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心得 (一)

 大富豪654 2019-05-16
《伤寒论》心得 (一)原创:中医爱好者甚么是伤寒学派?   中医理论体系经历五千年的发展,产生出多个学朮流派,例如在明朝的时候,巳出现寒伤外感(张仲景),内伤(李杲),热病(刘完素),杂病(朱震亨)、四大学派。至清代流派更是不胜牧举:经方、河间,伤寒、易水,攻邪、丹溪,温病等等,它们都是中医药宝库的重要部份,而伤寒学派始终占着重要的席位。当代名中医学朮流派的划分是有标准作为依据的,大致上需要符合六项条件:一、 有一个或数个学朮上的代表人物,是其鲜明学朮观点的提出者。二、 必须有传人。三、 在学朮上要有创新,在理论或方法上标新立异,旗帜鲜明。四、 要有能记载和反映该学派的学朮思想与治学方法的代表著作。五、 要有相当的临床实践(医案),有一大批病人受惠于其学朮主张。六、 能绘制出〝学朮流派分布图〞,包括学朮传承体系分布图、地域分布图等。  伤寒学派是依据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一书,所阐述的医学理论,经过无数临床实践发展和丰富起来的。《伤寒论》的学朮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和《难经》这些古典医籍,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理论,结合张仲景本人长期临床治病的经验,理法方药一脉贯通,碓立辨证论治的原则,启发着后来每一代中医诊病处方的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医领域中的一大流派——伤寒学派。  在不同地域,不同年代,人类曾经发生不同疾病,医者得出不同的认知和经验,伤寒学派也就有了通俗伤寒派、经典伤寒派、辨证伤寒派,他们取长补短,自身优化,使学派日渐成熟,并推动中医学向正确方向发展。  伤寒学在香港的现况是怎样的?  香港在1842年沦为英国殖民地。港英政府对中医药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将其拒于医疗体系之外,造成了庸医充斥,病人受害,使市民对中医充满误解和疑虑。在香港研究中医药难有回报,从业者赚取生活来源殊不容易,所以本地医师不愿投放精力去研究学朮,伤寒学在香港殖民制度之下没有立足之地。历年来从广东入香港的中医有识之士,例如陈伯坛、卢觉愚、陈庆保、谭述渠、江一苇,都是伤寒派的名医,曾经在香港讲学,设馆行医,推广伤寒学,在香港播下伤寒学的种籽,可是限于历史条件,至今还未成气候。伤寒派学术思想有人尊崇,其理法方药的优势受到推举,而流派就有待催生。                             赵生                             2012年2月2日 
序言   《伤寒论》是中医的专业书籍,它是东汉时期张仲景的著作,是祖国医学四大古典著作之一。原名《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论》和《杂病论》两部份,约成书于公元三世纪初(200年至210年)。本书是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楚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以及著作的临床经验,重点探讨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以后所引起的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证候的特征,创造性地总结了外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的变化规律、治疗原则,以及取药制方的方法,严谨而系统地将理、法、方药一线贯联,有效地指导着外感疾病及其它杂病的辨证施治。   我于一九六六年跟师学医,就非常有与趣地学习《伤寒论》。一九七零年,我驻广东省惠来县华湖卫生院,跟随名老中医陈呜臬先生,每位病者都以六经辨证,而有是症,用是方。例如表虚证的‘桂桂汤’加瓜蒌根治疗农民大众的腰椎劳损痛症,‘小青龙汤’ 治疗 的外感咳喘证等等。后来我更加深入地研读清朝时期沈金鳌先生编着的《伤寒论纲目》,近代曹颖甫先生编着的《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2009年,我太太于广州市给我买来冯世纶教授主编,《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我更将这书翻烂读熟,吸纳了临床方证对应法,使我更有把握地治理现今的各种〝基因突变病〞。我也更具信心的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有是症,用是方的经方理论传承给下一代。   今天我将熟读《伤寒论》,运用《伤寒论》的心得编写于下。 赵生写于香港 2011年9月18日 
一、《伤寒论》概论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书,它是东汉张仲景的著作,是祖国医学四大古典著作之一。原名《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论》和《杂病论》两个部份,约书成于公元三世纪初(200一210年)。书成后正值汉末时期,战乱粉起,以致散失不全。后经西晋太医令王淑和将该书的《伤寒论》部份进行收集、整理、编次,至宋代复经林亿等加以校正,方传于今日。全书共十卷,凡二十二篇,合三百九十七法;除去重复和缺方,共计一百一十二方。   本书系在《内经》、《难经》的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以及作者的临床经验,重点探讨了人体感受风寒之邪以后,所引起的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和临床证候的特征,创造性地总结了一般外感疾病的发生和发 展的变化规律、治疗原则,以及药剂的配伍方法,始终严密而系统地将理、法、 方、药一线贯联,有效地指导着外感疾病及其他杂病的辨症施治,为后世医学发展作出子极其重要的贡献。
太阳经病证
  太阳主一身之表,凡感受风寒病邪,出现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脉浮等脉症,就叫太阳病。太阳病可分为经症和腑症两大类。经症为邪在肌表的病变;腑症是太阳经邪不解,而杰传于膀胱所引起的病变。太阳经属膀胱与小肠 (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由于经脉络属的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所以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阳明经病证
  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阳亢邪热炽盛的极期阶段。按其症候的性质来说,属于里热实症。阳明病的发病可由它经转来,亦可从本经自病而起。由于化热伤津,故其典型的脉症是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这种脉症就叫阳明病。   阳明病分经症和腑症两种类。邪传入里,虽邪热炽盛,而肠中并无燥屎阻结的,称为经症;邪热内传,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的,叫做腑症。 阳明属胃与大肠(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由于经脉络属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生理和病理关系。
少阳经病
  少阳经病是病邪既不在表,又未入里,而在半表半里的证候。本病可由它经传来,也可以从本经起病。凡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肋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细等脉证,就叫少阳病。   少阳属胆与三焦,由于经脉络属关系,肝与胆相表里,三焦与心包相表里,因此少阳病的症候,与这些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由于少阳又多兼表兼里的证候,可在和解的基础上,视病情皤不同,兼用解表、攻里之法,随 症施治。
太阴经病证
  太阴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虚湿盛的证候。太阴病可由三阳经病治疗 失当,损伤脾阳而起;也可由于风寒之邪直接侵袭而起病。所以在临床上出现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脉象缓弱等脉证,就叫太太阴病。   太阴属脾与肺,由于经脉络属的关系,脾与胃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所以它们在生理病理上,都有密切关系。太阴病因属里虚寒证,故其治疗原则,当以温法补法为主,以温中散寒为重点。但太阴病常兼有其他证候,因此临症时,如表症偏重的,先行解表;里证为急的,就该先治其里。
厥阴经病证
  厥阴病为伤寒的较后阶段,病情较为复杂而危重。本病属于寒热错杂的证候,其临床特点为室寒热交错。由于病理机制的不同,临床上可归纳为上热下 寒症、厥热胜复证、厥逆证、下利吐哕证等四种类型。1)上热下寒证,其主证为〝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痛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前三证是上热,后者是下寒。2)厥热胜复证:本证的临床特点,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可以厥或热出现时间长短,以推测厥热的消长和相互演变的趋势,从而分折病情鷈转归和预后。3)厥逆证:厥逆证亦为厥阴病中主要证候之一。厥逆,就是四肢厥冷的意思,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4)下利吐哕证:下利或吐哕证,在伤寒厥阴病里出现得比较多。这是由于病者脏腑虚实之各异,病邪盛衰之不同,而引起的阴阳胜复不同,寒热变化复杂的病理反应。厥阴属肝与心包,由于经脉络属的关系,肝与胆相表里,心包与三焦相表里。因此它们之间,存在着生理和病理的密切关系。厥阴病比较复杂,故临床时就必须根据证候,结合病人体质,随症施治。
少阴经病证
  少阴病为伤寒六经病变发展过程中最后和最危重的阶段,所以少阴病的〝死亡〞较其他各经为多。病至少阴,已属于抗病机能明显衰减,表现为全身之里虚寒症,它魄主要脉证为〝脉微细、但欲寐〞。由于阳气衰微,营血不足,所以脉微细,出现精神极度衰惫,欲睡不得,似睡非睡的昏沉迷糊状态。   少阴为三阴之枢,属心肾,统水火之气。少阴病的治疗原则以扶阳,育阴为主。 
二、六经病定议1) 太阳经病—发热、汗出、脉缓为中风(桂枝汤)。发热、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为伤寒(麻黄汤)。病邪在表,阳热实症为太阳病。 2) 阳明经病—多热多实、胃家实症、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 3) 少阳经病—半表半里的阳症、口苦口干、目眩。 4) 太阴经病—自痢不渴、食不下、腹满而吐、宜四逆汤类。 5) 少阴经病—虚弱、脉浮中有微细之象,而且精神不振、欲寝。 6) 厥阴经病—寒症半表半里、寒热错杂。   三、温病、风温定义 1)温病—太阳经病,发热而喝,不恶寒者,为温病。2)风温—若发汗巳。身灼热者,为风温。
四、太阳经(表阳症)病

前言 1)桂枝解外类方 2)麻黄解表类方 3)其它解表类方

前言经方大师胡希恕指出:〝六经来自八网〞,以八网分析太阳病可知,人患病初始,症状反应多在表,且多为阳热实症者,这即是太阳病。判断太阳病主要依据的经文有:《伤寒论》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第七条:〝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伤寒论》第二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伤寒论》第三条:〝太阳病,或巳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名为伤寒。〞《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伤寒论》把表症分为阴阳两类,表阳证为太阳,表阴症为少阴病。病在表,法当以汗解之,凡自汗出的中风型,须用桂枝汤法,《伤寒论》称为解外,无汗出的伤寒型,须用麻黄汤法,《伤寒论》称为解表。临床上据症候的出入变化,行方药的加减,因而形成桂枝汤类和麻黄汤类两大系别的发汗方剂,但还要注意葛根、生姜、葱白、蜀椒等的解表剂。 
返回
1)桂枝解外类方桂枝汤解说——桂枝汤不但应用于急性病,而且也应用于慢性病;不但应用于常见的感冒、内伤杂病、急慢性发热、头痛、身疼痛、风湿病等,也应用于伤寒、霍乱、肺炎、流感、瘟疫等急性传染病。不过要清楚,只有当症状反映为桂枝汤证时才可用桂枝汤。中医与西医的主要不同是,中医是根据患者症状特点用药,即有是症,用是方。桂枝汤是用于疾病反映为在表的太阳病表虚症,功在发汗解热,其药物偏于甘温,有益胃滋液作用,其特点谓之调和营卫、解肌,与麻黄汤专于发汗解表不同。依据表症的有汗与无汗,《伤寒论》论述了以桂枝汤和麻黄汤加减变化的两大例方剂和适应症。桂枝汤为病后经治疗、或未经治疗、正确治疗或误治,出现津液伤失,再加上合兼痰饮、瘀血、传变等原因,使得桂枝汤加减变化的方剂和方证更加多见。 有关仲景运用本方的具体适应症,归纳以下几点: 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 病常自汗或时发热汗出者。 3) 发汗或下之,而未解者。 4) 太阳阳明兼病,汗多,脉迟,表未解者。 5) 病下痢,而脉浮弱,或自汗出者。 6) 霍乱吐痢止,而身痛不休者。 



















1)桂枝汤 2)桂枝加桂汤 3)桂枝加葛根汤 4)瓜蒌桂枝汤 5)桂枝加黄耆汤 6)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 7)黄耆桂枝五物汤 8)桂枝厚朴杏子汤 9)桂枝甘草汤 10)桂枝救逆汤 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12)桂枝加龙骨牡蛎 13)桂枝去芍药汤 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 15)小建中汤 16)当归建中汤 17)黄耆建中汤 18)炙甘草汤 19)桂枝人参汤 20)当归四逆汤 2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22)苓桂朮甘汤 23)苓桂枣甘汤 24)茯苓甘草汤 25)茯苓泽泻汤 26)苓桂五味甘草汤 27)五苓散 28)防已茯苓汤 29)蜘蛛散 30)桂枝生姜枳实汤 31)桂枝茯苓丸 32)半夏散及汤 33)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1)桂枝汤—表阳症汗出、恶风发热、脉浮缓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方解:桂枝汤的主要作用是甘温健胃,通过调和营卫使精气胜而表固,邪气不再入浸,故使汗止而热除,即发汗止汗、甘温除热。本方药力微薄平稳,既非大热,又非大汗之药,是一种养胃增液的发汗、止汗法,是袪邪不伤正的方剂。临床应用:桂枝汤不但用于急性病,而且也可用于慢性病;例如常见的感冒、内伤杂病、急慢性发热、头痛、身疼痛、风湿病等,也应用于伤寒、霍乱、肺炎、流感、瘟疫等急性传染病。不过要清楚,只有当症状反映为桂枝汤证时才可用桂枝汤。医案:赵先生,生于1976年5月,住九龙汇景花园,职业:药剂师。2011年7月8日到诊,病历编号:90299X号。当时病证:三个月来,每日下午3至5时发热、头痛、出汗、肩背拘急,舌苔薄白润,脉缓。经中、西医治疗不见效而来求诊。证属太阳经表虚证,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汤’加桑枝。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桑枝一两。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热退病愈。医话:病者长时间每天下午发热、热后汗出、脉缓、苔白,显示着太阳经表虚证之中风,取用桂枝汤效如桴鼓。返回2)桂枝加桂汤—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方解:桂枝汤加重治气上冲的桂枝用量,其适应证为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烈者。临床应用:桂枝汤证又见气上冲剧烈者。现代医学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冠心病、心律失常、室性期前收缩、气功走火入魔等。医案:陈先生,生于1969年11月,住九龙界限街,职业:厂商。2010年10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493X号。当时病证:经常出现气从脐下向上冲至胸口,巳三年多,伴见心慌、出汗、失眠、多梦,舌苔白润,脉缓。证属荣卫不和,上虚汗出,因致气上冲逆,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加桂汤’。药物如下:桂枝七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陈先生服桂枝加桂汤三剂,气上冲逆痊愈,后服酸枣仁汤五剂,失眠、多梦亦愈。返回3)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证又见项背强几几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葛根。方解:葛根甘平,是一清润性的解热药,而有解肌及缓解筋脉拘急的作用,尤其有解项背强急的特点,加味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症而项背强急者。临床应用:本方证是桂枝汤方证的延伸,以项背强几几为主证。医案:徐女士,生于1955年11月,住九龙富强苑,职业:家庭主妇。2011年3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543X号。当时病证:感冒、头痛、头晕、汗出恶风、肩背疼痛,头向左则左项发紧且痛,舌苔薄白,脉浮稍数。证属太阳经表虚兼见项背强几几,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加葛根汤’。药物如下:葛根一两、炙麻黄三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三剂,病愈。医话:徐女士患的是太阳经表虚之桂枝汤证,因汗出津乏,项肌强痛,所以需加葛根解肌止痛。 返回4)瓜蒌桂枝汤—桂枝汤证又见拘急痉挛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瓜蒌根。方解:瓜蒌根(天花粉)性寒味苦,主消渴、身热、烦满、大热、补虚安中、是强壮性的滋润解热药。本方取其滋润枯燥组织的作用,以治桂枝汤证而身拘急者。临床应用:不论急慢性鼻炎、咽炎、风湿病、骨质疏松症、钙缺乏症、强直性脊柱炎等,皆可用本方症,但要排除表实葛根汤证及表虚桂枝加葛根汤证而碓认为本方证。医案:任女士,生于1965年8月,住九龙天马苑,职业:家庭主妇。2011年9月6日到诊,病历编号:80521X号。当时病证:低热一年余,近一周来头痛、身痛、汗出恶风、低热、面赤、口渴、两上肢拘急、肩背酸痛、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津液本虚,复受外邪,而致表虚肌不和,是为瓜蒌桂枝治证,方药选用《伤寒论》之‘瓜蒌桂枝汤’。药物如下:瓜蒌根五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三剂,病愈。医话:任女士患的是太阳经组织枯燥的痉病,所以选用瓜蒌清热补虚,安中止痛。 返回5)桂枝加黄耆汤—汗出恶风比桂枝汤证更明显或见黄汗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黄耆。方解:黄耆补表气的不足,故若表气虚衰、邪留肌肤不去,为湿、为水、为黄汗均取用本药。加于桂枝汤中,更治表气虚弱。故本方用于桂枝汤证,更见表虚明显者。临床应用:用于表虚痹痛,不论是风湿、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产后中风、骨质 疏松等症,见有本方证者,都可用之。医案:陈先生,生于1974年6月,住九龙星河明居,职业:地产从业员。2011年5月9日到诊,病历编号:80548X号。当时病证:经某大医院诊断肝硬化证。面色暗黑,肝脾肿大,汗出恶风,内衣黄染,伴见腰髋痛重,行动困难,必有人扶持,舌苔白腻,脉沉细。证属表虚湿盛,治以益气固表、利湿袪黄,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加黄耆汤’。药物如下:黑鉴耆五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三剂,汗出身痛减,服药六剂汗止,能自已走路。医话:陈先生患的黄汗证,骨关节炎,服桂枝加黄耆汤’ 六剂病愈,继续依证治肝病,逐渐恢复健康。 返回6)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黄汗、汗出口渴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黄耆、苦酒。方解:本方是桂枝加黄耆汤去甘草、红枣、生姜加苦酒而成。去甘草、红枣因味甘易致壅满,去生姜因辛温偏辛散,增黄耆为补实表,加苦酒为敛汗救液,故治黄汗表虚多汗以至口渴者。临床应用:本方与桂枝加黄耆汤皆用于黄汗,本方更常用于风湿痹痛、口渴明显者。医案:彭先生,生于1943年5月,住九龙界限街,职业:商人。2010年7月22日到诊,病历编号:80245X号。当时病证:长期低热,经医院检查未见任何器质性病变,证见口渴、汗出黄黏、恶风、虚极无力、下肢浮肿、自感身重,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黄汗表虚津伤甚证,治以益气固表、利湿袪黄,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药物如下:黑鉴耆五钱、白芍四钱、桂枝五钱、米醋一两。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六剂,病愈。医话:彭先生患的是严重黄汗证,故需取服‘黄耆芍药桂枝苦酒汤’治疗 ,六剂痊愈。。这就是中医的有是症,用是方的道理。 返回7)黄耆桂枝五物汤—身体麻木、疼痛而见汗出恶风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黄耆。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加黄耆汤去甘草增生姜而成。生姜辛温,增加用量则加强散寒作用;去甘草,因无急迫而有利于阳气外发。因此本方适用于荣卫外虚,风寒内侵而致的血痹、身体麻木不仁者。临床应用:本方多见于慢性病,如脑动脉硬化、脑栓塞后遗症,也见于风湿病等引起的神经麻痹症。医案:汤女士,生于1949年7月,住九龙塘又一居,职业:商人。2011年1月2日到诊,病历编号:80345X号。当时病证:二十一日前跌倒,经检查无骨折,但出现四肢不能活动,右臂无力,两手麻木不能紧握,口干不思饮,舌苔白少津,脉弦数。证属营卫气血俱虚之血痹,治以调补营卫,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黄耆桂枝五物汤’。药物如下:黑鉴耆五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五片、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饮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六剂,两手麻木减轻,但仍握不紧,再服药十二剂,病愈。医话:汤女士跌倒起因,营卫气血俱虚而致神经麻痹症,‘黄耆桂枝五物汤’疗效甚捷。 返回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汗出恶风咳喘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甘草、厚朴、北杏仁。方解:杏仁主咳逆上气,厚朴理气化痰、消胀除满。此两味加于桂枝汤中,故治桂枝汤证兼见咳逆喘满。临床应用:咳喘患者不论新久,不论是慢性气管炎、咽喉炎,还是感冒等病,如排除热实证,再审有本方证则可用之。医案:李女士,生于1946年10月,住九龙又一村花园十七座,职业:主妇。2011年7月12日到诊,病历编号:80548X号。当时病证:近两周,咳嗽吐白痰,鼻流清涕,汗出恶风,腰痛,胃脘痛,舌苔薄白,脉浮缓。证属表虚气逆,治以调和营卫,理气化痰,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药物如下:厚朴四钱、北杏五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五片、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饮一,连饮三天。结果:服药三剂,病愈。医话:李女士患的是慢性敏感性气管炎,采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疗效甚快。 返回9)桂枝甘草汤—心下悸爱得按者。 方剂组成:桂枝、甘草。方解:本方为桂枝汤的简化方,即去芍药、红枣、生姜,增用量而成。去芍药、红枣则不治腹痛,去生姜则不治呕,但二味加重用量、则治气上冲力专。虽解外作用较逊于原方,但加重两物的用量,降冲镇悸而缓急迫,则又远非原方所及,故特作用于心下悸欲得按者。临床应用:急性病可见于高烧汗后、感冒后,慢性病可见于冠心病心律失常。本方治疗心悸碓实有效,但要注意,两味用量小则无效。当然外证明显时用于解外宜减量。如心悸明显者,桂枝多用在八钱(24克)以上。医案:麦女士,生于1965年9月,住九龙笔架峰壹号,职业:主妇。2011年9月1日到诊,病历编号:80585X号。当时病证:心慌惊悸巳三四年,眠差易醒,常自汗出,舌苔薄白,舌尖红,脉浮弦数。证属心气不足、水气凌心,治以温阳降逆,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甘草汤’加茯苓。药物如下:桂枝一两、炙甘草五钱、茯苓五钱。每天饮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六剂,病愈。医话:麦女士患的是心气不足,水气凌心,采用‘桂枝甘草汤’加茯苓,俱有降冲镇悸而缓急迫,疗效快捷。 返回10)桂枝救逆汤—汗出恶风、心悸、心神不安者。 方剂组成:桂枝、生姜、红枣、甘草、蜀漆、牡蛎、龙骨。方解:本方是由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而成。蜀漆为常山的嫩枝叶,苦辛温,有毒,有袪痰作用。牡蛎、龙骨皆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因此适用于桂枝去芍药汤证有痰饮而惊狂不安者。临床应用:急性热性病治疗不得法,或慢性病、内分泌功能紊乱、冠状病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等症皆可出现。凡外有表症的桂枝去芍药汤证兼有痰饮的惊狂者,皆可用本方治之。医案:汤女士,生于1974年6月,住九龙笔架山花园第三座,职业:主妇。2011年3月11日到诊,病历编号:80555X号。当时病证:外出受惊,出现惊悸心慌、失眠、头痛、纳差、恶心,有时喉中痰呜,每有声响则心慌意乱,躁烦而骂人不能自控,身体逐渐消瘦,舌苔白腻,脉弦滑寸浮。证属寒饮郁久上犯,治以温化降逆,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救逆汤’加减。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生姜四片、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生牡蛎两半、生龙骨两半、法半夏四钱、茯苓五钱。每天饮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十二剂,病愈。医话:汤女士患的是寒饮郁久上犯神明,采用‘桂枝救逆汤’加减,俱有温化降逆,宁神定惊,疗效快捷。 返回1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汗出恶风、心悸烦者。 方剂组成: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而成。本方的组成和证治皆与救逆汤相似,即都是桂枝甘草汤加龙骨、牡蛎,都治疗外邪内饮的躁烦惊悸。不同的是,救逆汤有蜀漆、大枣、生姜,因痰饮 重而见发狂;而本方证痰饮轻以惊悸烦为主。临床应用:常见于神经官能症,心悸烦燥等,呈现外寒内饮证时,也可用本方治之。医案:陈先生,生于1954年9月,住九龙界限街,职业:商人。2011年2月21日到诊,病历编号:80503X号。当时病证:交通意外,受创后出现惊悸心慌、恐惧等症,舌苔白腻,脉弦数,脉证合参。证属外寒内饮,水气上犯之证,治以温化利水,镇静安神,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茯苓。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炙甘草二钱、生牡蛎两半、生龙骨两半、茯苓五钱。每天饮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十二剂,病愈。医话:陈先生不幸交通意外,受惊后而形成外寒内饮,水气上犯神明(神经官能症),故取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茯苓,俱有温化利水,宁神定惊,疗效快捷。 返回12)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桂枝汤证兼见津液虚惊悸不安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甘草、龙骨、牡蛎。方解:用桂枝汤和营以调气血,加龙骨、牡蛎镇动悸而敛浮越。龙骨、牡蛎均为强壮性的收敛药,治疗烦惊、不眠、多梦等心神症,尤其有治胸腹动悸的特点。故本方的适应证,为桂枝汤证又见胸腹动悸、烦惊不安、梦交失精等。临床应用:本方证不论男女老幼出现的神心症、尿闭或遗尿,可用本方治之。医案:何先生,生于1939年7月,住沙田新田围村,职业:商人。2006年10月2日到诊,病历编号:80293X号。当时病证:小便频密,睡眠欠佳,腰酸痛、恶风怕冷,自汗等症,舌苔白,脉浮而虚。证属表虚内寒,肾虚骨衰,治以温中补肾,收摄安神,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熟附子、白薇。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四钱、干姜二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生牡蛎两半、生龙骨两半、熟附子三钱、白薇四钱。每天一剂,连饮十二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陈先生表虚内寒,紧虚骨衰,即现代医学的慢性肥大性前列腺炎症,骨质退化性病,故取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熟附子、白薇,俱有温补肾阳,消肿利尿,补肾健骨,疗效快捷。 返回13)桂枝去芍药汤—桂枝汤证又见寸脉独浮、胸满者。 方剂组成:桂枝、生姜、红枣、甘草。方解:桂枝汤加芍药,用以桂枝汤证有腹满痛者。今去芍药,可知是因为有桂枝汤证而无满痛,而且腹中必虚。临床应用:本方证多见于感冒、发热后,凡胸满、寸脉独浮者,皆可适证用之。医案:黄小姐,生于1975年6月,住九龙九龙城,职业:教师。2009年9月22日到诊,病历编号:80397X号。当时病证:由于心情不佳,疲劳受凉,出现感冒发热,服必理痛后,热退而胸闷、汗出恶风、身痛、口中和、不思饮,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太阳表虚证未解,治以温阳解表,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去芍药汤’加熟附子、白薇。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生姜四片、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黄小姐,疲劳受凉,表阳虚证,故取用‘桂枝去芍药汤’ 功效快捷。 返回14)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外有桂枝汤证,里有寒饮者。 方剂组成:桂枝、生姜、红枣、甘草、皂荚。方解:本方是由桂枝汤去芍药加皂荚而成。皂荚辛温,有温化寒饮、排痰排脓功能,加于桂枝去芍药汤中,则有解表袪痰作用,适用于痰涎壅盛的咳喘、肺痿等证。临床应用:慢性气管炎、支气管扩张、慢性鼻炎等出现表虚而咳吐涎沫多时可用本方。若虚弱的肺结核病,皂荚辛燥不宜用之。医案:彭小姐,生于1978年9月,住九龙将军澳,职业:公司秘书。2010年7月9日到诊,病历编号:80498X号。当时病证:自幼气促,痰咳,早上咳剧,时有咳血,食欲欠佳,消瘦,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太阳表虚,内有寒饮,支气管扩张症,治以温阳解表,化痰止咳,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加仙鹤草、白茅根。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生姜四片、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皂荚四钱、仙鹤草五钱、白茅根一两。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后,咳愈痰少。医话:彭小姐患的慢性支气管扩张症,表阳虚内寒饮证,故取用‘桂枝去芍药加皂荚汤’加仙鹤草、白茅根, 功效快捷。 返回15)小建中汤—桂枝汤证兼见胃腹痛或心悸而不呕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甘草、饴糖。方解:桂枝加芍药汤原治腹满痛,今加大量甘温补虚缓急的饴糖,虽然仍治腹痛,但巳易攻为补,故名之为建中。谓之小者,以其来自桂枝汤,仍兼解外,与专于温里袪寒的大建中汤则比较为小也。临床应用:本方是治胃腹痛的常用方,多用于胃溃疡、胃炎、胃粘膜脱垂,还常见于肠炎、痢疾、前列腺炎、盆腔炎等病,如辨证准确,则其效如神。但要注意,实热性腹痛是不能用的。医案:陈小姐,生于1979年7月,住九龙荃湾丽城花园,职业:任职证券公司。2011年9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588X号。当时病证:十多年来胃脘疼痛,近来加重,饥饿时明显,背部发热,有时烧心、心悸、头晕、身冷畏寒、汗出恶风,口中和不思饮,大便微溏,消瘦,舌苔白,脉细弦。证属表虚中寒,治以温中驱寒,调和营卫,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小建中汤’加炒三仙、木香。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五钱、干姜二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饴糖一汤匙、炒三仙一包、木香三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胃痛愈,继续治疗一个月,病愈。医话:陈小姐患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症,属表虚中寒证,故取用‘小建中汤’加炒三仙、木香, 功效快捷。 返回16)当归建中汤—小建中汤证更见血虚者。 方剂组成:当归片、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甘草、饴糖。方解:于小建中汤中加补血作用的当归,故治疗该方证而有血虚证候者。临床应用:凡小建中汤证更见血虚者,不论男女皆可适证应用。医案:刘先生,生于1973年8月,住九龙土瓜湾傲云峰,职业:推销员。2010年7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482X号。当时病证:胃手朮后,大便溏泻一年余,常有肠呜腹痛,头晕乏力,心悸短气,汗出如流,曾多次发生贫血性昏倒,舌苔光滑,脉沉细。证属表里俱虚,卫弱血衰,治以补虚和中,调和营卫,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当归建中汤’加鹿胎素。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五钱、干姜二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饴糖一汤匙、当归片三钱、鹿胎素一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证状明显改善,继续治疗二个月,病愈。医话:刘先生胃手朮后,表里俱虚,卫弱血衰,故取用‘当归建中汤’加鹿胎素,疗效快捷。 返回17)黄耆建中汤—里急腹痛,汗出恶风明显者。 方剂组成:黄耆片、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甘草、饴糖。方解:于小建中汤中加黄耆,其适应证为小建中汤又见黄耆证者。临床应用:黄耆建中汤治疗胃溃疡有效。也可用于慢性胃炎、肠炎、肝炎、胆囊炎等病,但一定要看是否有黄耆建中汤证。医案:蔡先生,生于1983年7月,住九龙尖沙咀,职业:地产从业员。2011年10月9日到诊,病历编号:80581X号。当时病证:半月来高热腹痛,自汗甚,午后高热,舌苔白腻,脉沉弦紧。证属表虚里饮,郁久化热之证,治以温中固表, 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黄耆建中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五钱、干姜二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饴糖一汤匙、黑鉴耆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后,热退汗止,病愈。医话:蔡先生患的高热不退,病因表虚里饮,郁久化热,故取用‘黄耆建中汤’疗效快捷。 返回18)炙甘草汤—心动悸,脉结代津血虚者。 方剂组成:党参、生地黄、桂枝、阿胶、麦冬、胡麻仁、生姜、红枣、炙甘草。方解:本方以桂枝去芍药汤调荣卫于外,尤其增量甘草、大枣,更加人参大补 中气以资血气之源。以生地、麦冬、胡麻仁、阿胶滋津血于内,为太阳太阴合病兼气血俱虚的适应证。此治津血枯燥而脉结代心动悸的良法,不过重用甘寒,方后虽有复脉之名,若虚脱的阴虚寒重证,脉微欲绝、或无脉者本方不中与之。临床应用:常见于心脏病心律失常。本方补虚润燥,若肺结核后期骨瘦如柴,往往有用之的机会。劳热咯血不止,以本方去桂姜治之有效。医案:林先生,生于19380年10月,住新界粉岭华明村。2008年4月1日到诊,病历编号:80497X。当时病证:心悸气短,关节疼痛,心慌惊悸,多梦易醒,两颧红,二便正常,苔白,脉沉细结,证属津少血虚,血不养心,治以补津生血,养心安神,方药选用《伤寒论》之‘炙甘草汤’。药物如下:党参四钱、生地黄四钱、桂枝五钱、阿胶三钱(洋化后冲)、麦冬四钱、胡麻仁四钱、生姜四片、哈缅蜜红枣二粒、炙甘草四钱。每天一剂,连饮十天。结果:服药后,病好转,继续治疗六十天,病愈。医话:林先生患的心悸短气、关节痛(风湿性心脏病),病因是太阳表虚,津血不养心。故取用‘炙甘草汤’,取其温阳固表,生津养血,宁心安神,疗效快捷。 返回19)桂枝人参汤—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 方剂组成:桂枝、甘草、白朮、党参、干姜。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与理中汤合方,故其适应证是两方的合兼证,即太阳太阴合病。前方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汤适应太阳证重,本方适应太阴证重。临床应用:常用于发热、感冒自服一些成药,或医生处方不对证,或平时常服减肥药、保健药,感冒后仍继服,造成表里不解者。医案:倪女士,生于1963年3月,住九龙毕架帝景峰,职业:商人。2004年11月9日到诊,病历编号:80140X号。当时病证:两年来常发腹痛,腹泻,昨晚受凉,又出现腹痛,腹泻,并感身痛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薄白,脉沉细。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治以建中解表,扶正去邪,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人参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党参五钱、苍朮三钱、干姜二钱、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倪女士患的是太阳经、太阴经合病,故取用‘桂枝人参汤’疗效快捷。 返回20)当归四逆汤—手足凉,表虚而里寒不甚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红枣、甘草、当归、细辛、通草。方解:本方是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因表虚甚,故去生姜减少发汗;血虚而加当归,甘温补血通脉;加通草通利血脉,细辛辛温化寒饮。故治桂枝汤证,见因血虚寒饮而致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即治太阳太阴合病的外寒内饮证。临床应用:此为桂枝汤的加减方,故主荣卫不利的外寒。本方治冻疮、脉管炎、寒重的肢体。医案:郑先生,生于1959年5月,住九龙沙田第一城,职业:商人。2011年10月11日到诊,病历编号:80589X号。当时病证:四肢关节痛十余年,遇冷即发,近来发作较频,常有头晕、四肢逆冷,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润,质暗红,脉沉细。证属外寒内饮,寒凝血滞之证,治以调和营卫、温通气血,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当归四逆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五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当归片二钱、白通草三钱、细辛根半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后,四肢觉暖,服药二十天,病愈。医话:郑先生患的关节痛,病因表虚里饮,寒凝血滞,故取用‘当归四逆汤’疗效快捷。 返回21)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汤证更见心腹痛,呕逆,头痛者。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红枣、甘草、当归、细辛、通草、吴茱萸、生姜。方解:本方是当归四逆汤加大量止呕温中的吴茱萸、生姜,故治当归四逆汤证而有心腹痛呕逆等证者。临床应用:当属外内皆寒的心腹剧痛、呕逆、头痛等症。医案:罗小姐,生于1977年7月,住九龙沙田翠湖,职业:社工。2010年10月9日到诊,病历编号:80524X号。当时病证:产后患左偏头痛,巳2年未愈,时心下痛,左上下肢酸胀,口干不思饮,有时恶心吐清水,苔白润,脉弦细。证属表虚饮盛,治以建中和营固卫、温中化饮,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五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当归片二钱、吴茱萸钱半、生姜五片。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头痛减轻,继服药十天,病愈。医话:罗小姐患的产后偏头痛,病因是表虚饮盛,故取用‘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取其温中化饮,疗效快捷。 返回22)苓桂朮甘汤—外寒内饮的头晕目眩、短气、小便不利气上冲者。 方剂组成: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白朮而成。苓朮功在利尿逐水,加于桂枝甘草汤中,则解表同时利水,故本方用于桂枝甘草汤证而里有水饮、小便不利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头晕、目眩碓有疗效,但如果无气冲之候者则不验。心下逆满、气上冲咽喉、心下痞硬、气上冲胸、胸膈支满等皆气冲之候,宜注意。当然眩晕属实热者更不能用本方。医案:谢小姐,生于1979年10月,住九龙沙田碧湖花园,职业:会计师。2011年5月3日到诊,病历编号:80514X号。当时病证:两个月来耳呜耳聋,呜时头眩,苔白,脉沉细。证属水饮上犯,治以利水化饮,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茯桂朮甘汤’。药物如下:茯苓五钱、桂枝五钱、白朮五钱、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情减轻,继服药十五天,病愈。医话:谢小姐患的耳呜耳聋头眩,病因是水饮上犯,故取用‘苓桂朮甘汤’取其利水化饮,疗效快捷。 返回23)苓桂枣甘汤—外寒内饮呈现桂枝甘草汤证及心下悸、腹挛急、气上冲者。 方剂组成:茯苓、桂枝、红枣、甘草。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加大枣和大量茯苓,并增加桂枝用量而成。本方的适应证是小腹急痛、悸动而气上冲较甚者。临床应用:本方不但能治脐下悸动欲作奔豚,而且奔豚证见心下悸者也能治之,例如诸饮证、腹急痛、气上冲而脐下悸者,用之多验。本方证多见于西医的神经官能症。医案:李小姐,生于1976年6,住新界粉岭中心第二座,职业:广告从业员。2011年5月8到诊,病历编号:80527X。当时病证:多年失眠,久治无效。近症:头晕、心悸、有时感气往上冲,冲则心烦、汗出,口干不思饮,苔白,脉缓。证属寒饮上扰心神,治以温化降逆、佐以安神,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苓桂枣甘汤’。药物如下:茯苓五钱、桂枝五钱、哈密红枣三钱、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情减轻,继服药十天,病愈。医话:李小姐患的多年失眠、头晕、心悸,病因是寒饮上扰神明,故取用‘苓桂枣甘汤’取其温化降逆、益智安神,疗效快捷。 返回24)茯苓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呕逆者。 方剂组成:茯苓、桂枝、生姜、甘草。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变方,即桂枝甘草汤加茯苓、生姜而成。茯苓配伍生姜治呕及心悸,合桂枝、甘草则治表不 解里有水饮之证,症见呕而小便不利、心下悸者。临床应用:常见于失眠而心悸者。对于神经官能证出现本方证增量茯苓加生龙骨、生牡蛎有良效。医案:赵小姐,生于1973年6月,住九龙大埔中心,职业:公司秘书。2011年2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573X。当时病证:四个月来右耳呜,呜时头眩,心慌、失眠、惊悸,苔白,脉沉细。证属水饮上犯,治以利水化饮,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茯苓甘草汤’。药物如下:茯苓五钱、炙甘草二钱、桂枝五钱、生姜五片。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赵小姐患的耳呜、头眩、心慌、失眠、惊悸,病因是水饮上犯,故取用‘茯苓甘草汤’取其利水化饮,疗效快捷。 返回25)茯苓泽泻汤—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而呕者。 方剂组成:茯苓、泽泻、桂枝、白朮、生姜、甘草。方解:本方是茯苓甘草汤加倍茯苓用量,又加泽泻、白朮而成,使本方大大加强了逐饮利尿的作用,故本方在解表的同时大力利水,其适应证是胃虚有留饮、呕吐、渴欲饮水而小便不利。临床应用:本方适用于胃的消化功能差,常见于慢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炎、胃癌等病。本条所述偏于停水、水停不消,积至相当程度必吐。因呕吐多,全身组织缺少水的营养,故感到口渴,也是本方证的特点。如胃有停饮,不吐但痛,见渴欲饮水者,用本方亦有验。医案:王先生,生于1972年6月,住九龙将军澳,职业:化验员。2004年8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095X时病证:肠胃不适巳久,时常出现暮食朝吐,味物多数液体,便秘,心慌、失眠、惊悸,苔白,脉沉细。证属水饮停积,胃消化欠佳,治以温中、利水、化饮,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茯苓泽泻汤’。药物如下:茯苓五钱、炙甘草二钱、桂枝五钱、生姜五片、白朮五钱、泽泻四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王先生患的肠胃病,因是胃寒停饮,故取用‘茯苓泽泻汤’取其温中化饮,疗效快捷。 返回26)苓桂五味甘草汤—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眩晕者。 方剂组成: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方解:本方是桂枝甘草汤变化而成。茯苓加强利尿逐饮,五味子治咳逆上气,两味加于桂枝甘草汤中,治疗桂枝甘草汤证见咳逆上气者。临床应用:慢性气管炎、哮喘、肺气肺、肺心病等常见本方症。不论是否服过小青龙汤,只要是外寒里饮气上冲、眩晕明显者,该可考虑选用本方。医案:张先生,生于1932年6月,住九龙将军澳。2004年9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025X。当时病证:久年咳嗽,痰多带黄,时常出现早晨呕吐,失眠,苔白,脉细弦。证属水饮内停,治以温中、化饮、止咳,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苓桂五味甘草汤’海浮石、细辛根。药物如下:茯苓五钱、桂枝五钱、五味子四钱、炙甘草二钱、海浮石一两、细辛根半钱。每天一剂,连饮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张先生患的久年咳嗽(肺气肿),病因是外寒里饮,湿气上冲,故取用‘茯桂五味甘草汤’加海浮石、细辛根,取其温中化饮,降逆止咳,疗效快捷。 返回27)五苓散—太阳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小便不利者。 方剂组成:猪苓、泽泻、桂枝、茯苓、白朮。方解:本方集猪苓、茯苓、泽泻、 白朮诸利尿药,重在逐内饮,泽泻用量独重,取其甘寒为方中主药,以解其烦渴。复用桂枝不但解外,而且能降气冲,使水不上犯而下行,五味配伍,解外利水,故治脉浮有热,气冲水逆、渴而小便不利者。临床应用:本方临床应用很广,不但用于急性病,而且用于慢性病、急性传染病如霍乱等。不论甚么病,只能认清有五苓散证,即可用五苓散治疗。医案:颜先生,生于1949月,住九龙太子道。2009年9月2日到诊,病历编号:80475X。当时病证:腰部剧痛,小便带血,经急症诊断患两则肾结石症,苔白,脉细弦。证属外寒内饮,寒结阻塞,治以温中化饮、散结止痛,方药选用《伤寒论》之‘五苓散’加金钱草、粟米须。药物如下:猪苓二钱、泽泻五钱、桂枝五钱、茯苓五钱、白朮四钱、金钱草五钱、粟米须一两。每天一剂,连饮十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颜先生患的肾脏结石,病因是外寒内饮。故取用‘五茯散’加金钱草、粟米须,取其温阳固表,利尿化石,疗效快捷。 返回28)防巳茯苓汤—浮肿见汗出恶风者。 方剂组成:防巳、黄耆、茯苓、桂枝、甘草。方解:防已、茯苓利尿逐水,复以黄耆补虚实表,桂枝、甘草降冲气而和荣卫,表气实荣卫调则不使水气复留于皮中,此治皮水的正法,茯苓重用在于利水,故治表虚气冲,水居皮中不去,水气相搏而四肢聂聂动者。临床应用:本方治浮肿,适用于表虚证的浮肿;当有汗出恶风,见于慢性肾炎浮肿。医案:甘先生,生于1953住九龙荃湾石梨贝村。2004年9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0990X。当时病证:肾衰、贫血、腹泻、尿素高、肌酸酐高,疲劳,舌光滑,无苔,脉沉细。证属表虚里饮,治以益气养血、调营利水,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防巳茯苓汤方’加熟附子、干姜。药物如下:防巳四钱、茯苓五钱、红耆五钱、桂枝五钱、炙甘草二钱、熟附子二钱、干姜钱半。每天一剂,连饮十五天。结果:服药后,病情好转,继续治疗。医话:甘先生患的肾功能衰竭,病因是表虚里饮,气虚血弱。故取用‘防已茯苓汤’加熟附子、干姜,取其温阳固表,益气养血,疗效快捷。 返回29)蜘蛛散—小儿寒疝腹痛可试用。 方剂组成:蜘蛛、桂枝。方解:主用蜘蛛以治疝气,稍佐桂枝以散寒邪。临床应用:其有治本证的特能,可知蜘蛛善织网捕食物,而能治脏器漏入阴囊的孤疝亦甚有趣也。治小儿疝气(小肠气),也可用于成年人疝气。医案:黄小弟弟,生于2009年1月,住新界元朗嘉湖山庄。2010年3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566X号。当时病证:夜哭,呕奶,便秘,右下腹肿块,日常喂奶粉,舌苔薄白,指纹青紫。证属表虚里实肚痛(疝气),治以固表泻实、调营益卫,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蜘蛛散’加熟大黄、厚朴、枳实。药物如下:蜘蛛(炒焦)十四只、桂枝五钱〔二味药物加工为散,分为20份,每次口服一份。〕、熟大黄1/5钱、厚朴一钱、枳实一钱。每天一剂,连饮二十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黄小弟弟患的是右腹股疝气(小肠气),病因是表虚里寒。故取用‘蜘蛛散’加小承气汤,取其温阳散寒,益气消滞,疗效快捷。 返回30)桂枝生姜枳实汤—心下痞塞、左胸闷痛者。 方剂组成:桂枝、生姜、枳实。方解:本方用枳实配伍主气冲的桂枝,治饮逆的生姜,故治诸逆(指痰饮客气冲逆而言),以至心中痞塞而心痛者。临床应用:本条颇能说明心绞痛的证治,不过单用本方的机会还少,而用大柴胡汤与桂枝茯苓丸或桃核承气汤合方的机会为多。医案:张先生,生于1921年11月,住新界屯门屯门中心。2010年12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554X号。当时病证:右胸痛,痛时冒汗,脸色青白,苔薄白,舌质降,证属表虚里寒,胸络瘀阻,治以固表驱寒、通经活络,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生姜枳实汤’加田七花、丹参。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生姜五片、枳实五钱、田七花四钱。每天一剂,连饮二十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张先生患的是心绞痛,病因是表虚里寒,经络瘀阻。故取用‘桂枝生姜枳实汤’加田七花,取其温阳散寒,活血通络,疗效快捷。 返回31)桂枝茯苓丸—痛有定处的久有瘀血痛疼。 方剂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去姜、枣、草,加茯苓、牡丹皮、桃仁而成,可知其适应证为太阳病合并瘀血证。方中桂枝、茯苓镇气冲而治心悸。桃仁、丹皮、芍药袪瘀血而治腹满痛,故此治瘀血证、气冲心悸而腹满痛者。临床应用:本方不仅治妇女瘕病下血,无论男女,凡因瘀血而下血,或因瘀血引起的胸腹痛、痛有定处,不宜桃核承气汤攻下的其它血证者,大多宜本方。本方也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及胸腹急慢性炎症。医案:刘先生,生于1923年1月,住新界大埔新花园。2010年1月15日到诊,病历编号:80554X号。当时病证:右胸痛,头晕心悸,痛时冒汗,脸色青白,失眠,精神疲倦,苔薄白,舌质降,证属表虚里寒,痰瘀阻滞,治以固表驱寒、化痰袪瘀,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茯苓丸’加田七花、丹参。药物如下:桂枝五钱、茯苓四钱、牡丹皮三钱、赤芍四钱、桃仁四钱、田七花钱半、丹参四钱。每天一剂,连饮二十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刘先生患的右胸痛是心肌缺血,病因是表虚里寒,痰瘀阻滞。故取用‘桂枝茯苓丸’加田七花、丹参,取其温阳散寒,化痰袪瘀,疗效快捷。 返回32)半夏散及汤—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 方剂组成:桂枝、甘草、法半夏。方解:半夏辛温,降逆化痰。桂枝辛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与半夏合用,利咽喉而治肿痛,更以甘草缓急止痛。临床应用:用于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当出现表虚证,更碓切说呈现桂枝甘草汤证时,也可用。临证要注意,小柴胡汤证的咽痛也常见,应细审属何方证。医案:古先生,生于1946年10,住新界大埔新峰花园。2011年3月15日到诊,病历编号:80577X。当时病证:咽喉痛三个多月,吞咽有困难,常头痛,出汗,恶寒,口中和,不思饮,舌苔白腻,脉沉细,证属太阳表虚,邪久伤津,太阳太阴合病,治以固表生津,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半夏汤’加桔梗、诃子。药物如下:法半夏四钱、桂枝五钱、炙甘草二钱、桔梗三钱、诃子四粒。每天一剂,连饮十天。结果:服药后,病愈。医话:古先生患的咽喉痛,病因是太阳表虚,邪久伤津,属太阳太阴合病。故取用‘半夏汤’加桔梗、诃子,取其温阳散寒,袪邪生津,疗效快捷。 返回33)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汤证身痛明显、胃气虚、脉沉迟者。 方剂组成: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甘草、党参。方解:于桂枝汤加党参、生姜健胃,增芍药以养液,故治桂枝汤证胃气沉衰、津液不足、心下痞硬而脉沉迟者。临床应用:急性病后期,或各种慢性病中,当有表证和胃气虚症状时,可进一步细审是痞有本方证。医案:宋女士,生于1973年2月,住九龙红磡湾,职业:售货员。2010年11月8日到诊,病历编号:80511X号。当时病证:每日下午发热身痛,头痛、臂及背拘急酸痛,发热后汗出恶风,纳差、乏力,舌苔白润,脉沉迟。证属胃气沉衰、精气不振、营卫不固,以致外邪久留不去,治以建中益气,扶正去邪,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白芍五钱、干姜二钱、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党参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服药后,热退病愈。医话:宋女士患的每天下午发热,病因胃气沉衰、精气不振,故取用‘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疗效快捷。 返回
顶部目录
2)麻黄解表类方








1)麻黄汤 2)葛根汤 3)甘草麻黄汤 4)麻黄醇酒汤 5)半夏麻黄 6)葛根加半夏汤 7)麻黄加朮汤 8)射干麻黄汤 9)牡蛎汤 10)桂枝麻黄各半汤 11)桂枝二麻黄一汤 12)小青龙汤 13)三黄汤
1)麻黄汤—发热、恶寒、无汗、脉浮紧者。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北杏仁、炙甘草。方解:本方为治疗太阳病伤寒证的代表方,麻黄为有力的发汗药,佐以桂枝更宜发汗,并治上冲逆。杏仁定喘,甘草缓急,其适应证是:太阳病表实无汗、身痛而喘。临床应用:麻黄汤与桂枝汤皆用于治疗太阳病,桂枝汤适用于有汗的表虚,麻黄汤适用于表实,两方皆常用于急性和慢性病。不过麻黄汤更多见于急性病、外感之初起,其加减变方则见于临床各病。医案:陈先生,生于1974年7月,住九龙湾德福花园,职业:警察。2010年7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399X号。当时病证:今晨感恶寒、无汗、身热、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证属太阳经表实证,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麻黄汤’加一枝黄花。药物如下:炙麻黄三钱、 桂枝二钱、北杏仁三钱、炙甘草二钱、一枝黄花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热退病愈。医话:陈先生患的是伤寒的表实证,取用麻黄汤效如桴鼓。 返回2)葛根汤—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或见下痢者。 方剂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方解:本方是桂枝加葛根汤再增量麻黄而成。故治桂枝加葛根汤证无汗而喘者。临床应用:不但见于急性病,而且常见于慢性病,由于葛根汤清凉解肌,而且解毒,故疹痘 诸疾于太阳病初期时,多以本方治之。依据经验,外感咳喘须发汗者,用本方的机会为多。尤其发热无汗而恶寒剧甚,不问项背急与否多属本方证。腰肌劳损,本无表证的明证,用本方治之屡验。医案:林先生,生于1946年7月,住九龙黄大仙,职业:管理员。2010年11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479X号。当时病证:颈项发紧疼痛,腰背痛不能翻身后,苔白,脉沉。证属表有寒湿,久则陷于阴,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葛根汤’加熟附子、干姜、细辛根。药物如下:新鲜葛根三两、炙麻黄三钱、 桂枝五钱、白芍三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牧、炙甘草二钱、熟附子二钱、干姜钱半、细辛根半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情减轻,继续服药十五剂,病愈。医话:林先生患的是颈椎炎,病因为表有寒湿,久则陷于阴经,取用‘葛根汤’加附子、干姜、细辛根疗效甚快。 返回3)甘草麻黄汤—浮肿表实无汗者。 方剂组成:甘草、麻黄。方解:本方是麻黄去桂枝杏仁,增麻黄、甘草的用量而成,其功能虽也是发汗解表,但无桂枝则不治身疼,无杏仁则治喘的作用亦减弱。故本方主要作用在解表行水,治水湿有表邪者。临床应用:浮肿证有表证、里热不明显者可选用本方。在临床可用于多性肾炎,以本方加减的方更为多见。医案:陈弟弟,生于2000年8月,住九龙将军澳。2011年9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90239X号。当时病证:感冒、咳嗽、发热、无汗、恶寒、小便量少,脸及四肢浮肿,苔白,脉数。证属表寒实证,方药选用《伤寒论》之‘甘草麻黄汤’加淡竹叶、茯苓、白朮。药物如下:生甘草钱半、炙麻黄二钱、淡竹叶四钱、茯苓三钱、白朮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热退、肿消,继续服药三剂,病愈。医话:陈弟弟患的是急性肾炎,病因为外有表邪,水湿内闭,取用‘甘草麻黄汤’加淡竹叶、茯苓、白朮疗效甚快。  返回4)麻黄醇酒汤—黄疸、见发热、恶寒、无汗、口不渴者。 方剂组成:麻黄、醇酒。方解:麻黄辛温发汗,用酒煎加强发汗之力,使湿热从表解则黄也自除。临床应用:黄疸多是湿热盛于里、多呈阳明里热证,但黄疸初起,亦可见于里热证而以表证明显者,可用本方。医案:李先生,生于1943年7月,住九龙秀茂坪村,职业:广告从业员。2010年6月5日到诊,病历编号:80573X号。当时病证:数天前食自助餐后,腹泻、发热、脸黄浮肿,小便色黄,苔白,脉弦。证属阳明里热,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麻黄醇酒汤’。药物如下:炙麻黄四钱、白酒一汤匙 。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李先生患的阳明里热,黄疸初起之证,病因为外感伤寒,湿热在表,郁而成黄,取用‘麻黄醇酒汤’药物简单,疗效快准。 返回5)半夏麻黄丸—表实见心下悸者。 方剂组成:半夏、麻黄。方解:半夏降水饮,麻黄发汗解表,与半夏合用发汗力小而起散水气之功,合之治胃中有水气、心下悸或有浮肿者。 临床应用:心下悸者以茯苓、桂枝适应证较多见,但临床如见表实证明显又心下停饮、心下悸者,可选用本方。医案:简先生,生于1953年5月,住九龙东头村22座,职业:物业管业员。2010年9月6日到诊,病历编号:80533X号。当时病证:吸烟史,常咳浓痰、近感冒发热、脸浮肿,苔白,脉弦。证属心下停饮,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半夏麻黄汤’。药物如下:法半夏四钱、炙麻黄四钱 。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简先生患的感冒发热,病因为心下停饮,取用‘半夏麻黄汤’药物简单,疗效快捷。 返回6)葛根加半夏汤—葛根汤证有下痢或无下痢而呕者。 方剂组成: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法半夏。方解:于葛根汤加半夏,实际其组成和功能与葛根汤与半夏汤的合方相似,故治二方的合并证,即太阳太阴合病见呕,或下痢而呕者。临床应用:本方证即是葛根汤证与半夏汤证的合并证,故凡见葛根汤证有下痢或无下痢而呕者,皆可用本方治疗。本方证多见于外感初起。医案:任小姐,生于1983年7月,住九龙乐富翠竹花园,职业:公司文员。2009年3月23日到诊,病历编号:80453X号。当时病证:近天感冒头痛、头晕、身疼、腰痛、恶心欲呕、恶寒,素有腹痛大便稀,脉浮数,苔白。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葛根加半夏汤’。药物如下:法半夏四钱、葛根一两、炙麻黄三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密红枣二粒、炙甘草钱半 。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任小姐患的感冒,病因为太阳太阴合病,取用‘葛根加半夏汤’表里双解,疗效快捷。返回7)麻黄加朮汤—麻黄汤证而湿痹烦痛者,皆用之。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北杏仁、炙甘草、白朮。方解:本方由麻黄汤加白朮而成。白朮苦温,主风寒湿痹,且有止汗作用,麻黄汤虽为强有力的发汗药,但加入白朮、则湿从下走,从尿出,因此原有麻黄汤的发汗作用减弱,而增加了利湿除痹的作用。临床应用:凡临床见麻黄汤证而湿痹烦痛者,皆用之。凡风湿关节炎初期,有见本方证的机会,也可见葛根汤加朮再加生苡仁方证,宜注意辨证用方。医案:钟小姐,生于1973年9月,住九龙乐富富强苑,职业:教师。2007年11月20日到诊,病历编号:80351X号。当时病证:近天感冒颈痛严重、头晕、身疼、恶寒、恶心欲呕、发热,素有腹痛大便秘结,脉浮数,苔白。证属太阳太阴合病,方药选用《伤寒论》之‘葛根加朮汤’。药物如下:白朮一两、葛根一两、炙麻黄三钱、桂枝五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密红枣二粒、炙甘草钱半 。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钟小姐患的感冒,病因为太阳太阴合病,取用‘葛根加白朮汤’表里双解,疗效快捷。 返回, 8)射干麻黄汤—外寒内饮喉中痰呜明显者。 方剂组成:射干、麻, , , 黄、细辛根、法半夏、紫苑、款冬花、五味子、生姜、红枣。方解:麻黄、生姜发汗解太阳之表,半夏、细辛、大枣降逆逐饮,故与小青龙汤相类亦是外邪内饮治疗剂。射干、紫苑、款冬花、五味子均主咳逆上气,而射干尤长于清痰泄火,以利咽喉。故与小青龙汤所主大致同,而则重于上气 痰呜者。临床应用:本方证常用于气管炎、哮喘咳逆痰多,咽中不利者,多有良效。若口干或烦躁者宜加生石膏。医案:姜先生,生于1957年3月,住九龙乐富康强苑,职业:水电师传。2007年1月19日到诊,病历编号:80391X号。当时病证:十余年来患喘息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近一周受寒咳喘加重,喉中痰呜,不能平卧,咳吐白痰,量多、头痛,背痛,口干不思饮,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外寒内饮,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射干麻黄汤’。药物如下:射干三钱、炙麻黄三钱、细辛根半钱、法半夏四钱、紫苑四钱、款冬花二钱、五味子二钱、干姜钱半、哈密红枣二粒。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姜先生患气管炎、肺气肿,病因为外寒内饮,取用‘射干麻黄汤’表里双解,疗效快捷。 返回9)牡蛎汤方—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痛者。 方剂组成:甘草、麻黄、生牡蛎、蜀漆。方解:本方是甘草麻黄汤加牡蛎、蜀漆而成。甘草麻黄汤用于表实无汗。蜀漆袪痰逐饮。牡蛎味碱平、主伤寒寒热。故四味组合,治甘草麻黄汤证胸腹悸动而有痰饮者。临床应用:疟疾寒多热少,无汗身疼者可用本方治之。本方证可见于疟疾病或热性病、传染病,证属外寒内饮,且内饮重甚成痞坚者。医案:陈妹妹,生于2000年3月,住九龙湾启业村。2011年4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90249X号。当时病证:感冒、咳嗽、发热、无汗、恶寒、小便量少,脸及四肢浮肿,惊哭,苔白,脉数。证属表寒实证,方药选用《伤寒论》之‘牡蛎汤’去蜀漆加淡竹叶、茯苓、白朮。药物如下:生甘草钱半、炙麻黄二钱、、生牡蛎五钱、淡竹叶四钱、茯苓钱半、白朮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热退、肿消,继续服药三剂,病愈。医话:陈妹妹患的是急性肾炎,病因为外寒内饮,取用‘牡蛎汤’加减,功效甚快。 返回10)桂枝麻黄各半汤—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身痒者。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北杏仁、炙甘草、白芍、生姜、红枣。方解:此取桂枝汤、麻黄汤各二分之一合之,故治二方的合并证而病情较轻者。临床应用:本方证常见于感冒、发热病后期、慢性病复感外邪时。本方治痒、解表,主要能调和营卫,驱邪外出。据此方义,临床常以桂枝汤加荆芥、防风,治发热恶寒、身痒起疹者屡见良效。医案:何小姐,生于1969年10月,住九龙蓝田汇景花园。2010年5月6日到诊,病历编号:90239X号。当时病证:自感身痒一月多,无汗出,口中和,苔薄白,脉细浮。证属外邪客表、营卫不和,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炙麻黄三钱、北杏仁四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身见微汗,病愈。医话:何小姐患的是皮肤敏感症,病因为外邪客表,营卫不和,取用‘桂枝麻黄各半汤’,疗效甚快。返回11)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汤证多麻黄汤少者。 方剂组成:麻黄、桂枝、北杏仁、炙甘草、白芍、生姜、红枣。方解:取桂枝汤二、麻黄汤一合之,治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临床应用:临床见桂枝汤证多而麻黄汤证少者可用本方。大致与桂枝麻黄各半汤相似,如桂枝汤明显 者,可用本方。医案:阮小姐,生于1967年12月,住将军澳广明苑康新阁。2009年3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433X号。当时病证:自感身痒数月多,汗出,痰咳,口中和,苔薄白,脉细浮。证属外邪客表、营卫不和,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二麻黄一汤汤’。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炙麻黄二钱、北杏仁三钱、白芍四钱、生姜四片、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钱半。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阮小姐患的是气管、皮肤敏感症,病因为外邪客表,营卫不和,取用‘桂枝二麻黄一汤’,疗效甚快。 返回12)小青龙汤—外邪里饮而致咳喘恶寒、无汗者。 方剂组成:桂枝、麻黄、炙甘草、细辛根、五味子、法半夏、白芍、干姜。方解:本方为桂枝汤去生姜、大枣加干姜,再加麻黄、半夏、细辛、五味子而成,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解太阳之表。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逐内之寒饮,合之解表化饮治咳喘,故本方为治疗外邪里饮而致咳喘的方剂。 临床应用:本方证常见于急慢性虚寒性咳喘,外邪里饮而致咳喘者。医案:陈小姐,生于1980年7月,住九龙塘马可尼道。2011年11月6日到诊,病历编号:80417X号。当时病证:鼻塞,咳嗽、咽痛,汗出,胃气,睡眠欠佳, 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外邪内饮、营卫不和,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小青龙汤’岗梅根、一枝黄花。药物如下:桂枝五钱、炙麻黄二钱、炙甘草二钱、细辛根半钱、五味子二钱、法半夏四钱、白芍四钱、干姜二钱、岗梅根五钱、一枝黄花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陈小姐患的是感冒(气管),病因为外邪内饮,取用‘小青龙汤’加抗感冒病毒的岗梅根、一枝黄花药物,疗效甚快。 返回13)三黄汤—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热者。 方剂组成:黄耆、黄芩、麻黄、独活、细辛根。方解:本方中用麻黄、独活、细辛重在利湿兼以解表,通络以解痹痛。同时用黄耆利湿固表,可防麻黄发汗太过。复用黄芩以除烦热,故此治历节疼痛、手足拘急、无汗恶寒而烦热者。临床应用:关节疼痛,无汗恶寒而烦热者,可用本方。医案:陈小姐,生于1954年9月,住九龙蓝田康柏苑金柏阁。2011年8月6日到诊,病历编号:80578X号。当时病证:头痛、发热、无汗、恶寒、关节红肿,疼痛,苔薄白,脉细弦。证属外邪内湿、营卫不和,方药选用《伤寒论》之‘三黄汤’。药物如下:炙麻黄三钱、黄芩四钱、黄耆四钱、独活四钱、细辛根一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陈小姐患的是风湿热,病因为外邪内湿,取用‘三黄汤’解表袪湿,疗效甚快。 返回 顶部目录
3)其它解表类方




1)防已黄耆汤方 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 3)葛根黄芩黄连汤 4)升麻鳖甲汤 5)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
1)防巳黄耆汤方—脉浮、汗出恶风、身重、身肿下肿重者。方剂组成:防已、黄耆、白朮、生姜、红枣、炙甘草。方解:本方只有生姜发汗解表,众用耆、草、枣、补中益气固表,复用白朮、防已利湿,故此治太阳表虚兼有里饮的外邪内饮证,本方证的表虚比桂枝汤证更甚,当属太阳太阴合病。临床应用:本方证与防已茯苓方证近似,虽有风水和皮水称谓不同,但都 有表虚不固证,本方较重用黄耆,同时取用白朮利水。医案:刘先生,生于1959年8月,住九龙观塘功乐。2010年6月26日到诊,病历编号:80518X号。当时病证:经医院诊断患肾小球肾炎,近疲倦,纳差,心悸,双下肢浮肿,口干思饮,汗出恶风,苔白腻,脉浮弦。证属表虚里饮。治以固表利水,方药选用《伤寒论》之‘防已黄耆汤’。药物如下:防巳四钱、黄耆五钱、干姜二钱、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小便增多,下肢浮肿消,继续服药二个月,经检查病愈。医话:刘先生患的肾小球肾炎,病因为表虚里饮,取用‘防已黄耆汤’固表利水,疗效甚快。返回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外邪内饮见身热头痛、胃腹痛、小便不利者。 方剂组成:茯苓、白朮、白芍、生姜、红枣、炙甘草。方解:本方是桂枝去桂枝汤加茯苓、白本而成,主用生姜解表,复用苓、朮主于利水除饮,主治外邪内饮证,又用芍药除心下满微痛。故本方适用津虚表不解、津伤致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临床应用:本方证可见于各种急性病、慢性病。外有表证不解,内有水饮、湿痰停滞,简称外邪内饮,其治疗原则解表的同时利水。类似方有苓桂朮甘汤、五苓散、小青龙汤。对于西医诊断为病毒性感冒来说,可能出现桂枝汤证、麻黄汤证、银翘散证……适证用之皆会有效。但如患者表现外邪内饮的本方证时,如再用上述任何一方,则不会有效,而且还会加重病情。这里提示我们,用一个中药方治疗一个病(西医诊断),而且长期服用,不符合中医理论,事实证明也是无效的。医案:庄先生,生于1959年2月,住九龙又一村花圃街。2011年11月7日到诊,病历编号:80018X号。当时病证:近疲倦,头痛,心悸,睡眠差,口干不思饮,小便量少,颜色深黄,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外邪内饮,津虚表不解。治以解表利水,方药选用《伤寒论》之‘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药物如下:白芍四钱、 干姜二钱、哈蜜红枣二粒、炙甘草二钱、茯苓五钱、白朮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庄先生患的感冒,病因为外邪内饮,津虚表不解,取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解表利水,疗效甚快。返回3)葛根黄芩黄连汤—下痢、汗出、不恶寒、寸脉独浮者。 方剂组成:葛根、黄芩、黄连、生甘草。方解:本方由葛根解肌热于外,黄芩、黄连除烦热于内,为表里双解之剂。三物合用可治下痢,甘草和之药而缓急迫,治热壅内外,喘而汗出,下痢不止者。临床应用:常用于急性胃肠型感冒或痢疾初期,而见身热、汗出、不恶寒、下痢者。医案:李先生,生于1990年2月,住九龙亚皆老街。2010年11月23日到诊,病历编号:80508X号。当时病证:头痛,颈痛,发烧,出汗,腹痛,腹泻,苔白腻,脉浮弦。证属太阳阳明合病,方药选用, 《伤寒论》之‘葛根黄芩黄连汤’。药物如下:葛根一两、黄芩四钱、黄连一钱、炙甘草二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病愈。医话:庄先生患的感冒腹泻,病因为太阳阳明合病,取用‘葛根黄芩黄连汤’解表清里,疗效甚佳。 返回4)升麻鳖甲汤—红肿痈脓或咽喉肿痛呈太阳阳明合病者。 方剂组成:升麻、鳖甲、当归、蜀椒、甘草、雄黄。方解:蜀椒,味辛、性温,善治咽喉而有发汗作用。本方用大量升麻、甘草旨有清热解毒(清阳明热)、排脓、利咽升麻伍蜀椒解肌致汗。复用鳖甲、当归和血驱瘀。雄黄苦平寒,主寒热,除虫毒,这里用其攻肿毒痈脓。故本方合力治温疫,太阳阳明合病的咽喉痛而有痈脓或瘀血之症者。临床应用:急性温疫见红肿痈脓或咽喉肿痛呈太阳阳明合病者,可试用本方。医案:黄先生,生于1980年5月,住九龙何文田雅利德桦台。2010年11月2日到诊,病历编号:80542X号。当时病证:头痛,喉痛,咳嗽,发烧,腹泻,苔白,脉弦。证属太阳阳明合病,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升麻鳖甲汤’加减。药物如下:升麻三钱、生鳖甲一两、当归片二钱、炙甘草二钱、蜀椒半钱、桔梗三钱、黄连一钱、一枝黄花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发烧退,喉痛、腹泻消除,继续服药二十天,病愈。医话:黄先生患的慢性扁桃腺炎,急性发作,病因为太阳阳明合病,取用‘升麻鳖甲汤’解表清里,疗效甚佳。 返回5)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咽喉肿痛、身痛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方剂组成:升麻、鳖甲、当归、甘草。方解:本方是升麻鳖甲汤去蜀椒、雄黄,故无解表攻毒的作用。因此本方主治咽喉肿痛、身痛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临床应用:急性温疫见咽喉肿痛、身痛明显而表证不明显者。医案:殷先生,生于1989年9月,住九龙城城南道。2010年3月22日到诊,病历编号:80242X号。当时病证:头痛,喉痛,咳嗽,恶寒,便溏,苔白,脉弦。证属太阳阳明合病,方药选用《伤寒论》之‘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加桔梗、乌梅、一枝黄花。药物如下:升麻三钱、生鳖甲一两、当归片二钱、炙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乌梅一粒、一枝黄花五钱。每天一剂,连饮三天。结果:药后,喉痛、便溏消除,继续服药二十天,病愈。医话:殷先生患的慢性扁桃腺炎,病因为太阳阳明合病,取用‘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汤’加桔梗、乌梅、一枝黄花,功能解表清里,疗效甚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