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伟大的难(Nn)经

 asasww 2019-05-16
        《黄帝内经·素问》真是一本伟大的难Nán经!如果说《黄帝内经》是播种机,她播下了“天地间五运六气运转”的理论,《素问·灵枢 注证发微》《难(Nán)经》《金贵真言论》就是开出的鲜花,结出的果实。虽有两千多年前唐·王冰随文逐句的注释,又有《玄珠密语和天元玉册》的导引,但是没有岐伯的亲临指导,没有启玄子的宣讲,“五运六气运转理论”的鲜花还是没办法盛开。所以我们说《难(Nán)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金贵真言论》的分析解释,才是对《黄帝内经》最直接,最实际,最现实,最完美得揭示。我认为如果没有《难(Nán)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金贵真言论》对《黄帝内经和灵枢》正文再次的描述解释,神人也无法解释五运六气的运转。人类将永远停止在儒学者非常飘渺的,自以为是的解释中;将永远停止在《易经学》五行生克的争论中;将永远停止在无休止的各取所需的辩驳中,中医的医疗技术将永远停止在靠实践经验,看病,说病的状态中。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别说是想看懂它,想说明白它,书中有些语言有的都没办法注释,或者说没有办法把它表达出来,因为有好多名词都难以分清。如虚和实,虚邪和实邪。所以我们要感谢《八十一难(Nán)》一书的奉献者,再解释“三虚、三实”的问题时,给后人导引了先例。把《通评虚实论》里说的“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用三虚三实,几句话就说清了。把《六元正纪大论》中说的“有假者反常,凡是者病”注解中说的为“非方制养生之道”,用三虚三实的解释,一下子就说明白了。在《黄帝内经》正文和注解里,就没有把正邪中含有正气,正经,正的邪气说清楚。也没有把邪气又分为虚邪,实邪两大类,实邪中有贼邪,微邪和正邪。虚邪中有虚贼邪,虚微邪和虚正邪。《难经》就不拘泥于象《内经》那样说的如此死板。而且评论者聚集。后世之人,再没有一个人能说的这样明白。

其实,《六节脏象论》应为六节运气论;《五脏的生成论》应为五运的生成论,《五脏别论》应为辨别五运论。《热论篇三十一》应为热邪伤司天在泉寒气篇。《疟论三十五》应为司天在泉的气伤了间气篇。《平人脉象论》应为平气论;《黄帝内经》中,把讲述五运六气运转的语言全都改成了医理中的语言。五运六气运转的语言和医理的语言互相交融在一起。因为不懂五运六气的运转,造成了医理中的语言各取所需,造成了在论运气时各说各的理。虽然有65------74十篇大论的文章,好像是专门讲述天地间五运六气运转的文章,但是又纯粹是以病理为依据,用来讲述五运六气物理的篇章。把一个司天在泉图又上下颠倒,直接用来作诊脉图,上下左右,寸,关,尺的脉象都把后人说懵了。这一点只有明·马莳看透了。如果说唐·王冰是五运六气传播的第一人,是向人类讲述医学道理的第一人,那么明朝·马莳应当为当之无愧的第二人。东汉的张仲景只是一个把践行医理的过程,做了详细记录的人。我们后人连何叫 气到和气不到都说不清,当然“三虚三实”更难以分清了。比如说:

何为气胜?春应木,木胜土;长夏应土,土胜水;冬应水,水胜火;夏应火,火胜金;秋应金,金胜木,常常是这样两气相见叫胜。书中说的气胜,用的是一年中,五个季节的气来说明气的胜衰。然而,说的五季,就是一年中五种运气的时间。春运为厥阴风木,厥阴又是人的肝脏;夏运为少阳火,少阳火又是人的心脏;长夏运为太阴湿土,太阴又是人的脾脏,是人的肉;秋运为阳明燥金,阳明又是人的肺脏;冬运为太阳寒水,太阳又是人的肾脏。书中说的五运六气总是各以气 命人的脏器。再以脏器为准论气胜和不胜。

又怎样求气至呢?立春是年气开始时间,年气都归为立春之日开始,日气都归为早晨平旦寅时的时辰开始。诊脉都归为从寸脉开始。所以论五运六气的到和不到,是以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为标准,为开始。在一日的十二个时辰中以寅时的时辰,为标准,为开始。

所谓求其气至,年气都是以立春前的十五天的时间为准,日气都是以每日的寅时前的820分的时段为准。为等待气的到来。所谓病至,都以寸脉的脉气过与不过,应与不应为准。

这就是《阴阳书》中说的太一的日气与天的五运六气相合在一起的问题。有至而至,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五运六气按照时令的气至,交到人身时,叫天人合一。没有交到人身上不叫天人合一。

这里说的《阴阳书》《阴阳法》是找到五运六气非常关键的办法。这个方法在《易经学》中,在排人的生辰八字时,用于知年气,再求何月生。从何月出生,再排出八步大运。查万年历知出生的日气。再排出何时辰出生。如果没有这个《阴阳法》就没有《易经学》了。在《黄帝内经》中如果没有《阴阳法》就没有办法知道五运六气  至而至,未至而至,至而不至了。当然更没有办法知道诊人的脉象,也没有办法知道人迎大于寸脉,寸脉大于人迎的脉理了。

在《易经》中,并没有说这是《阴阳法》的天道,只是非常直观的告知,用年求月,用日求时的查法。而在《黄帝内经》中,也没有直白的说出。而是在讲述五运六气的运转中;在讲述行针的方法中;在讲述诊脉中,用形象比喻式的语言说了出来。

比如:在《上古天真论》中告知,人生在保生命之大伦时,为什么半百之人,动作皆衰,要查人身气血的盛衰,必须要用“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阴阳法》的办法。从而知道在多大岁数里,大运的气是何气主管着自己。方知此人气血的盛衰。首先要先立出何年何月生,再用月气,数到那个大运的气数。故要用年气求月气。在女者七七四十九年之间,气血行至哪七年的变化;在男者八八六十四年之间,气血行至哪八年的变化。说的都是气血至的时间,人的气血正常合于天时和不正常合于天时的变化。《上古天真论》不是为了单单讲人的成长过程。而是为了讲五运六气的气在人身中 至和不至的问题。讲出《阴阳法》的办法才是讲《上古天真论》的宗旨。

在《金贵真言论》里,“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王冰注释说,以各随着气到达藏气的时间所应的气为准。首先要知道这是以运的气在司天之位,在二十四节气的一个节气正好居于天的时间,以寸脉为准,诊脉诊的是内脏的气。故不管何气司天。

如太阳司天之年。春天为少阳司天,内为肝脏主身,辛卯,辛丑,辛亥,辛酉,辛未,辛巳,交在少阳经,诊到的是弦脉甚时,应的是肝气,故病在头;初夏阳明司天,内为秋气主身,丁卯,丁丑,丁亥,丁酉,丁未,丁巳,交在阳明经,诊到的是涩脉甚时,脉应的是肺气,故病在肩;夏天太阳司天,内为肾脏主身,己卯,己丑,己亥,己酉,己未,己巳,交在太阴经,诊到的是沉脉甚时,应的是肾气,故病在四支。这里说的都是气。至春气,至夏气,至秋气,至冬气。而不是至春天,到了夏天,至秋天和至冬天的时间。

又如:张仲景著的《金贵真言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里说的“先后”,指的就是邪气通过五步一右迁,在五脏中相传,邪气到位和不到位的问题。所以书中说:“见肝之病,中工不晓相传”。都是为了说明关于气至的问题。

张仲景著的《金贵真言论》中,论病总是先说脉象。没有哪一个病理,不说脉象就先说病的。脉象都是寸脉,寸脉应的都是内脏的脉象。应尺脉的脉象,都是内脏的脉象。

《伤寒论》的脉象都是以至寸脉为准,至寸脉,应的是司天的或在泉的本气,应的是司天在泉的中气,应的是司天在泉的标气。都是按照脉证,统一的归纳到本气为寸脉的脉象上,脉证都病在本气上的病证。统一的说出至中气为寸脉的脉象上,脉证都病在中气上的病证。统一的说出至标气为寸脉的脉象上,脉证都病在标气上的病证。如书中说,(1)“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上”指的是辨别太阳的本气寒气司天 ,火的阳气太阳寒气司天之位,长大沉的寸脉变成了浮的寸脉,又甚,阳气损伤了护身的阴气。(2)“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中” 指的是辨别太阳的中气火气司天 ,火的阳气太阳中气火气司天之位,两气相并,浮的寸脉变成了更浮的寸脉,阳气独胜于身。 3)“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于下” 指的是辨别太阳的标气火气司天 ,寒的阴气太阳标气火气司天之位,两气相见,浮的寸脉变成了沉的寸脉,为弦脉,风寒损伤了阳的真气。都是司天的气至,而邪气也正好至,邪气干人身的病症。

为了说明以脉诊病,在《五脏的生成篇》中,已经说明,人有五脏卫气所留止,随其所在,“五决之纪”从哪一脏开始呢?“先建其母,所谓五决也,五脉也”。说的是先立应时令的王气,也就是从哪一脏开始,五运六气的至和不至的问题。

   在《上古天真论》有“法天则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阴阳法》的说法;在《八正神明论》有“法天则地,合以天光,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有《阴阳法》的规定,才能行针。

在《阴阳应像大论》中,有“筋生心,心生脾,肉生肺”等等,都是《阴阳书》中说的“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五运六气正好按时而至的天道。还有在《五运行大论》里,《阴阳法》曰:甲己合,乙庚合,丙辛合,丁壬合,戊癸合。《六微旨大论》里说的三合,缘其气会同,都是为了说明分清五运六气 至而至,至而不至,未至而至,所形成的气“三虚,三实”的气。

未至而至,为年气的日气太过,少的气都不能胜它。日气乘着气多、气胜克了其它的四气。即气的作用,叫气淫。

至而不至,为年气的日气不及,因气少,别的气都能胜它。乘着日气少、其它的四气乘着日气不及来克它。即气的作用,叫气迫。

所谓求其气至,年气都以行至立春前的十五天的时间为准,日气都以行至每日寅时前的820分的时段为准。为等待气的到来。诊脉都是以诊到司天的气为寸脉,为平脉,为正常,为气至的到来。这就是《阴阳书》中说的,太一的日气与天的气相合一的问题。

凡是气至,如,以立春的节气前十五日为准,为候气的开始。未至而至的气是立春的节气还没到,而立春的气先到了,为先期而至,这叫来的气有余,为太过的气。不能说看到甲丙戊庚壬的气,就是太过了。天干是主运的气,为主地的气。地支是主天的气,为天的气。两气相合干的气大于支的气。在两气之间比较,干的气大于支的气,故叫太过了。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看的是日气交在司天前,才叫太过了。交在司天后的气,才叫不及了。

至而不至:是立春的节气到了,而立春的气还没有来,还是大寒的气,为应至而不至,后期而至。后期而至,是来的气不足,这叫来的气不及。不能说看到乙丁己辛癸的气,就是不及了。在这里说的是干的气小于支的气,不是五运六气运转中的不及之气。

至而至:都归始于立春之日的气。 在一日之中,都归始于气至寅时的正(zhèng)中间,即四刻十分之时为准。

请注意:《内经》中说的至而至,至而不至和未至而至,不是万年历中直接看见的立春之日。《黄帝内经》之书是给三墳人读的书,不是给百姓读的书。书中说的立春之日,是以十五天的一个节气为准。一日之中的寅时,是以820分的时间为准。然后再说气到和不到。立春的节日到了这15天,而立春的气还在这15天之前,这15天之前是在大寒的本气,这叫气来晚了;立春的节日到了这15天,而立春的气已经到了雨水,下15天的时段,这叫立春的气有余,叫气太过了。只有在立春之日,立春节气的15天的第一天,又正(zhèng)好从这一天开始,才叫至而至。所以论五运六气的运转气的到来;论给患者诊脉必须知道,“超不过九,接不过五”《阴阳法》的使用方法。才能知道诊到的寸脉是至而至的脉,至而不至的脉和未至而至的脉。这里说的给三皇读的书是真的,是符合实际的。百姓说的节气之日,都是粗略的,大约的。

如:假令厥阴运,肝脏之位,又厥阴司天,肝木有余,是厥阴的脉象太甚。肺金不足,为承气不足,木气太过。司天的寸脉,或少阴关脉的弦脉太甚,都是风气有余,风气到了少阴,克伤了脾胃。这就是我克者为我所胜,五脏之气内相淫并成疾病。这叫实邪的气,正邪的气,邪气中含着真气,正气。风气作用于湿气传至脾脏,损伤了湿气,阴从阳化,是脾有病。

假令厥阴运,肝脏之位,厥阴司天,肝木气不足,是厥阴寸脉的脉象太衰。或太阳上关脉的弦脉不及,都是风的真气不足,来的迟了。司天的真气少,土气不受治,湿气大行,叫土气无治,是脾气太过。木气不及金的燥气自盛,土金相生,厥阴风气不能主身,成了湿气主导人身。土金相互作用为病,土金都为邪气,在实邪的气中,金为贼邪,土为实邪。所以,如果风气司天,风气太过为正邪,火气也为正邪,都是阳的邪气,木为正邪,(含着真气)火为微邪。木金相战,金气为贼邪,土为微邪。木土相战,土为贼邪,金为微邪这都为实邪。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真气,正气,正邪,微邪,贼邪,如果在心目中都分不开。五运六气谁也转不起来。

其它的六气皆然。

关于虚邪中的邪气有好多情形之中就没有办法说出来。但是能够看见,诊脉也能诊出来。心里,眼中,手中都能知道。比如,在《至真要大论》中说,所谓感邪而生病也“a乘年之虚,则邪甚也。b失时之和,亦邪甚也。c遇月之空,亦邪甚也”。

虚是实的反义词。虚:为空,为没有。实:为物满,为有。在《太始天元册》中又说:“太虚寥廓,肇基化源”。王冰又把这太大而空虚的宇宙,注释成空玄的境界,空玄的境界里又都充满着真气,这些真气又都分别居住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地方。这些精微的真气无远不至,而且又是天地间万物生化和化生的本始,成了四时行,万物生。这些能使万物化生和生化的作用,并不是大自然能够办得到的。在五运六气的运转图上,里圈少阳,太阴,阳明,太阳,厥阴,少阴为主大地上五运,五季,五脏的真气。书中叫五宫位。外圈少阳,阳明,太阳,厥阴,少阴,太阴为主司天的六真气。书中叫六府位。五运气的更换统管着太虚,随着春夏秋冬五运,五季,五脏的迁复,再由外圈司天的六真气异主着天地间。所以看五运六气有一个内和外的问题。诊脉同样有一个诊到内脏和外六经脉的问题。

从王冰这些注释中,可以看出,太虚:不是没有物,他只是一个空间,“虚”与“实”互相比较着看的问题。只是一个空间,这空间的物叫真气,有真气的多和少,满和不满的问题。所以“虚”为真气不足,为不及,最多为满,为平气。所以“虚”为“有”,不是没有。“实”为平,为满,为溢,为太过,为独盛。所以阳虚,阴虚,不是没有,是在阴、阳气的平衡中反气盛。阳虚,不是阴气为邪气,是阳邪。阴虚,不是阳气为邪气,是阴邪。

所以论五运六气的运转,看的是里圈五运的气和外圈六气的气,谁多谁少的问题。论人的病理,当然是通过脉象从而知道五脏的脏器与外圈六经脉里,谁的气多和谁的气少的问题。所谓感邪而生病。其实都是当太一的客气交在外圈六经脉时,叫乘着气至。如燥的日气庚,交在太阴中气主事,为燥之胜,风木受邪。热的日气戊,交在厥阴中气主事,为火之胜,金燥受邪。寒的日气丙,交在少阳本气火主事,水之胜,火热受邪。湿气甲,交在太阴本气主事,湿之胜,寒水受邪。这就是只要日气至,交在人相应的经脉上,故“六气胜之”,人必感邪而生病

在日气交于人身时,凡是遇到外圈相应的经脉气不足。当厥阴风主事不足,外有清邪的贼气;正在五步一迁行;少阴少阳火主事不足,外有寒邪的贼气,正在五步一迁行;太阴湿土主事不足,外有风邪贼气,正在五步一迁行;阳明燥金主事不足,外有热邪的贼气正在五步一迁行;太阳寒气主事不足,外有热邪的贼气正在五步一迁行。贼邪的气都会使主事的经脉受邪,这叫五运六气在运行中乘着主事的气不足,气少,气虚时,使人的经脉受邪。书中叫“乘年之虚,则邪甚也”。在《气交变大论》中,叫以道留久,逆守而小;以道而去,使主事的真气减化。凡是当五运六气在外圈的六经脉中上升下降时,都会使人六经脉中的气发生变化。要么两阳相交为大明,要么两阴相交成至阴,要么阴从阳化,要么阳从阴化,总是要损益主事的经脉。造成了六气临统,内的脏器与外经脉的位气相克,外圈主事气的经脉与内圈五脏主事气的阴阳的不平衡。故“失时之和,亦邪甚也”

以上这些阴阳相战,都说的是实邪中的 正邪,微邪,贼邪 之间的相战。

在五运六气的运转中,遇到“上弦前,下弦后,月轮中空”的时间。同样都是邪气,“遇月之空,亦邪甚也”。这里说的都是虚气,好像没有办法说出它的变化。如:上弦前,月轮中空:指的是一个月的前半个月节气的十五天,用上弦前表示五运六气为上升的时间。下弦后,月轮中空:指的是一个月的后半个月中气的十五天,用下弦后表示五运六气为下降的时间。指的是节气的时令和中气的时令,两气的时间,前后差了15天。一个是气上升的时间,一个是气下降的时间。诊脉时,一个是以寸脉为准的时间与四关脉和尺脉的变化;一个是以尺脉为准的时间与四关脉和寸脉的变化。当我们知道了当其位当其时正交的气中,说的是实气的时候。都容易说明白。但是,当2018年在夏运的时间,太阳的本气为寒气司天的时候,用《阴阳法》把甲日或己日合到少阴经的时间,甲己的湿气为先时合到了秋令上,因为外为少阴的标气司气,内为肺脏主事。

这是太阳本气一方布天在上,在泉一方是标气行于地,形成了天本地标。在泉一方的本气不存在。这叫天空,生成的气叫虚气,

当太阳的标气为司天的时候,用《阴阳法》把丙日或辛日合到少阳经的时间,丙辛的寒气为先时合到了厥阴春令上,因为外为少阳的本气司气,内为肝脏主事。太阳为标气一方布天在上,在泉一方是本气行于地,形成了天标地本。在泉一方的标气不存在。这叫天空,生成的气叫虚气

以上说的虚气,生成的气为虚的正邪,假的邪气,虚的贼气,虚的微邪气。当遇到内的虚的贼气,虚的正邪,虚的微邪气与外的虚的司气相同的时候,叫阳刚之气,阴柔之气。而司天的气又不能统管刚柔之气。

同理,如果是太阳的气一方行于在泉上,同样会出现地空亡。生成的气也叫刚柔之气。

《灵枢经·终始》在说明“实邪”和“虚邪”时说:“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二盛而躁,病在手阳明”。明·马莳在讲述这个道理时。一看便明白是天气下降,太阳居在泉,主天周,来气至足少阳的阖气,上关脉大于尺脉足太阳。泻足少阳经,补足厥阴经,先一泻,后一补而终。因为人身都是太阳通天周。少阳,厥阴都是足的经脉的气。

然而书中又接着说“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在气下降时,都是论足经脉的气。而通过一阳手少阳盛,躁动在足经脉的天周中,一下子就转到了,手太阴经主事的气了,所以说是手少阳经脉躁动。是虚气,行针也不一样了,成了两泻一补。这里说的虚气就不好说明白,张嘴一说,就会理解成实气的气。看着图说,气行在手经脉一方和行在足经脉一方,又要用高地和洼地看气。太难以说明白了。其它几种说法同理。用诊脉论的方法辨别“实气和虚气”比看五运六气的运转,论气要容易些。

在这里,我认为明·马莳的解释就不如唐·王冰在《刺法论和本病论》中的注释明白。

拄其间锷未残

2019.3.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