应该出采取什么措施?”。

当然,有时候你不太好判断你讨论的到底是哪一种论题,而且有时候论题往往不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这时一个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先去找结论。找到结论有迹可循,一般有这三点线索:第一,寻找指示词,这是最简单直接的方法,看看有没有“因此”“由此可知”“这告诉我们”“这就证明”等等这类指示词,这些词后边一般都会引出结论。

第二,你可以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找一找。如果读一篇很长很复杂的文章,云里雾里不知道他在讲什么,就直接跳到结尾去看看。

第三,你可以问问“所以呢?”有的结论很含蓄,问问自己“所以呢”可以从他提供的信息里找到隐含的结论。特别要注意,像文章中出现的例子、数据、背景材料、证据等等,这些一定不可能是结论。

最后,我们就要问问“对方的理由是什么”,也就是他用什么来支撑自己的结论。一个人有没有头脑,关键就看他能不能提供充足的证据来支撑他的观点,尤其是当观点存在争议的时候。

比如,有人说,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头号大国,那你就自然会问:“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他说“我就是这样认为的”,那这样的论证毫无说服力,因为他的理由只不过是把结论又重复了一遍;但如果他举出了一系列比如说教育支出、经济等等方面的数据和证据,那你就要认真考虑这些证据了。

我们说完了第一步,找准结论和理由后。

下面我们就开始批判思维的第二步,问问从理由到结论的论证过程是否合理?

其中有没有逻辑谬误。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就是对某一个观点或文章,你觉得好像哪儿不对劲,但又一时说不出来到底哪不对。这往往就是文章作者把你绕进了他的错误逻辑里,是推理中的一种诡计花招,这种“诡计”经常非常隐蔽,很难识别,所以很容易让人上当。

有三类最常见的诡计:一是推理需要的假设有问题,二是推理与结论无关,三是结论和证据形成一种循环论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三类常见诡计。

第一类诡计是,推理需要的假设是错的。比如,有人提出说,联邦通讯委员会不应该禁止在电视上播放酒类广告,他给的理由是:“一、禁播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如果因为保护健康这个理由去禁播酒类广告,那么很快就会有一系列借这个理由去禁播其他广告的政策出台。这破坏了正常的商业活动。二、政策效果不显著。因为联邦政府的禁酒行动从来没有一项能彻底消除酒类的消费。”

现在,我们来看这两个理由。首先,第一个理由中有一个隐藏的假设,就是一旦禁了酒类广告,其他的禁令就阻止不了了。这种推理方式就是典型的滑坡谬误。滑坡谬误是指,假设一旦如何如何,那么后面会引发连锁的不利后果。但实际上,我们的法律体系下,任何禁止令都是要有正当理由的,不会因为“牛奶可能引发心脏病,那禁止牛奶广告”这么简单的逻辑就去禁止所有可能对身体健康存在危害的广告。

然后,我们看第二个理由,禁播电视广告不能彻底消除酒类消费,所以不应该禁播广告。这个理由也有一个前提,就是除非能完美的解决问题,不然我们就不做。这是一种追求完美解决方案的谬误。它是说,如果某个方案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就不应该采用。这也是错误的。很多事情根本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并不表示我们就应该坐以待毙。一个特定的解决方案,要比束手无策高明多了,它起码让我们向彻底解决问题又迈进了一步。

说完,第一类推理中假设的诡计。我们来看第二类诡计:推理实际上与结论无关。这类诡计经常用一些和结论好像相关,但经不起推敲的理由来糊弄我们。这类诡计最常用的一种谬误是“诉诸可疑权威谬误”,这种谬误就是借助权威来增加推理的可信度。比如说朋友圈里伪科学文章最惯用的伎俩就是“专家认为…(什么,什么)…”,这就是在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显示自己论据多么专业。实际上,一个立场或结论,并不会因为权威的支持就光荣正确。专家背书并不能增强一个论点的正确性,只有证据本身是合理的,结论才值得信任。

还有一个谬误和“诉诸可疑权威谬误”类似叫诉诸公众谬误,简单来说就是“大家都说好,所以它就是好”,但这个假设也是不成立的。实际上,公众常常在情况还没有了解的时候,就草率的做出判断。所以,公众怎么认为,并不会提高观点或结论的正确性。

用与结论无关的信息来分散你注意力,还有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转移话题谬误。比如,妈妈问女儿:“你跟你男朋友上哪儿去了?为什么要跟我撒谎?”女儿说:“你就知道挑我的错!”女儿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在转移话题。我们熟悉的,很多公司遇到公关危机时发声明往往会采用这个套路,回避关键问题,转移注意力。遇到这种情况,只要你脑子里牢记真正的论题是什么,同时牢记解决这个论题所需要的证据,一般就不难发现对方转移了话题。

说完第一类和第二类诡计后,我们再说一下第三类诡计:循环论证诡计。这类诡计就是用结论当做理由,自己证明自己。比如,“阅读传统教科书比阅读电子书在学习效果上更好,因为以教材形式来展现各种材料非常有利于学习。”你看,作者的理由只不过是用不同说法把结论重申了一遍而已,简而言之,他的论证就是:这种做法好,因为它非常好。这类诡计常常非常隐蔽,也极具欺骗性,我们要格外注意。

这本书中还列出了很多推理谬误,我们可以再介绍两个:人身攻击谬误和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先说人身攻击谬误。顾名思义,就是A提出一个观点,对方不是列出反驳A的理由,而是对A进行人身攻击。这个在生活中太常见了,比如A说:“我认为参加联谊会是浪费时间。”B就反驳说:“你当然这么说了,反正联谊会根本不收你。”这里B不是举出联谊会好处的理由,而是直接对A进行人身攻击。这就好比你收到一封信,你不是讨论信的内容,而是攻击送信的人。网络上很多“掐架”都可以归为此类。

第二个,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简单来说,就是让人误以为只有A、B两种选择,因为A不管用,所以只能采用B——但实际上并不是只有A、B这两种选择。比如下面这句话,“学校不应该开展性教育,因为性教育本来应该由家长来做。”这个观点就是把“性教育”这件事只限于两个选项——要么由家长来做,要么由学校来做。但实际上,这件事完全可以家长、学校一起来配合进行。

 

总之,在检查某一个观点的推理过程时,你要不断问自己:“怎么从这个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找出其中暗含的假设,看看对方的推理是不是建立在错误的或是令人质疑的假设上边。或是看看他的推理过程中,有没有用一些有逻辑谬误的小诡计来糊弄你,把你绕进去。

 

从证据到论点的推理过程,我们已经识别了可能存在的谬误。那证据本身有没有可以误导我们的地方呢?


下面我们就来批判性思维养成的第三步,问问理由本身是否可信?我是不是能相信它。

判断论述是否可信,依赖于证据的质量。证据可以来源于很多方面,而每种证据都可能存在谬误。所有,只有先判断出证据的类型,识别可能存在的谬误,才能真正判断他人的论述是否可信。下面,就让我们看一下存在谬误的证据。看看,这些证据到底是如何误导我们的。

存在谬误的证据有:

第一类,个人经历。这是我们经常用的一种证据。举个例子,你说“吸烟有害健康。”但你朋友反驳说,“ 瞎说!我奶奶吸了一辈子烟,也活到了100岁。”,这就属于个人经历,很多励志书里流行说,“我有个朋友,他如何如何”,也是属于用个人经历来作证据。因为个人经历过的事,对我们来说是活灵活现的,所以我们总倾向于相信它,拿它来作证据。针对这类证据,我们要认识到:某个人的经历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不足以构成样本,所以拿个人经历为证据,容易以偏概全。

第二类常用的证据是典型案例。就是详细的讲述一个或多个人和事,来证明某个观点。尤其是政客们喜欢在演讲中讲典型案例,他们知道案例中的丰富细节,容易激发听众热烈的情感回应。因为生动具体的案例容易让你诉诸情感,分散注意力,让你不再计较这个案例做证据的效力。比如说,人们常常觉得坐车比坐飞机要安全。但实际上,公路事故的死亡率要远远高于飞机事故的死亡率,只是因为媒体过多地报道了更惊悚的飞机事故,让我们产生了对飞机的恐惧情感,从而觉得坐飞机不安全。所以针对这类证据:我们别忘了问自己一句:“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这个例子这么鲜明是不是故意激起我的感性情绪。”

第三类证据是当事人证词。比如,广告、评论、图书封面上的推荐语等等,都属于当事人证词。商家常引用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来证明自己的产品有多好,有多牛。这类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呢?《学会提问》作者告诉我们,其实作用不大,因为这些证词有人为因素,有选择性,还有个人兴趣的成分。所以,针对这类证据,你应该脑袋里多转个弯,想想这人跟这个产品有没有什么特殊关系,或者看看他有没有具体指出它具体好在哪儿。

第四类证据是专家的意见。这个在前面我们说“诉诸权威谬误”里提到过,一般认为专家要比常人更权威,但对于“专家意见”,你还是应该追问一下:对于谈论的这个问题,这个专家的背景、专长、训练等等到底有多少?他研究这个很多年了吗?他有没有第一手资料?而且要记住,专家也常常会犯错。就像IBM主席沃森在1943年时断言,“电脑或许有市场,但最多只能卖出去五台。”这个断言现在看显然是错的。

第五类证据,就是“统计数据”。一般认为,用数字说话,有理有据,科学又精确。但要注意的是,统计数据经常会骗人!并不一定是数据本身有问题,而是使用数据、表述数据的方式,经常容易被人为加入一些小花招。

一是武断地取平均值。比如说现在屋子里10个人,平均年薪是一个亿美元,但实际情况是,9个人是普通公司职员,而另一个,比如说是比尔·盖茨,那么这个“平均年薪”就完全没有意义,它并不能反映平均值。

二是数据偷换概念。比如某减肥药公司说“我们的减肥药,临床验证100人里只有6个人有副作用,所以该减肥药94%的人证明有效。”这成立吗?在这里,他用“94%的人没有副作用”来证明“94%的人减肥有效”,但是没有副作用和有效是一回事吗?没用,也是没有副作用啊。所以这显然是偷换了概念。我们看统计数据的时候,一定要加倍小心他的措辞,看看他数据的措辞和结论的措辞,两者说的是不是同一件事。

三是数据不完整,省略了一部分信息,来欺骗我们。比如说,“去年洛杉矶死于车祸的人有176人,而死于跳伞事故的仅有3人。”这里给了数字,但没有给百分比,如果驾车总人数100万人中,死亡176人,而跳伞总人数100人,死了3个人呢?这样就跟单纯看数字得出的结论完全不一样。所以当你听到某个数字或百分比特别动心的时候,一定要当心再当心。

所以,综合来看,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专家意见、研究报告和类比都有可能作为证据,但是这些证据的效力各不相同,其中也容易暗藏比如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陷阱。没有什么证据是能完美的,能一锤定音。我们面对证据时,要多问一句:这个证据真的典型吗?有代表性吗?有研究做支撑吗?

好了,说到这儿,今天的内容就聊得差不多了。下面,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为你分享的内容。

首先,我们说到了在这个后真相时代一定要一个有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人,这样我们才能辨别信息真伪,靠近事实真相。而要养成批判性思维需要三步。第一步,找准对方的结论和理由到底是什么,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反应,避免驴唇不对马嘴,分析半天都没分析到点子上。

其次,我们列举了很多常见的推理谬误,也就是对方在推理中使用的一些迷惑你的小诡计、小伎俩。有些诡计比较容易识别,比如转移话题,而有些非常隐蔽,比如偷换概念,或者使用几个情感导向的词语,来无意中引导你的情绪和判断。经常有意识提醒自己这些可能的谬误,养成思维习惯,会利于自己避免掉进这些陷阱。

最后,我们说到了支持结论的证据,本身有多少可信度。个人经验、典型案例、研究报告等等作为证据可不可靠?统计数据有没有通过各种方式来误导你、存在欺骗性?这些都是我们在考察一个人给出的证据时,必须要注意的。

对照着来看日常的新闻和言论,你会发现原来身边处处是坑,等着你不知不觉地跳进去!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习惯,时刻提醒自己多问一个“为什么”,不盲从、不妄下判断,这不光能在关键时刻拯救你,而且你可能从此看到的将是不同的世界。

好了,以上就是《学会提问》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你的朋友,帮助他们也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对泛滥的信息洪流保持更清晰准确的判断。为你准备的笔记版文字和工具包,就在音频下方。谢谢收听。

【工具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