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梅花Ksad2z3229 2017-06-04


版权声明

4月2日在分答上听了成甲老师的高效读书四部曲,很赞同成甲老师的读书方法,特别是那句“改变自己的行动是阅读的终点和起点”,那些改变了自己行动的信息才算是知识。觉得以前的读书是很低效的,属于被动阅读,读完后把那些信息装到了自己的潜意识了,只能再认,不能回忆,过一段时间就忘了。读完书后有短暂的兴奋和感动,过后就很平淡,读过的书对自己帮助不大。在知道那个方法后,装到脑子里是不够的,那就去实践它呗,当时正在读《学会提问》这本书,于是运用这个读书方法,读完了这本书,边读边写读书笔记。(注:该读书方法适用于非散文、小说等非虚构类书籍。)

文章目录:

1.关于作者

2.五分钟破题:勾勒出本书全景地图

3.先写答案,再看答案:关于提问,我的观点

4.结硬寨,打硬仗:识别论证,评估论证及应用

5.判断是否要读完整本书


一. 关于作者

尼尔 布朗(Neil Browne)

博林格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杰出经济学教授。获有托雷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和德克萨斯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合著七本书,并在专业期刊发表一百余篇研究论文。威斯康星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科罗拉多大学等几十所大学曾经聘请布朗教授,协助培养教职员批判性思维技巧。他也任职于《韩国批判性思维期刊》的编辑委员会,还是“国际批判性思维大会”的主要发言人。2002年获得博林格林州立大学“杰出教学能力奖”,2001年获”终生成就奖“,以及美国教育促进与支持委员会的”全国年度杰出教授“银牌奖章、”俄亥俄州年度杰出教授“等无数地方性和全国性的荣誉头衔。近期为美国国家安全部、俄罗斯国家秘密服务部门。IBM亚太公司、乐高公司、新加坡K2B国际公司、美国商学院联盟、美国空军研究所等众多机构及公司提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及咨询服务。

斯图尔特 基利(Stuart Keeley)

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心理学博士,现为美国博林格林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

二. 五分钟破题:勾勒出本书全景地图

提出正确的问题,批判性思维领域的圣经,什么是批判性思维?李开复先生关于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看法,有三个步骤,1.多问how,不要只学知识,而要知道怎么运用;2.多问why,突破死记硬背,理解为什么才是学会了;3.多问why not,试着去反驳任何一个想法,无论真正如何认为。4.多和别人交流,理解不同的思维和观点。

看完目录后理一理这本书的主要的内容,按照目录的顺序有,提出问题、论题、结论、理由、描述有无歧义、识别假设、谬误、证据可靠性、数据、因果关系、重要信息忽略,能得出哪些结论。

前言,为什么要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的问题,对于我们有什么好处。首先学习它应用它,可以使我们信息逐步增强,面对重大的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做出理性的抉择。学习它可以评价别人的问题,帮助自己过滤信息,提高生活的质量。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更好地发现世界万物运行的方式,更好的理解这些方式,教会我们如何让这世界变得更好。批判性的提问技巧运用范围很广泛。结语:将批判性思维与不同的论题结合。作者解决什么问题,我又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三.先写答案,再看答案:关于提问,我的观点

问题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我想批判性思维并不是表面的批评和判断,而是指主动的去思考分析,看看别人的论述是否合理,符合逻辑,符合事实,因此来决定是要接受还是否定。

问题2.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正确的问题?
对于正确这个词一直没有一个很清晰的定义,正确是指符合事实的,不矛盾的,但是这个定义还是不够清晰,我不知道事实什么,所以还是无法有明确的判断。

问题3,那我又是如何批判地提出问题呢?
其实我已经看过学会提问里的内容,首先根据结论确定论题,找到论题后,找出原因,再看看作者给出这些原因的假设是什么,他的描述是否具体,用词有无歧义,有没有谬误,引用的证据可靠吗?

四.结硬寨,打硬仗: 识别论证,评估论证及应用

1.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有一套相互关联、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得能力;积极主动地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现象层:
我以前关于批判性思维的看法,我以为批判性思维就是批判地去看问题,就是看一个论证是否符合逻辑,有没有谬误。作者关于批判性是思维的看法,是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意识,是恰如其分地提出和回答关键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利用关键问题的强烈愿望。

原因层:
为什么是这样的,从这个定义来看,批判性思维是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不是一味地不假思索照单全收。要形成自己的判断,需要一整套判断的原则,还需要提出关键的问题。

行动层:
做任何事都应该有自己的一整套原则吧。保持主动与好奇心。

2.找出论证,判断描述有无歧义

面对一篇文章,首先得找出作者的结论,根据结论去推导作者研究的问题是什么,及论题是什么,在得出论题和结论之后,就要着手去寻找理由了,理由和结论有了之后,论证的大致框架也出来了。之后就是判断论证是否合理,首先看看结论和理由意思表达是否清晰,有无歧义,如果存在歧义,根据上下文能否得到一个准确的意思,能否用具体事物去替代,如果作者的论证里有歧义,有感情色彩的词,表达不清晰,那作者的论证就是不可靠的。

现象层:
以前我并没有刻意去寻找结论和理由的习惯,面对一个观点总是不假思索的照单全收,经常人云亦云。而作者则认为,想要说服别人,结论和理由联系要强,且结论和理由描述的要清晰,不能有模棱两可,导致读者误解的花语。

原因层:
如果我们要人相信自己,抛出一个结论,还必须要解释自己的结论为何成立,就如高中时候的证明题一样,给出结论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大家都知道的清晰的语言,运用相关的定理去证明自己的结论,那样论证才是可信的,我们没有权利让别人无条件相信自己。

行动层:
生活中面对这么多的信息,知道这一个知识,就给了我们筛选信息的方式了,如果一个人只给结论和而不说原因,那他的观点可以直接忽略,若他给了结论,也有理由那可以继续阅读,若结论和理由中有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句,则可以忽略了。
同样的,在我写作是,也得检验自己有没有用理由支撑结论,语言清晰,且尽量使用我知道读者也知道的语言。

3.找出假设

找到了理由和结论,结论和理由有时还没有明显的关联,存在着落差,这时就需要去寻找作者隐藏的或者没有说出来的假设,假设是将结论和理由联系起来的纽带。分为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价值观假设是一种想法,即一种价值观比另外一种价值观重要。另外,价值取向并不是我们觉得重要就重要,而是还得说明道清为什么重要。描述性假设就是指现在或者未来是什么样的,即描述事物客观的样子。(对于书上的定义,我觉得不是很具体,读完之后,我仍然无法区分描述性假设和价值观假设的区别。)

现象层:
对于这两个假设,我以前是什么样的观点呢?以前我知道有价值观这样的说法,价值观就是指想清楚什么更重要,什么最重要。对于什么是价值观假设什么是描述性假设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另外涉及推理的时候,知道有结论和理由,却未曾想过还可以有假设。
而作者则认为,假设是结论和理由的链接,判断论证成立,得想弄清楚作者的假设是什么,并且区分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并且判断这两个假设是不是真实合理。

原因层:
为什么推理的时候要有假设呢,如书中所说的,每一个人表达观点都有一种价值倾向,有时候即使知道了结论和理由,若不知道作者的假设是什么,则结论和理由之间的关系往往无法判断,因此需要弄清楚作者的假设,判断作者的假设,来推断其论证的合理性。即使我们表达一种想法和价值倾向的时候,不能我喜欢就觉得它是好的,不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既然有那种价值倾向,就得有正当的理由,说明,这样我们才能加以考虑。

行动层:想法那么多,虽然找到结论、理由、假设的过程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至少有了自己的判断标准。读别人的文章,花时间去思考别人的假设,自己写文章时,也得注意自己是不是遗漏了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呢。

4.识别谬误

谬误是指推理过程中常见的诡计花招。常见的有三种:

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使结论和理由显得毫无关系;

把那些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证据算数的前提是结论成立。

谬误清单的四种:

假设相关的谬误:滑坡谬误和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理由相关谬误:偷换概念谬误,诉诸公众谬误,诉诸权威谬误,诉诸情感谬误,稻草人谬误(歪曲对方观点,使它容易受攻击,这样我们

攻击的观点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乱扣帽子谬误。

转移注意力相关的谬误:光环效应谬误,转移话题谬误。

和结论相关的谬误,循环论证谬误。

现象层:

仔细地读了这一章,才发现这章对自己启发很大。本章中涉及到许多谬误,以前我基本没有考虑过谬误这个概念,在《超越感觉》一书里也读过谬误相关的知识,但是读完就过去,基本没有应用到生活中,因此那本书对我的影响不是那么大。

书中,作者的结构挺合理的,没有一开始就讲谬误,而是把论证的结构逐渐铺展开,并结合相关例子,给出作者分析那些例子的思路,就像中学时学了一条数学定理,通过不断做相关类型的题,来讲那条定理内化理解清楚。这本书的方法差不多,通过许多的例子,分析这些例子,一步步的让我弄懂了论证的结构是什么,要看一个论证可信度,就看组成论证的成分正确不,关联性可靠吗。谬误在论证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判断有没有谬误,就需要我们擦亮眼睛找出结论,理由和假设,并且判断这三部分用词有无歧义,接着再看看这三部分里,提出论证的人有没有使用一些诡计,即推理谬误,如果有,那么我们就有理由不相信那个论证。

原因层: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想,大多数谬误,要么和结论无关,或和理由无关,或者为了方便而过度简单,不愿正面回答,提供相关的理由。这似乎体现了我们总是会去寻找简单容易的事情,而不愿去深入思考,做比较辛苦、困难的事情。既然提出一个结论,要让自己的结论站的住脚,必须提供相关的适当有说服力的理由。这条规则对于我们说服别人和别人说服我们都是同样适用的。

行动层:

谬误挺多的,单去记忆会被弄混的,但是若搞清楚论证的结构即结论、理由、假设,弄清这三个环节可能出现的谬误,面对别人的讲话,文章,都主动的运用这个方法去判断那些论证可靠不,虽然操作起来不简单,但是对于提供判断能力是绝对有帮助的。另外在自己写作、说话时也要警惕谬误的出现。尽量让自己的论证合理,能够自圆其说。

5.评价证据

作为批判性思考者,一刻都不应该松懈,这类人是永久的beta版,不停地升级着判断体系。
没有证据的论证只能被称为观点,理由和结论结合才能被称为论证。要评价论证的可靠性得评价证据,证据包括直觉,个人经历,典型案例,当事人证词,专家意见,个人观察、研究报告和类比。

这两章蕴涵的有用的信息挺大,给提出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或者原则。读完一遍后,先总结下从这两章里学到知识:

直觉:大部分直觉是不可靠的,但也有可靠,那些经过了长时间严格的专业训练形成的直觉,例如消防员面对火情瞬间的判断,比普通人的直觉更可靠些。

个人经历:每个人的成长背景是不一样的。因此在面对个人经历作为证据时,需要考虑其经历是否足够有代表性,警戒以偏概全的谬误。

典型案例(case examples):使用典型案例时,使用者可能利用典型案例的典型性,激起听者强烈的感情,而忽略了该案列是否普遍,作为证据的价值是否够好。

当事人证词:书上得内容真是一针见血,通常情况下当事人证词用处并不大,直到我们找出他们背后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兴趣、价值观和偏见等。

专家意见:可能比前面的证据更可靠一点,但面对这些信息依然保持警惕,去看看专家的背景,以及给出这些意见有没有涉及利益关系。

个人观察:观察者所描述的都是经过其价值观过滤之后,他愿意相信的内容,因此可能会有主观性性,而不像是摄像机那样客观记录见到的画面。

研究报告;或许最难评价的就是研究报告了,评价研究报告时,可以考虑以下问题:

研究报告的来源的资料质量如何;除了资料质量,整个研究的质量如何,有没有其他线索提示该研究完成的比较出色;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结果有没有可能已经发生变化;该研究结果有没有被其他研究重复过;选择研究的时候是如何精心挑选的;有没有强势批判性思维的证据;有没有理由让人要蓄意歪曲该研究;研究的样本多大,可以概括多大的范围;调查报告、调查问卷及等级评定有没有偏见或歪曲的现象存在。

类比作为证据,使用类比作为证据时,既要考虑两者相同的地方,也要找出两者不同的地方,看两者不同地方的相关性是怎样的。

现象层:

关于证据我过去的观点是什么呢?首先过去对于「证据」这个词是没有一个清晰的定义的,不知道证据有那么多种。其次,更没有问过「证据的效力是怎样的?」遇到一个观点,总觉得说的对,却不能道出它为什么,有哪些可取的地方,对它没有一个评价。
而作者的观点,证据是分好几种,每种证据效力不一样,面对各种证据时得小心,得问这种证据的效力是怎样的。即使同一种证据,质量也是高下不一的。面对证据时得保持警惕,做出客观评价。

原因层:

作为人,我们的记忆不是特别可靠的,随着时间流逝会变得扭曲,人们有趋易避难的倾向,存在着各种谬误,为了更好地做出决策,不被各种观点搞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需要客观的去评价别人的论证和证据,有没有谬误,警惕各种证据可能存在的缺陷,并注意检查那证据有没有缺陷,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做出选择。

行动层:

知道了这个知识点,我该如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首先读别人文章的时候,对于那些说理的文章,注意他们的论证,结论是什么,理由又是什么,使用的证据是什么类型,那种类型的证据可能有什么缺陷,做出自己的判断。运用到自己说话和写作中去,生活中,每次交流都是在写作,只是交流时,是即兴发挥,通过短暂的思考就要给出回应,考验的是一个人对于文字和知识的把控与积累。而写作则来源于生活中的观察和思考,写作允许我们反复修改。在我写的时候,要注意论证和观点的区别,写作得自圆其说,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始终寻找更好地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结论,也要对于别人的回应有评价。做永远的beta版。

6.因果关系

在评价证据的效力时,可以去寻找替代原因,找到的替代原因越多就越有利于判断证据。找替代原因时,可以问问自己一下问题:

能不能找到其他方法来解读这个证据?
还有什么别的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者导致这些发现呢?
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问题,哪些东西我可能会当成重要的原因?
如果这个解释是不正确的,还有什么解释可以说的通?
对于原因,还需要警惕以下方面:是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相关不一定代表有因果关系;“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很多事件并非有一种解释;哪种原因更合理?

现象层:关于因果关系,我以前的观点是什么:对于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可能有那么几种情况,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前后发生并不一定互为因果,可能时第三件事的结果。除了因果关系还有不确定性。
作者的观点是,作为一个有独立判断能力的人,面对一个论证,分析原因时需警惕有没有替代原因,找到的替代原因越多,越有利于形成判断,另外因果关系的一些陷阱也要注意,是唯一的原因还是原因之一;相关不一定代表有因果关系;“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很多事件并非有一种解释;哪种原因更合理?

原因层:
作者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个世界是不确定性主导的,但大多数人人都渴望确定性,有因必果就是一种确定性,一个结果必然对应一个原因。人们总是寻找容易的事情,但实际上,因果关系是相对复杂,面对一个论证,为了更好地去判断,判断后更好地去决策,需要我们去寻找替代原因,找到的越多,越有利于判断,更好地决策,从而更好地生活。

行动层:
寻找替代证据,分析因果关系,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接近真相,判断更加合理。于是我该如何运用这个方法呢,听别人说话,别人要说服我时,我可以关注他用于说服我的理由,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寻找有没有更合理的替代原因。自己写作时,虽然不能做到完美,但也要努力找出更多的替代原因,不要犯事后归因谬误,基本归因谬误,很多事情不止一种解释的。劝说别人时,也要这样做。

7.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面对平均这个词时需要提高警惕,论证者指的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每种对于论证都会不同的影响,数据要产生什么结论,作者给出的结论和数据得出的结论一致吗?有没有重要数据被省略了,有没有提供百分比和绝对数值,对比对象有给出吗?

现象层:关于数据,我以前的观点是:看到数据很少会去分析,总会觉得数据会有一定的说服力,却没有认真的思考过数据有没有让人抑或的地方。
但作者的观点不一样,数据不一定是权威,不同数据也有质量差别,面对数据的之后,得像分析结论和理由那样,论证者用的数据没有欺骗性,是不是只让我们看到他想让我们看到的数据,而忽略了其它重要的信息。

原因层:
数据也会欺骗性的,面对数据,要警惕论证者是不是只想让我们看到他想让我们看到,准确全面、没有歧义的数据可以增加论证的说服力。但相信数据之前,要评估数据的质量,数据是如何获得的,平均值的类型是什么,从数据中尝试得出自己的结论,检查有没有重要信息省略了。

行动层:
现在是大数据时代,面对各种数据,我们很容易就相信了。但知道这个知识点后,面对数据,我们有了另外一种态度,尝试自己去评价数据的可靠性,然后做出自己的选择。

8.有重要信息被省略

我们面对的每一个信息,几乎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思维方法。在接受一个论证时,一定得注意看有没有对推理论证很关键的信息被省略了。

现象层:面对信息我以前的处理方法是接受,觉得很有道理的文章,会去接受,却很少想想作者的论述为什么有道理,可靠吗,给出的信息有没有被省略了。
作者则认为,接受任何一个信息之前,都应保持警惕,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但要注意从反驳论证、定义、价值观、“事实”来源、获得事实的细节、收集证据的技巧,数据、结果等有没有重要信息的省略,考虑被提倡行动的负面效果。

原因层:
一个论证,若重要信息被省略了,我们找出那些重要信息,作者的论证效力就降低了。面对论证,不能只看到作者要我们相信的,自己也得有一个思路。

行动层:
我们的时间、空间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作者不可能在篇幅有限的论证给出所有的细节,但是对于论证有关键作用的细节,值得我们注意。

9.还能得出什么结论

最后,面对作者给出的结论和理由,我们又能得出什么结论呢。回答一个应不应该的二分法问题,答案只有应该和不应该或是和不是吗?回答问题前,要注意先决条件,即在什么时候提出问题,在那个地方提出问题,以及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每个回答都该给自己限定一个条件。所以,根据论证者的每一个理由,我们应该推出自己的结论。

现象层:
面对一个二分的问题,如克隆应不应该被用于器官移植,过去我的回答是,应该或者不应该,这样的二分回答。采用二分式思维去回答问题,是很局限的。但是作者的观点,回答一个问题得出结论时,得先问问结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了什么目的才是精确的。每一个结论得有前提条件。评价一个人的论证时,看看根据论证者理由,能否找出多个结论,;给每个结论限定一个条件;从理由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原因层:
在面对一个论证时,不要急于相信那个论证,可以根据别人的论证,分析结论和理由及假设,根据那些得出自己的结论,有了对个备选论证后,我们就可以思考别人的论证的合理性,而做出自己的选择。

行动层:
前面的章节,都是在评价别人的论证,但作者的这个观点,要有自己的思考,根据别人的理由,形成自己的结论,有了更好地备选结论,也就可以比较,判断要不要接受别人的论证。知道这点,我们可以用来筛选信息,自己写作时,也得像评价别人的论证样,评价自己的论证。

五.判断是否要读完整本书

把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写完,我已经读完了整本书,可能是由于以前对于逻辑思维,评判性思维的涉及太少了,书里的每章对我来说都是一个冲击,不知不觉就把书读完了。这篇读书自己大部分内容都是读完后,合上书,在锤子便器里边读边写出来的。把这篇笔记,放到编辑器进行修改,排版时,才发现自己的语言和思维的深度不够,读书第三步里的行动层里,如何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这方面思考还比较贫乏,联想的不够宽和广。语言和思维的深度不是短暂能提高的,需要慢慢积累,路还很长。这篇笔记代表的是目前我的状态,用文字记录下来,发出来,给自己一个反馈,一个提醒,也希望这篇笔记里的知识,对读者能有所启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