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气的开始,也是天理的生成,五运六气的上升下降,上下相遘,两气相交相生相合,为相得,如木火相临、金水相临、水木相临、火土相临、土金相临;寒暑两气相交为不得气,如土木相临、土水相临、水火相临、火金相临。上临下为顺,下临上为逆,天周的六气六甲定位,太一的气,走五步一相交,交在主气上,列应天的精气,交在主运上,伏于生成的形类,随气所在。这些天理,都要用天干地支付诸于实践,像解数学,几何,物理题一样,用定义,定理指导着解题,结论只有一个,这就是天理的唯一性。用感受的方式,像写作文一样,描写的如此深玄,说成是传统文化,结论千变万化,使中医治病失去了理论的依据,使人间失去了行动的指南。无论是论五运六气的运转,还是切脉定病,必须先立起年气,先知六气和五运的气位,不知年气所加,不知道气的盛衰,不可能知道随气所在,更不可能知道气交在了何气位,病生在了何处。在一年“六六之节”的时间中,大凡一气,主六十天87.5的时间,都是以立起来的步数论气,诊病。其知道者,法于阴阳,把得到的气或诊得的病合到“六六节数”的气位上,即使在同一气中,月的节气和中气都能分开,论天地有司天,在泉,论脉,有寸和尺,上下内外也能分开。论胜负只有看气交,在气交处看气的出入;看气的快慢;在气交处,看上临,下临;看互相之间的关系;看五运六气的五步一左右迁,天气主,天气盛,即寸脉盛,在泉的气衰,即尺脉衰;地气主,在泉的气盛,即尺脉盛,司天的气衰,即寸脉衰。不管是气交在天上,还是气交在地上,都能诊出灾眚,变复可期。六十年中同天地之化,无遗略也。 气交不当其位者——诊的是尺脉,病在寸脉;诊的是寸脉,病在尺脉。气交见于他位,即阴脉见于阳脉,阳脉见于阴脉。 气交失守其位者危——尺脉的脉与寸脉的脉,阴阳不及失守其位,又杀气盛,是大邪气盛,病危。 气交尺寸反者必死——如果是尺脉与寸脉阴阳反了,是死脉。然而只有在少阴脉和阳明的脉主气时,上下反了不叫反。也就是说当阴在寸脉反见于尺,当阳在尺脉而反见于寸,不叫反了,因为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少阴是君,是皇帝,他在南政年的南边是火布天,在南政年的北边君是用寒气行于地;他在北政年的南边是用寒气布天,在北政年的北边是用君火行于地。如2015年为甲午年,甲午不是阳明布天,而是甲子少阴布天,阴阳虽反,确不叫反,叫寸独然为阳,这就是少阴的特殊用法。也是长时间弄不懂《黄帝内经》的一大障碍,连南北政都说不明白的关键所在。火神派们所糊涂的地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