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诗三百首》最催人泪下的一首诗,是杜甫晚年的真实写照!

 江山携手 2019-05-16

杜甫,一生坎坷一生愁。早年,家道中落;中年,仕途不畅;晚年,又赶上了“安史之乱”,从而颠沛流离。

从一个充满朝气的贵族少年,到一位心怀众生的沧桑老者,杜甫所经历的生活,远比唐朝其他诗人更加真实。他始终游走在大唐的水深火热之中,用一颗悲悯之心,来体会百姓的疾苦;用一双忧患的眼,来俯瞰家国的疮痍。而这一切,又都被他手中那一支诗笔所铭记。

今天要说的杜甫的这首诗,正是被誉为《唐诗三百首》最催人泪下的一首诗,是杜甫晚年的真实写照!

公元760年(唐肃宗上元元年),晚年的杜甫在友人的资助下,终于结束了长年的奔波无定,在成都郊外盖起了一间草堂。在经受了多年的战乱后,生活暂时得到安定,妻儿老小相聚一起,重获了天伦之乐。

然而,杜甫一颗悲国忧民的心,却始终无法停歇。就在刚刚定居草堂不久的第二年,有一次,他在跃马出郊、极目远眺时,不禁想起了国家的时局和兄弟的离散,因而百感交集、黯然神伤,再也无法抑制心中之情,提笔疾书,以《野望》为题,写下了一首唐诗中的千古名作。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诗云:西山皑皑白雪,将士戍守着三城,南浦外那一座万里桥,横跨过锦江。四海之内争战不断,兄弟几个杳无音讯,彼此天涯相隔,我只身在遥远的他乡,时常感到凄凉悲怆。

只能将迟暮之年的岁月,交给多病之躯,却没有一点点功德,去报答圣明的君王。独自骑马去野外郊游,不时的极目眺望,世事真不堪回首,任凭它一天天萧条、零落。

杜甫这首诗,其实是对自己晚年的处境和心情的真实写照。

首联“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是抒写在“野望”时所见的景色:西山、锦江。西山因为海拔很高,所以常年积雪,诗人用“白雪”描述,可以说十分准确。三城,是四川的重镇,唐朝为了防止吐蕃入侵,而在此地驻防了军队。

颔联“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是抒写在“野望”时,所触发对诸弟的思念心绪。四海之内,战乱不断,兄弟之间各自分散。这时,诗人客居四川蜀地,如同身处天涯,遥想远方的诸弟,不禁“涕泪”满面,潸然泪下。这份感情的真实表露,令人感动。

颈联“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是抒写在“野望”时,自责自己对国家未尽微薄之力的惭愧之情。迟暮之年的杜甫,虽流落四川,而报效大唐的心却始终未曾改变,他长叹道:我将迟暮之年交给了“多病”之身,对国家和君王却没有一丝一毫的贡献,令人惭愧。

尾联“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写出“野望”时,所产生的深沉忧虑之情。因为当时大唐王朝,在西山三城重兵防戍,所以四川黎民所要承担的赋税十分沉重,杜甫深为黎民百姓的处境而感到隐忧。

纵观杜甫这首诗,由“野望 ”引出对大唐时局、兄弟分别的万种情思。一念之间,报国怀亲和伤病无奈之情集结于心头,这也正是杜甫晚年心情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被誉为《唐诗三百首》最催人泪下的一首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