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里水巷

 苏迷 2019-05-16

 文陆嘉明图陶开俭

  1.

  我小时候家住小巷深处,古城苏州的一条清幽的巷子,叫禾家弄。巷北毗邻桃花坞,巷南依傍中市河。盈盈一水从巷口虹桥下潺潺流过,流过横跨两岸的一座座石拱平梁和水阁河廊,流过鳞次栉比的枕河人家和店铺酒肆,站在桥上凭栏弥望一河风景,宛若一轴水墨长卷,铺展无尽,晕染出黑白相间的粉墙黛瓦和一排排古旧色泽的花格窗棂。有苏州小娘鱼“吱呀”一声推开半扇窗来,轻拢柔发,临水梳妆,一声声吴侬软语又甜又糯,恬恬淡淡地呈现出一座古城所特有的生活情致和古典气息。

  最闹猛的是晨光熹微中的水埠头,河水清澈澄明,沉静如镜,照得出人影来。洗菜淘米汏衣裳的都是邻里熟人,苏州女子一边洗洗汏汏,一边相与酬答,把静默在梦中的水埠吵醒了,把丝绸般平滑的河水揉皱了。涟漪轻漾,碎光点点,一河天光云影,满阶吴音媚好,清幽的水巷闪现出丰富而生动的表情。

  一天深夜,睡意朦胧中我听到轻轻的流水声,河水缓缓地流进我的梦里。我变成了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有个“小娘鱼”也游过来了,活泼泼的,自由自在,快乐的嬉戏在丰美的水草间。乍一醒来,惊觉窗外白茫茫一片水。哦,月照窗棂,清光如水。

  从此,那自由自在的鱼,再也没有游出梦中的那片水,那条河。

  2.

  循沿河流的方向在阊门下塘一路向西走,走过当年的神仙庙泰伯庙,走过唐伯虎驻足凝眸运思的古皋桥,走过清朝末代状元陆润庠故居的建筑群……走到水阔处,又看云起时。那是飘走在古阊门巍巍城楼上的云,那是流动在城外古运河的水。

  江南烟水,吴会风流。想我年少负笈城外,上学放学每天进出阊门,那是苏州繁荣的商贸区,穿行其间只觉街市熙熙攘攘热闹得不得了。有时放学早,与同学拾级登上古城墙,但见杂树交柯,芳草萋萋,远离市嚣,清风拂衣,沿城墙走走停停,打打闹闹,一路逶迤南行,痛快之至,兴奋不已,从金门南新桥堍下来,已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

  我曾偷读父亲所藏的《红楼梦》,开卷第一回曹雪芹就写道: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有个姑苏城,城市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当时年少无知,天天经过阊门,怎么就没有感觉出这“富贵风流”来呢?

  也许,那种深蕴于城市建筑的文化内涵,那种流露在经济活动中的文化活力,实在离孩子的生活太远了,也太深了,当时只觉得热热闹闹好白相,唯有纯粹的天性和透明的童心,开开心心就是好罢了。

  记得高尔基说过:你应当照着孩子的想法生活。我知道,这辈子我已不能了。

  但是我还知道,在人生的匆匆行走中,流逝的只是过往的时间,始终珍藏内心的,依然是生命的蓬勃朝气和快乐,以及童年梦中的那条河,那条鱼。

  还有那座城,那朵云。

  3.

  步出阊门,跨过廊桥,北向越渡僧桥,西行就是古山塘街了。

  梁启超说:凡人群第一期文化必依河流而起。遥想白居易为苏州太守时,初开山塘引入运河之水,东连古城阊门,西映虎丘云岩寺塔,犹如一匹柔和的绸缎,牵起了一座山,一座城,或如张旭的恣情狂草,把大运河拖出长长的一笔,顺势运毫,转至护城河,便一路从古盘门经觅渡桥、宝带桥、尹山桥、三里桥……向杭州拱宸桥汩汩汤汤流去了。

  誉为“天下最美苏州街”的七里山塘,是一条河,也是一条街。街,因河而起,又因水而活。有了水,经济活了,街市活了,文化活了,人也活了!

  白居易当年开河筑堤,正顺应了水乡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契合了苏州人刚柔相济的文化性格。灵动的智慧在沉静的水中折射出来了,风雅的人生在流动的水中呈现出来了。或许如钱穆所说,这“也早已进入了一种精神生活的范围”,从而“有一种最诱人的魅力”。怪不得从历史旧梦中走出来的山塘,曾经繁华,也曾经沉寂;曾经遭受劫难,也曾经清平盛世,之所以历劫不衰,美感不减,不就因苏州人依仗水的孕育滋养和依凭水的流向而“发生一种无限向前的动力和文化魅力”吗?

  曹雪芹还说:“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狭窄,人皆呼作‘葫芦庙’。”这“十里街”就源出七里山塘。“仁清巷”即今之青山桥浜,“葫芦庙”也已按旧构重建称普福禅寺。跌宕曲折的红楼传奇即从此街此巷此庙而起,从中描叙的长街风情:石牌坊的传说;古街市的繁荣;“过会的热闹”;中秋之夜的“家家箫管、户户笙歌”;元宵佳节的“社火花灯”……不就印证着古山塘自唐宋以降历经明清繁华的姑苏民俗吗?而且于斯绵延并滋生出富有苏州味道的山塘文化,也在列肆商情、酒楼茶坊、节令庙会、市井习俗、园林杰构、会馆陈迹、琴棋书画、丝绸缂丝、苏作工艺、寺庙禅境、吴歈雅曲、画舫吴歌、龙舟竞渡等林林总总的社会情状和纷纭艺事中,无一不呈现出古典意韵和现代风尚相与融凝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

  徜徉“白公堤”,寻寻觅觅探探访访不觉已逾一个甲子的岁月,从渡僧桥一路漫步到西山庙桥,半塘见“闹”,半塘处“静”。“闹”,是城市繁荣和世俗的勃勃生气;“静”,是姑苏人家的日常光阴和恬淡清逸的水居意境。“闹”由“静”起,可以把脉时代的搏动和社会的进步;“静”于“闹”寓,则可觉人世静好的人文情怀和生命真谛。动静之间,一水相牵,牵出的是历史的礼乐风景;南北东西,活水长流,流来的是现实社会的娱乐升平。一脉绵长的吴地水文化,赋予千年山塘以明快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赋予时间以久远的意义,一阙水城的长歌。

  呵,山塘河,一条从梦中流来的河。

  呵,山塘街,一条延伸到梦外的路。

  4.

  苏州古城,历尽千年沧桑却始终守望着“一册方、双棋盘”的美学构图和古典风貌,悉赖水的至刚至柔的文化定力。

  太湖和运河之水流经“三直四横”的城内河道,就变得清瘦起来,静水流韵,越发窈窕秀媚。城东一条平江河,一条平江路,水陆并行,古井沉寂;水居黑黑白白互为映发;平屋小楼古色古香,檐廊旧墙古意斑驳,水长桥多,更有双桥联袂,桥堍有亭翼然,花木蓊郁,小木船轻轻摇过,搅碎了水中青青绿绿的树影。

  树影有断,流水不断;流水不断,梦也不断。哦,那不还是我童年梦中的那条河,那片水吗?

  活泼泼的小娘鱼长大了,出落成丰腴而娴雅的水乡淑女了;戆乎乎的小鱼儿也长大了,成天价一本书一支笔真正书呆子一个哦。说 来有缘,他们同在平江和娄江交汇处的一所学校教书。同教一门课,同在一幢小楼的办公室。她坐南窗下;他近门边上。一个上课下课从他身边匆匆走过;一个低头看书装模作样,看似静默无声却心生翩然绮想。也许是命运的维系时间的造化,也许是心灵的默契天生的缘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就走在同一条平江路上了。沿着平江河的水岸走,朝着各自的家园走。她,住在河东一条水巷的洁园里;他,住在河西一条古街的老宅里。就这样走啊走!上桥下桥,过街穿巷,脚步再慢再慢仍觉得时间走的太快太快了,每到路口分手时分,总是那么依依不舍不胜留恋……

  是悠悠流淌的平江河,牵起了两个年轻人的心吗?是双桥一平一拱的文化喻意,兆示人生的好运吗?不用回答了,平江水已在悄悄叮嘱默默祈福:做个洁园的好女婿吧,不要辜负了老宅阁楼的新嫁娘!

  他是谁?她又是谁?好像也不用交代了。我想,你懂的。

  岁月流水去,好梦随缘而来。我们已带着自己的孩子行走在平江路上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在行走中慢慢长大,我们却在行走中日渐变老。人老了,初心不老。平江往返,洁园去来,留下了许多温馨故事。

  现在虽说很少看到平江人家散坐水畔吃风凉夜饭、聚集水埠闲说家长里短的旧日风景了,然而平江的文化风韵吸引了更多的中外观光客,小坐于河边的檐下棚间,品茗喝咖啡、观水听评弹、静心赏昆曲、闻香品味苏帮菜或苏州小吃、懒散地看看河中画舫听听船娘吴歌清唱……依然是浓得化不开的文化风情和淡日疏烟的苏州情调。

  洁园迄今虽也仅留陈迹了,然民国小楼还在,“洁园”界碑还在,清冽的水井也在。与之隔水相望的全晋会馆已修葺一新,早已辟为苏州昆曲博物馆。驻足古戏台前看戏赏曲,“水磨一腔”的婉转旋律,水袖一舞的戏曲韵味,抚我一生挥洒不去的念想,淡淡的文化乡愁自在心中弥漫出来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