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提问》:如何拥有批判性思维?

 静观沧海32 2018-01-26

2017-10-23 20:16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别人的观点,做出理性的选择?要成为一个「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你需要打磨哪些技能?一起来看看鱼串串读完《学会提问》后的思考和感悟吧。

一、这本书主要讲了啥?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通过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别人的观点,做出理性的选择。作者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给出的任何一段论述,首先要找到论题、结论、理由、假设这四大要素,然后要评价这段论述中用词是否标准、逻辑上是否有错误、因果关系是不是还有其他可替代的、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有没有被忽略的重要信息,通过不断的提问,列出一系列问题去论证,作者的观点是不是站得住脚。

二、这本书为啥这么火?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锻炼批判性思维的书,它告诉普通大众,如何提出「恰当的问题」,辩证看待结论,不被别人的答案牵着鼻子走。这本书出版 30 多年来一直畅销全球,已经出版了第 10 版。

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方面是这本书的讲述方式新颖,作者没有直接灌输给读者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自问自答,呈现出思考的全过程,就像一个厨师,不仅端出了美味佳肴给你品尝,还带你去后厨看看这个美味佳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另一方面这本书的使用范围超乎想象,不管是律师还是医生、老师,或者是普通的家庭主妇,这本书提倡的「寻找关键问题的答案」的方法,对于我们批判思考,做出理性选择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在作者看来,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有三个特点:

一是有「问题意识」,对于别人的观点,不是一股脑儿全盘接受;

二是有「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对于别人的观点,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

三是有「解答关键问题的能力」,能够解答自己提出的关键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升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帮助你通过提出关键问题,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看电影」为例。假如你要去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你是直接相信知名影评人的权威推荐,还是看豆瓣上其他人的评价,或者自己搜索影片信息,自己思考后再决定是否看?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选择看哪一部电影时,不会一味的听取影评专家或者豆瓣电影的评价,而是针对他人的意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影评专家会大力赞赏这部电影?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这么低?是影片不好看,还是这部电影不符合豆瓣用户的口味?最后综合考虑影评专家和豆瓣评分的意见,主动搜索电影的相关制作背景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做出理性的选择。

四、为什么要学习批判性思维?

也就是说,学会批判性思考有哪些好处呢?作者给出了两点好处:一是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二是批判思考促进良好行动。

关于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作者给出了一组对比: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就是指像海绵放在水中,充分吸收水分一样,对外部信息不加取舍进行吸收,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被牵着鼻子走。而淘金式思维,就是指像淘金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和别人对话,不断提出问题,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举个例子:在关于美国是否应该禁止个人携带枪支的讨论中,有一段文字这样描述:

支持禁枪的人认为:很多杀人犯不过是一时冲动杀了人,因为枪就在身边。如果没有枪,也就不会杀人了。还有人认为枪支持有者是那些没文化的人,他们天生就好斗。

假如你采用海绵式思维阅读,你会花功夫记住,支持禁枪的几点理由,但是如果采用淘金式思维阅读,你就会不断提出问题,发现这段文字本身的漏洞。比如:

1、很多杀人犯出于冲动杀人,这个很大不一部分的人,是怎么得来的,是主观揣测还是有科学证据?很大一部分人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又是什么情况?

2、枪支持有者都没有文化吗,那地产大佬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编者注:《学会提问》初版写于 2003 年),银行家大卫·洛克菲勒这个人都持有枪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也是没文化,天生就好斗的人吗?

3、支持禁止携带枪支,是不是对其他人有潜在好处,作者在论述中特意隐藏了?有没有相反观点的研究成果作者选择性忽略了?

4、每年有多少人死于手枪?如果实行枪支管制这些人是不是就不会死了,或者只是换一种方式死罢了?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果采用淘金式思维,对这段论述进行批判性解读,就能找出作者论述的很多漏洞,就不会轻易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除此之外,作者还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更好的行为产生。以读书为例:

海绵式思维的读者怎样读书?逐字逐句阅读,竭尽所能记住所读材料,把关键句子划重点,做笔记概括要点,时不时复习书上的划线部分。他的主要任务是找出作者的观点,以及理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并充分加以理解,但是不作出任何评价。多么像我们小学初中时候学习。

淘金式思维的读者怎样读书?一是和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二是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常常会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不同的主张,作者的推理和论述存在什么问题。无时不刻不在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五、批判性提问的第一步:如何找到一段论述的基本结构?

作者认为,一段合理的论述包括四个要素:论题、结论、理由和假设。也就是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给出了什么结论,你用什么理由来论证这个结论的,在这段论证的背后隐含了哪些假设?

首先学会找准论题和结论,也就是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想说服读者接受什么样的结论?论题和结论,就像旅行时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一样,论题是旅行的起点,结论是旅行的终点,也就是作者最终想要传递给你的观点。

1、论题

论题就是讨论的焦点问题。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论题,除了书,脱口秀节目也有自己的论题,以《奇葩说》为例,每期节目都有一个论题。

作者认为,论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描述性论题,二是规定性论题。什么是「描述性论题」呢?列举几个例子,你就很好理解了。比如,音乐学习是不是能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术水平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都是「描述性论题」,它们是针对某种现象「是什么」提出的问题。

除了「描述性论题」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论题叫做「规定性论题」,《奇葩说》的辩题常常属于这类。比如,应不应该支持父母住养老院?鼓励痛不欲生的癌症患者活下去,是对还是错?当面说分手,好还是不好?这类论题都是关于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它们提出的是关于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了解了论题的这两种分类,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判断论题。比如,一句话中存在「是什么」「怎么样」「应不应该」「好还是不好」这些词汇时,就需要留心一下,作者可以是通过这些关键词提示你,论题在这里。除了通过关键词判断论题之外,还可以留心文章的标题或文章开头部分。如果论题比较隐晦,就需要问问自己,作者在对什么事件进行回应,或者了解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工作背景,在背景中寻找线索。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先找准结论,根据结论找论题。

2、结论

结论是作者带领你旅行到达的终点站,是作者希望你接受的观点,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可以找到。另外,你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找到结论。拿到一篇文章,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作者希望证明的是什么?这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结论不只是一个观点,还包括支持这一观点的其他陈述。如果没有观点支持,简单粗暴的判断一个问题应该不应该,就不能算作结论。比如,有人说「对自己的伴侣不应该撒谎」,这句话前后没有任何观点支撑,就不能叫做结论,只能叫做断言。但是如果加上一句「因为撒谎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信任」。那么,这两句话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论,「对自己的伴侣不应该撒谎」,属于结论,「撒谎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属于支撑这一结论的理由。

3、理由

作者认为,一段完整的论证,除了要有论题和结论之外,还要有理由,也就是说你拿什么证据来说服读者,相信你的结论是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如果你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个人给不出确凿的理由,只是含糊其辞的说: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显然,这个理由并不能说服你,你也就不会相信他的结论。但是如果这个人告诉你,中国的教育支出和军事支出超过美国 3 倍,那么,这个理由有可能说服你相信这句话。

你要学会提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证据是否有效,让你的结论站得住脚?比如,很多证据都表明:每隔一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但是也有一些其他证据表明,不能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判断,证据的有效性,正方和反方,谁的证据更有效,谁就能更好的说服你。

4、假设

任何想要说服你的论证,外表看起来都显得完美无缺,但是有些内在的、隐藏的假设却看不到。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需要看到背后隐藏的东西。就像看魔术师表演,不仅要看热闹,还要了解背后的套路。

如何寻找假设呢?作者给出一个方法,先检查理由,再检查结论,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主要指在 A B 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认为 A 比 B 更重要的一种偏向,和价值取向很像,它不像冰淇淋一样,最爱抹茶味的,不喜欢草莓味的,不过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是有自己选择这一价值观的理由,并且让事实能成立。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的东西」。价值观的两个特点,一是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二是具有一定隐蔽性,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明说,只有在字里行间仔细推敲才能发现。

比如,为什么学习批判性思考?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是,批判性思考的人都相信自己做主、好奇心、通情达理等价值观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些目标。批判性思考的人喜欢看不同的观点碰撞,最后得出合适的观点。如果不认同这些价值观,就没法做一个具有批判性思考的人。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堕胎是谋杀生命,有人却认为这是人性化的行为?为什么有些高智商的人攻击色情杂志的出版,有些人却认为,这是《人权法案》赋予人的自然权利。这些观点背后都是价值观的冲突,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推理中,这些理由才能从逻辑上证实其结论。

举个例子:我们不应该让上瘾类药物合法化,这些药物引发了太多的街头暴力和其他犯罪行为。这个观点背后的假设就是,街头暴力等公共安全比个人责任更重要。

举个例子:该不该告诉妈妈,哥哥在外面打架了?告诉了是对妈妈诚实,但是对哥哥却没有做到忠诚。每周开总统新闻发布会是否明智?一种是媒体自由,一种是国家安全。应不应该监禁那些有种族主义思想的人?一边是秩序,一边是言论自由。

描述性假设。主要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举个例子:这辆车能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因为这种型号的车在各种情况下功能都没有出现问题。假如这个结论和理由都成立,那么背后存在的假设是:这个型号的车多年来,质量始终保持一致。

找到描述性假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重要的假设,需要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向自己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哪些东西成立才行」,多思考「作者过去的经历和背景,对他做出这样的结论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会强烈反对他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通过别的方法来获得好处」

总结一下,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准论题和结论,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些方法运用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同样适用,你在写作时,如果能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迅速定位。

作者认为,学会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通过提问,了解论证的基本结构。比如,你拿到一本文章,可以先问问自己,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证明结论成立的理由有哪些?在「看得见」的论证之外,还有哪些「看不见」的假设,不管是价值观假设还是描述性假设,都影响着论证是否严谨。

六、批判性提问第二步:如何判断证据是否站得住脚?

作者要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给出证据,但是这些证据是否可靠,能否支撑结论?我总结了 7 个不可靠的证据,可以作为检测清单,在思考过程中使用:

1、直觉不可靠。「跟着感觉走」、「第六感」等依靠直觉做判断并不可靠,因为很多直觉依赖无意识加工,极大地忽视了相关证据,并且反映出强烈的偏见。所以一定要警惕只是凭直觉证实的那些断言。

2、个人经历不可靠。比如,我的朋友在考试前复习了一个通宵,结果考了年级第一。我明天要考试了,我也打算熬夜复习一晚上。别人的经验并不具有代表性,如果我们简单的模仿,很容易造成「以偏概全」「得不偿失」的后果。

3、个人观察也不可靠。个人观察就是相信「眼见为实」,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选择性记忆的东西,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挥舞手枪指着银行的工作人员,你站在离他非常近的地方,但你的观察有可能出现偏差。

4、当事人证词不可靠。这个在广告中经常使用,我用这个减肥药一个月减了 30 斤;这本小说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小说;这部电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这些人亲自试过,给出口碑推荐,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对别人也有借鉴意义,就很难说了。

5、专家不可靠。「专家也是人,专家也会犯错」,看电影接受影评专家的推荐,买衣服看搭配达人的推荐,买股票听股神的建议,但是专家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 IBM 的主席托马斯·沃森,在 1943 年提出一个观点:「我想电脑或许有世界市场,但最多只卖得出去五台」。这位 IBM 的个人电脑专家,在 1943 年时,也没有预料到电脑会成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的必备用品。

6、研究报告不可靠。很多论证这样展开: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在最近一份调查中发现。研究报告通常是由训练有素地科研人员来系统地收集观察数据,科学方法能够避免我们的依靠直觉或常识做判断带来的偏见,因为它获取的数据是以可公开验证的,它使用的程序是可控的,可以减少观察中的犯错率,它使用的概念具有精确性。

7、类比不可靠。类比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借助你熟悉的事物,帮助你理解陌生的事物。

比如,想要说明老师及时处理「问题学生」的重要性时,可以运用类比说明,一个坏学生往往带坏一个班的学生,因为一个老鼠往往坏了一整袋大米。

类比能让人更方便的理解新事物,但是往往会带来迷惑性。如何评价类比呢?在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你首先要学会通过提问辨认出一个类比论证;然后再通过提问,来评价这个论证,寻找相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举个例子。有人说,互联网的发展不会带来报纸和杂志的消失,因为冷冻快餐的流行也没有让下厨房做饭这个传统消失。听起来很有道理,新事物的发展不会带来传统事物的消失,但是仔细一想,阅读报纸和杂志,并不能带来下厨房做饭的乐趣,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也不是冷冻快餐就能概括得了的。

所有类比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了错误的假设: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这个从逻辑上本来就说不通,但是类比的好处是提供暗示,帮助你理解陌生的事物。

总结一下,在说到证明结论的理由时,我们提到了七种不靠谱的证据:直觉不可靠、个人经历不可靠、个人观察不可靠、当事人证词不可靠、专家不可靠、研究报告不可靠、类比不可靠。这里是列举这些证据在平时应用中的不周到的地方,也是需要在提问时,留个心眼的地方。

七、批判性提问第三步:论证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找到论证的基本结构,论题,结论,理由和假设之后,还需要对论证过程进行更精细的扫描。除了扫描七大不可靠的证据清单之外,我们还要看看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推理逻辑是否恰当、以及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这三个方面。

1、词语意思不明确带来歧义

关键词的含义要理解到位,才能更好的沟通。语言并不是完美的交流工具,不像 1+1=2 那样具体,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意思,有不同的定义。做到批判性思考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关键词的含义,也就是结论和理由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汇,特别是抽象的词汇,比如,高收入能否带来幸福感,什么叫高收入,什么叫幸福感,文章开头必须对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定义才能展开深入的讨论。

学会提问:「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然后还要思考「这个词语有没有其他的意思」,把不同的含义放在上下文语境中,看看是否影响最后的结论。

举个例子:「大家牌」催眠药,30 分钟见效。也就是想推荐大家购买这种催眠药,理由是 30 分钟见效,但是「什么效果就叫做见效呢」,它可能意味着这种催眠药让你昏昏欲睡,也可能意味着让你一下子昏睡下去,或者还有其他意思。广告词里充满了模棱两可的词汇,商家特意在广告中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来说服你相信他们的产品比所有竞争对手的产品都要棒。学会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你理性思考,减少被广告商诱惑产生的冲动购买。

在文章中,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发现作者对关键词的定义。

比如:游乐园给多数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受调查的人超过半数以上都认为,游乐园的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种类多样,他们很快就会再次光临这里。「带来极大满足」这个短语意思可能不明确,但是从作者的论证中可以清楚看到,「带来极大的满足」意思是游客喜欢「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种类多样」。

关于一个词语的三种定义法:同义替换、举例说明、具体标准定义。以「忧虑」为例,这个词我们在字典上可以找到三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第一,同义替换。忧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

第二,举例说明。忧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收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

第三,具体标准定义。忧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伴随有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

有用的定义会告诉你具体的使用规则,一般来说具体标准定义用得最多。同义替换和举例说明这两种定义方式都不合适。

2、推理中有没有谬误

也就是说作者有没有采取欺骗的手段,来说服你采纳他的结论?你学着问题恰当的问题,就能帮助你找到推理过程中的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就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在夫妻吵架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吵着吵着就开始人身攻击了。举个例子。老公说:我觉得买那些名牌衣服就是浪费钱。老婆来一句:你当然这样说了,反正你也买不起。老公说:你怎么知道我买不起?我只是不想浪费罢了。老婆说:不管怎么样,你就是个穷光蛋,而且还是小气鬼。

乱扣帽子谬误,就是典型的「给人贴标签」的做法。比如,为了解释老爸酗酒的毛病,当老妈被大女儿问道:为什么老爸行为这么古怪?老妈随口回答道:他正在经历中年危机。你看,中年危机就像一顶帽子,扣在了老爸头上,这种方式的危害就是,想当然的给人「贴标签」,却忽视了对老爸酗酒这个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的探索,比如,老爸最近工作压力大,老爸和别人闹矛盾了,需要借酒消愁等。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如果某个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某个问题,就不应该支持这个方案。比如,有人认为,在家里安装防盗系统完全是浪费钱,因为如果小头想要光顾你家,他总能想到办法,你安装什么系统都不管用。再比如,政府颁发禁止吸烟的法令是没有用的,因为想吸烟的人总能想到办法偷偷摸摸吸烟,所以政府颁发禁烟令是无效的。这就是典型的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而全盘否定某个方案的有效性。

3、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据来表达的证据,看起来非常具有科学性,非常精确,但是统计数据只能是基于事实做出的一些估计,这些估计有时候游泳,有时候具有欺骗性。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你要学会辨别出错误的统计数据的推理。

我们经常使用统计数据来揭示身边的各种现象,比如战争中伤亡人数的增加或减少,新产品销量的多少,一支股票赚钱能力的多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多少。

欺骗性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数据来历不明。新闻标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数据:40% 的大学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80% 的司机都有开车打手机的习惯。在相信这些数据之前,要先问一声,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欺骗性的第二个表现就是:数据样本不够,得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性。比如:大约有50% 的美国人欺骗了自己的另一半。研究人员最近在一家购物中心采访了很多人。在接受采访的 75 人当中,有 36 人坦诚他们有朋友曾经承认欺骗过自己的约会对象。在购物中心随机采访的 75 个人,就可以推论出所有美国人的行为吗,仔细一看,有非常大的问题。

欺骗性的第三个表现就是:省略数据也是欺骗。统计数据常常因为不完整而欺骗我们,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的时候,一定要当心。

好了,说完语言歧义、推理谬误、数据欺骗之外,我们对整个论证的提问也就差不多了。总结一下,这本书主要讲了批判思考中,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如何判断一个论证是否合理,一要看看这段论证的基本结构,把把脉,看看论题、结论、理由、假设分别是什么,相当于定位。二要看看作者用来论证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没有犯7大错误,一个个针对问题清单提问。三要看看全文,进一步扫描语言、逻辑、数据等关键信息。

看完这本书是不是有一种不会思考的感觉?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简单的东西,一旦怀疑和思考就要耗费脑力,但是学会了批判性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找到理性的纹路,特别是对于喜欢「跟着感觉走」的文科生,值得好好学习。■

想获取更多源头信息吗?来开智部落吧!在这里,遇见异类,品读经典,创造输出。全新 2.0 即将开放招募,更多内容,更多玩法,全面升级,敬请期待。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阅读 (210)
广告

学会提问》:如何拥有批判性思维?

2017-10-23 20:16 批判性思维 /阅读 /词汇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别人的观点,做出理性的选择?要成为一个「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你需要打磨哪些技能?一起来看看鱼串串读完《学会提问》后的思考和感悟吧。

一、这本书主要讲了啥?

这本书告诉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通过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学会批判性的接受别人的观点,做出理性的选择。作者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给出的任何一段论述,首先要找到论题、结论、理由、假设这四大要素,然后要评价这段论述中用词是否标准、逻辑上是否有错误、因果关系是不是还有其他可替代的、数据有没有欺骗性、有没有被忽略的重要信息,通过不断的提问,列出一系列问题去论证,作者的观点是不是站得住脚。

二、这本书为啥这么火?

这是一本非常经典的锻炼批判性思维的书,它告诉普通大众,如何提出「恰当的问题」,辩证看待结论,不被别人的答案牵着鼻子走。这本书出版 30 多年来一直畅销全球,已经出版了第 10 版。

之所以如此受欢迎,一方面是这本书的讲述方式新颖,作者没有直接灌输给读者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自问自答,呈现出思考的全过程,就像一个厨师,不仅端出了美味佳肴给你品尝,还带你去后厨看看这个美味佳肴是如何生产出来的。另一方面这本书的使用范围超乎想象,不管是律师还是医生、老师,或者是普通的家庭主妇,这本书提倡的「寻找关键问题的答案」的方法,对于我们批判思考,做出理性选择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在作者看来,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有三个特点:

一是有「问题意识」,对于别人的观点,不是一股脑儿全盘接受;

二是有「提出关键问题的能力」,对于别人的观点,能提出切中要害的问题;

三是有「解答关键问题的能力」,能够解答自己提出的关键问题,做出理性的选择。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提升这三个方面的能力,来帮助你通过提出关键问题,锻炼批判性思维能力。

以「看电影」为例。假如你要去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你是直接相信知名影评人的权威推荐,还是看豆瓣上其他人的评价,或者自己搜索影片信息,自己思考后再决定是否看?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在选择看哪一部电影时,不会一味的听取影评专家或者豆瓣电影的评价,而是针对他人的意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为什么这个影评专家会大力赞赏这部电影?为什么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这么低?是影片不好看,还是这部电影不符合豆瓣用户的口味?最后综合考虑影评专家和豆瓣评分的意见,主动搜索电影的相关制作背景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做出理性的选择。

四、为什么要学习批判性思维?

也就是说,学会批判性思考有哪些好处呢?作者给出了两点好处:一是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二是批判思考促进良好行动。

关于避免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作者给出了一组对比: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就是指像海绵放在水中,充分吸收水分一样,对外部信息不加取舍进行吸收,成为别人思想的奴隶,被牵着鼻子走。而淘金式思维,就是指像淘金一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和别人对话,不断提出问题,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举个例子:在关于美国是否应该禁止个人携带枪支的讨论中,有一段文字这样描述:

支持禁枪的人认为:很多杀人犯不过是一时冲动杀了人,因为枪就在身边。如果没有枪,也就不会杀人了。还有人认为枪支持有者是那些没文化的人,他们天生就好斗。

假如你采用海绵式思维阅读,你会花功夫记住,支持禁枪的几点理由,但是如果采用淘金式思维阅读,你就会不断提出问题,发现这段文字本身的漏洞。比如:

1、很多杀人犯出于冲动杀人,这个很大不一部分的人,是怎么得来的,是主观揣测还是有科学证据?很大一部分人之外,还有一部分人又是什么情况?

2、枪支持有者都没有文化吗,那地产大佬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夫人埃莉诺·罗斯福(编者注:《学会提问》初版写于 2003 年),银行家大卫·洛克菲勒这个人都持有枪是怎么回事?这些人也是没文化,天生就好斗的人吗?

3、支持禁止携带枪支,是不是对其他人有潜在好处,作者在论述中特意隐藏了?有没有相反观点的研究成果作者选择性忽略了?

4、每年有多少人死于手枪?如果实行枪支管制这些人是不是就不会死了,或者只是换一种方式死罢了?

这些问题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果采用淘金式思维,对这段论述进行批判性解读,就能找出作者论述的很多漏洞,就不会轻易被作者牵着鼻子走。

除此之外,作者还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够促进更好的行为产生。以读书为例:

海绵式思维的读者怎样读书?逐字逐句阅读,竭尽所能记住所读材料,把关键句子划重点,做笔记概括要点,时不时复习书上的划线部分。他的主要任务是找出作者的观点,以及理论论证的全部过程,并充分加以理解,但是不作出任何评价。多么像我们小学初中时候学习。

淘金式思维的读者怎样读书?一是和海绵式思维的读者一样,希望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新知识,二是要求读者问自己一系列既定的问题,旨在找出最佳判断或最合理的看法。常常会质疑作者为何要提出不同的主张,作者的推理和论述存在什么问题。无时不刻不在和自己的阅读材料互动,批判性地评价所读的材料,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结论。

五、批判性提问的第一步:如何找到一段论述的基本结构?

作者认为,一段合理的论述包括四个要素:论题、结论、理由和假设。也就是说,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给出了什么结论,你用什么理由来论证这个结论的,在这段论证的背后隐含了哪些假设?

首先学会找准论题和结论,也就是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作者想说服读者接受什么样的结论?论题和结论,就像旅行时的出发点和目的地一样,论题是旅行的起点,结论是旅行的终点,也就是作者最终想要传递给你的观点。

1、论题

论题就是讨论的焦点问题。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中心论题,除了书,脱口秀节目也有自己的论题,以《奇葩说》为例,每期节目都有一个论题。

作者认为,论题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描述性论题,二是规定性论题。什么是「描述性论题」呢?列举几个例子,你就很好理解了。比如,音乐学习是不是能提高一个人的数学能力?家庭暴力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术水平怎么样?这三个问题都是「描述性论题」,它们是针对某种现象「是什么」提出的问题。

除了「描述性论题」外,还有一种常见的论题叫做「规定性论题」,《奇葩说》的辩题常常属于这类。比如,应不应该支持父母住养老院?鼓励痛不欲生的癌症患者活下去,是对还是错?当面说分手,好还是不好?这类论题都是关于属于伦理或道德范畴,它们提出的是关于什么该有什么不该有,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了解了论题的这两种分类,能够帮助你更好的判断论题。比如,一句话中存在「是什么」「怎么样」「应不应该」「好还是不好」这些词汇时,就需要留心一下,作者可以是通过这些关键词提示你,论题在这里。除了通过关键词判断论题之外,还可以留心文章的标题或文章开头部分。如果论题比较隐晦,就需要问问自己,作者在对什么事件进行回应,或者了解作者的研究背景和工作背景,在背景中寻找线索。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先找准结论,根据结论找论题。

2、结论

结论是作者带领你旅行到达的终点站,是作者希望你接受的观点,一般在文章的末尾可以找到。另外,你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找到结论。拿到一篇文章,你可以先问问自己:作者希望证明的是什么?这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结论不只是一个观点,还包括支持这一观点的其他陈述。如果没有观点支持,简单粗暴的判断一个问题应该不应该,就不能算作结论。比如,有人说「对自己的伴侣不应该撒谎」,这句话前后没有任何观点支撑,就不能叫做结论,只能叫做断言。但是如果加上一句「因为撒谎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信任」。那么,这两句话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结论,「对自己的伴侣不应该撒谎」,属于结论,「撒谎会破坏两个人之间的信任」,属于支撑这一结论的理由。

3、理由

作者认为,一段完整的论证,除了要有论题和结论之外,还要有理由,也就是说你拿什么证据来说服读者,相信你的结论是有价值的。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不久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头号霸主。如果你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这个人给不出确凿的理由,只是含糊其辞的说:因为我就是这样认为的。显然,这个理由并不能说服你,你也就不会相信他的结论。但是如果这个人告诉你,中国的教育支出和军事支出超过美国 3 倍,那么,这个理由有可能说服你相信这句话。

你要学会提问,为什么,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证据是否有效,让你的结论站得住脚?比如,很多证据都表明:每隔一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但是也有一些其他证据表明,不能减少患心脏病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判断,证据的有效性,正方和反方,谁的证据更有效,谁就能更好的说服你。

4、假设

任何想要说服你的论证,外表看起来都显得完美无缺,但是有些内在的、隐藏的假设却看不到。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需要看到背后隐藏的东西。就像看魔术师表演,不仅要看热闹,还要了解背后的套路。

如何寻找假设呢?作者给出一个方法,先检查理由,再检查结论,寻找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价值观假设:主要指在 A B 相互对立的价值观中,认为 A 比 B 更重要的一种偏向,和价值取向很像,它不像冰淇淋一样,最爱抹茶味的,不喜欢草莓味的,不过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是有自己选择这一价值观的理由,并且让事实能成立。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就是「把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的东西」。价值观的两个特点,一是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特定想法,二是具有一定隐蔽性,一般情况下作者不会明说,只有在字里行间仔细推敲才能发现。

比如,为什么学习批判性思考?背后隐藏的价值观是,批判性思考的人都相信自己做主、好奇心、通情达理等价值观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些目标。批判性思考的人喜欢看不同的观点碰撞,最后得出合适的观点。如果不认同这些价值观,就没法做一个具有批判性思考的人。

为什么有些人认为堕胎是谋杀生命,有人却认为这是人性化的行为?为什么有些高智商的人攻击色情杂志的出版,有些人却认为,这是《人权法案》赋予人的自然权利。这些观点背后都是价值观的冲突,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推理中,这些理由才能从逻辑上证实其结论。

举个例子:我们不应该让上瘾类药物合法化,这些药物引发了太多的街头暴力和其他犯罪行为。这个观点背后的假设就是,街头暴力等公共安全比个人责任更重要。

举个例子:该不该告诉妈妈,哥哥在外面打架了?告诉了是对妈妈诚实,但是对哥哥却没有做到忠诚。每周开总统新闻发布会是否明智?一种是媒体自由,一种是国家安全。应不应该监禁那些有种族主义思想的人?一边是秩序,一边是言论自由。

描述性假设。主要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举个例子:这辆车能带你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因为这种型号的车在各种情况下功能都没有出现问题。假如这个结论和理由都成立,那么背后存在的假设是:这个型号的车多年来,质量始终保持一致。

找到描述性假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找到重要的假设,需要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向自己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的」,「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哪些东西成立才行」,多思考「作者过去的经历和背景,对他做出这样的结论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有一部分人会强烈反对他的这种说法」「有没有通过别的方法来获得好处」

总结一下,你在阅读的过程中,找准论题和结论,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些方法运用在写作的过程中,也同样适用,你在写作时,如果能将论题的范围尽量缩小,迅速定位。

作者认为,学会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通过提问,了解论证的基本结构。比如,你拿到一本文章,可以先问问自己,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证明结论成立的理由有哪些?在「看得见」的论证之外,还有哪些「看不见」的假设,不管是价值观假设还是描述性假设,都影响着论证是否严谨。

六、批判性提问第二步:如何判断证据是否站得住脚?

作者要证明自己的观点,需要给出证据,但是这些证据是否可靠,能否支撑结论?我总结了 7 个不可靠的证据,可以作为检测清单,在思考过程中使用:

1、直觉不可靠。「跟着感觉走」、「第六感」等依靠直觉做判断并不可靠,因为很多直觉依赖无意识加工,极大地忽视了相关证据,并且反映出强烈的偏见。所以一定要警惕只是凭直觉证实的那些断言。

2、个人经历不可靠。比如,我的朋友在考试前复习了一个通宵,结果考了年级第一。我明天要考试了,我也打算熬夜复习一晚上。别人的经验并不具有代表性,如果我们简单的模仿,很容易造成「以偏概全」「得不偿失」的后果。

3、个人观察也不可靠。个人观察就是相信「眼见为实」,我们看到的只是我们想要看到的,选择性记忆的东西,比如,你看到一个人挥舞手枪指着银行的工作人员,你站在离他非常近的地方,但你的观察有可能出现偏差。

4、当事人证词不可靠。这个在广告中经常使用,我用这个减肥药一个月减了 30 斤;这本小说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好的小说;这部电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这些人亲自试过,给出口碑推荐,但是在多大程度上对别人也有借鉴意义,就很难说了。

5、专家不可靠。「专家也是人,专家也会犯错」,看电影接受影评专家的推荐,买衣服看搭配达人的推荐,买股票听股神的建议,但是专家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 IBM 的主席托马斯·沃森,在 1943 年提出一个观点:「我想电脑或许有世界市场,但最多只卖得出去五台」。这位 IBM 的个人电脑专家,在 1943 年时,也没有预料到电脑会成为每个家庭、每个企业的必备用品。

6、研究报告不可靠。很多论证这样展开:研究表明、研究人员在最近一份调查中发现。研究报告通常是由训练有素地科研人员来系统地收集观察数据,科学方法能够避免我们的依靠直觉或常识做判断带来的偏见,因为它获取的数据是以可公开验证的,它使用的程序是可控的,可以减少观察中的犯错率,它使用的概念具有精确性。

7、类比不可靠。类比是一种常用的论证方法,借助你熟悉的事物,帮助你理解陌生的事物。

比如,想要说明老师及时处理「问题学生」的重要性时,可以运用类比说明,一个坏学生往往带坏一个班的学生,因为一个老鼠往往坏了一整袋大米。

类比能让人更方便的理解新事物,但是往往会带来迷惑性。如何评价类比呢?在批判性思考的过程中,你首先要学会通过提问辨认出一个类比论证;然后再通过提问,来评价这个论证,寻找相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举个例子。有人说,互联网的发展不会带来报纸和杂志的消失,因为冷冻快餐的流行也没有让下厨房做饭这个传统消失。听起来很有道理,新事物的发展不会带来传统事物的消失,但是仔细一想,阅读报纸和杂志,并不能带来下厨房做饭的乐趣,互联网带来的好处也不是冷冻快餐就能概括得了的。

所有类比本质上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做了错误的假设:两样东西在一两个方面有相似之处,它们在其他方面也必然会有相似之处,这个从逻辑上本来就说不通,但是类比的好处是提供暗示,帮助你理解陌生的事物。

总结一下,在说到证明结论的理由时,我们提到了七种不靠谱的证据:直觉不可靠、个人经历不可靠、个人观察不可靠、当事人证词不可靠、专家不可靠、研究报告不可靠、类比不可靠。这里是列举这些证据在平时应用中的不周到的地方,也是需要在提问时,留个心眼的地方。

七、批判性提问第三步:论证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找到论证的基本结构,论题,结论,理由和假设之后,还需要对论证过程进行更精细的扫描。除了扫描七大不可靠的证据清单之外,我们还要看看语言表达是否清晰、推理逻辑是否恰当、以及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这三个方面。

1、词语意思不明确带来歧义

关键词的含义要理解到位,才能更好的沟通。语言并不是完美的交流工具,不像 1+1=2 那样具体,一个词语可以有多个意思,有不同的定义。做到批判性思考的第一步,是要找到关键词的含义,也就是结论和理由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词汇,特别是抽象的词汇,比如,高收入能否带来幸福感,什么叫高收入,什么叫幸福感,文章开头必须对这两个关键词进行定义才能展开深入的讨论。

学会提问:「作者这样说是什么意思」,而不是「我就知道你是这个意思」,然后还要思考「这个词语有没有其他的意思」,把不同的含义放在上下文语境中,看看是否影响最后的结论。

举个例子:「大家牌」催眠药,30 分钟见效。也就是想推荐大家购买这种催眠药,理由是 30 分钟见效,但是「什么效果就叫做见效呢」,它可能意味着这种催眠药让你昏昏欲睡,也可能意味着让你一下子昏睡下去,或者还有其他意思。广告词里充满了模棱两可的词汇,商家特意在广告中使用模棱两可的词,来说服你相信他们的产品比所有竞争对手的产品都要棒。学会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你理性思考,减少被广告商诱惑产生的冲动购买。

在文章中,可以通过上下文的语境来发现作者对关键词的定义。

比如:游乐园给多数游客带来了极大的满足。受调查的人超过半数以上都认为,游乐园的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种类多样,他们很快就会再次光临这里。「带来极大满足」这个短语意思可能不明确,但是从作者的论证中可以清楚看到,「带来极大的满足」意思是游客喜欢「游戏项目应有尽有,骑乘设施种类多样」。

关于一个词语的三种定义法:同义替换、举例说明、具体标准定义。以「忧虑」为例,这个词我们在字典上可以找到三种不同的定义方法。

第一,同义替换。忧虑就是感到紧张不安。

第二,举例说明。忧虑就是候选人打开电视收看选举结果公布时的心情。

第三,具体标准定义。忧虑是一种主观上的不适感,伴随有自主神经系统越来越强烈的感受。

有用的定义会告诉你具体的使用规则,一般来说具体标准定义用得最多。同义替换和举例说明这两种定义方式都不合适。

2、推理中有没有谬误

也就是说作者有没有采取欺骗的手段,来说服你采纳他的结论?你学着问题恰当的问题,就能帮助你找到推理过程中的谬误

人身攻击谬误,就是典型的「对人不对事」,在夫妻吵架中常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吵着吵着就开始人身攻击了。举个例子。老公说:我觉得买那些名牌衣服就是浪费钱。老婆来一句:你当然这样说了,反正你也买不起。老公说:你怎么知道我买不起?我只是不想浪费罢了。老婆说:不管怎么样,你就是个穷光蛋,而且还是小气鬼。

乱扣帽子谬误,就是典型的「给人贴标签」的做法。比如,为了解释老爸酗酒的毛病,当老妈被大女儿问道:为什么老爸行为这么古怪?老妈随口回答道:他正在经历中年危机。你看,中年危机就像一顶帽子,扣在了老爸头上,这种方式的危害就是,想当然的给人「贴标签」,却忽视了对老爸酗酒这个现象背后的真实原因的探索,比如,老爸最近工作压力大,老爸和别人闹矛盾了,需要借酒消愁等。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就是典型的「完美主义倾向」,主要表现在,如果某个方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某个问题,就不应该支持这个方案。比如,有人认为,在家里安装防盗系统完全是浪费钱,因为如果小头想要光顾你家,他总能想到办法,你安装什么系统都不管用。再比如,政府颁发禁止吸烟的法令是没有用的,因为想吸烟的人总能想到办法偷偷摸摸吸烟,所以政府颁发禁烟令是无效的。这就是典型的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而全盘否定某个方案的有效性。

3、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统计数据就是用数据来表达的证据,看起来非常具有科学性,非常精确,但是统计数据只能是基于事实做出的一些估计,这些估计有时候游泳,有时候具有欺骗性。作为一个批判性思考的人,你要学会辨别出错误的统计数据的推理。

我们经常使用统计数据来揭示身边的各种现象,比如战争中伤亡人数的增加或减少,新产品销量的多少,一支股票赚钱能力的多少,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多少。

欺骗性的第一个表现就是:数据来历不明。新闻标题,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数据:40% 的大学生饱受抑郁症的折磨,80% 的司机都有开车打手机的习惯。在相信这些数据之前,要先问一声,它们是怎么得来的。

欺骗性的第二个表现就是:数据样本不够,得出的结论不具有说服性。比如:大约有50% 的美国人欺骗了自己的另一半。研究人员最近在一家购物中心采访了很多人。在接受采访的 75 人当中,有 36 人坦诚他们有朋友曾经承认欺骗过自己的约会对象。在购物中心随机采访的 75 个人,就可以推论出所有美国人的行为吗,仔细一看,有非常大的问题。

欺骗性的第三个表现就是:省略数据也是欺骗。统计数据常常因为不完整而欺骗我们,当你遇到听起来让人动心的数字或者百分比的时候,一定要当心。

好了,说完语言歧义、推理谬误、数据欺骗之外,我们对整个论证的提问也就差不多了。总结一下,这本书主要讲了批判思考中,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如何判断一个论证是否合理,一要看看这段论证的基本结构,把把脉,看看论题、结论、理由、假设分别是什么,相当于定位。二要看看作者用来论证的理由是否站得住脚,有没有犯7大错误,一个个针对问题清单提问。三要看看全文,进一步扫描语言、逻辑、数据等关键信息。

看完这本书是不是有一种不会思考的感觉?因为我们的大脑喜欢简单的东西,一旦怀疑和思考就要耗费脑力,但是学会了批判性思考,能够帮助我们在重大问题的选择上,找到理性的纹路,特别是对于喜欢「跟着感觉走」的文科生,值得好好学习。■

想获取更多源头信息吗?来开智部落吧!在这里,遇见异类,品读经典,创造输出。全新 2.0 即将开放招募,更多内容,更多玩法,全面升级,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