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学霸家长:用“简单方法”让孩子爱上阅读

 张荣发 2019-05-17

很多家长都知道阅读的好处很多,有的说到提高写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孩子的心性,增强孩子的内涵和自信。

为了这个问题,专门去请教过一位清华学霸的母亲,将内容做了详细的整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来帮助孩子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

1、从小开始坚持给孩子讲故事

孩子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他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

孩子是从2岁左右就能听懂故事了,所以家长可以从孩子还不识字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上幼儿园后开始从拼音文字开始阅读。

很多国外家长的教育秘诀之一就是每天给孩子朗读15分钟,坚持把孩子抱在怀里每天读上那么一会儿绘本里的故事,把阅读和父母的宠爱连接起来,只要几个月,孩子就会把阅读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并爱上阅读。

讲完故事之后,可以通过孩子的反应中来判断孩子对故事内容的兴趣程度。当你的孩子开始要求你朗读更长一点的故事时,说明他们可以集中更长时间的注意力,从孩子提问的来判断孩子是否已经能理解复杂的情节。

2、根据孩子的兴趣,引导和吸引孩子阅读

每个孩子都有感兴趣的事物,家长们可以从这上面入手。如果孩子喜欢玩车子,那么我们可以从玩具车的组装说明书开始,带孩子去解读安装步骤,如果孩子喜欢玩球,我们就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球的基础知识或相关的故事。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经常给孩子买很多书,但还是很少看书。阅读不能强迫,强迫会让孩子产生抗拒心理,要适当引导。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书籍。有个例子是爸爸认为孩子不喜欢阅读只喜欢玩游戏。但有一次朋友送了孩子一套漫画,他却非常喜欢而且反复读了好多遍,最后慢慢开始喜欢上阅读了。

市面上拥有的书籍足够我们从中去挑选出孩子感兴趣的东西,通过兴趣点来切入孩子的阅读知识面。最主要是家长要去细心的发掘孩子的兴趣,耐心的去寻找孩子真正感兴趣的东西。

3、鼓励孩子表达从书中汲取到的知识

在阅读之后家长可以多鼓励孩子“说来听听”,这样不仅能增加孩子的沟通和表述能力,还会让孩子觉得自己的行为受到的家长的关注和表扬,会让孩子更有动力去阅读。

孩子们只有畅所欲言的谈论自己所阅读的书,在互相讨论中形成自己的理解,阅读才是有价值的。家长要接受他说出来的一切,不管是对是错。

慢慢地孩子能完整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自主思考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家长可以让孩子试着将观点写出来,意识阅读与写作的重要性。孩子尝到甜头后也会更有成就感,从而爱上阅读。

4、家长要做好榜样,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如果孩子不爱看书,那很大原因应该是在于家长。你想想,如果每天在家的大多时候里,你手里拿着手机或平板刷朋友圈、看视频,玩电脑游戏,那孩子怎么会把心思放在看书上呢?

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孩子就是你的一面镜子,你怎样去做事,孩子就会模仿你的行为。

这也是一直在强调的,所有的家庭教育和习惯养成中最为重要的一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如果你天天抱着手机却要求孩子要养成阅读习惯的话,那结果可想而知!

阅读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而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也是有方法可循的,掌握了这些培养孩子阅读的技巧,你只需静待花开,家里自然就有了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从小培养,它才会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生活中最自然的事情。久而久之,书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