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笔书法的骨肉筋血

 黄鑫光 2019-05-17
                         学习书法者,当知“颜筋柳骨”之说。颜,即颜真卿。颜真卿的书法用笔肥厚粗拙,显得金健洒脱。柳,即柳公权。柳公权的书法棱角分明,以骨力遒健著称。'颜筋柳骨'是说他们二人的风格像筋、骨那样挺劲有力。颜筋柳骨出自宋·范仲淹《祭石学士文》:'曼卿之笔,颜筋柳骨。'指颜柳两家书法挺劲有力,但风格有所不同。
用笔的好坏必然要通过书写的墨迹展现,所以用墨的技巧,成了用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换句话说,谈用笔不能少了谈用墨。
古人非常重视用墨的效果,总结出许多经验。最富有形象感的理论当数“骨肉筋血”之说了。
“骨肉筋血”的理论,将用笔用墨拟人化,丰富了点画形质的内涵,使点画不仅具有笔势,而且具有了笔意。东晋卫铄在《笔阵图》里指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第一次为骨肉筋血理论勾画了标准。
后来又有许多书家如朱履贞、丰坊、笪重光、王澍等都有对骨肉筋血的论述,分析它的产生、意义和作用。王澍说,筋骨、血肉、精神、气脉八者全具,而后可以为人,书亦如是。丰坊说,筋生于腕,骨生于指,血生于水,肉生于墨。朱履贞说,血能华色,肉能出姿,血肉生于筋骨,筋骨不立,则血肉不能自荣,故书以筋骨为先。萧衍说,纯骨无媚,纯肉无力;少墨浮涩,多墨笨钝。
关于对骨肉筋血的理解,当代书法理论家丁文隽有比较明确的解答,不妨作一引录,以飨广大读者。他这样说道:于人,骨所以支形体,筋所以司动转。骨贵劲键而筋贵灵活。故书,点画劲健者谓之有骨,软弱者谓之无骨;点画灵活者谓之有筋,呆板者谓之无筋。欲求点画之劲健,必须毫无虚发,墨无旁溢,功在指实,故曰骨生于指。欲求点画之灵活,必须纵横无碍,提顿从心,功在悬腕,故曰筋生于腕。点画劲健飞动则见刚柔之情,生动静之态,自然神完气足。故曰筋骨相连而有势,势即赅刚柔动静之情态而言之也。夫书以点画为形,以水墨为质者也。于人,筋骨血肉同属于质;于书,则筋骨所以状其点画,属于形,血肉所以言其水墨,属于质。无质则形不生,无水墨则点画不成。水湿而清,其性犹血,故曰血生于水。墨浓而浊,其性犹肉,故曰肉生于墨。血贵燥湿合度,燥湿合度谓之血润;肉贵肥瘦适中,肥瘦适中谓之肉莹。血肉惟恐其多;筋骨惟患其少,少则神气全无。必也四质停匀,始为尽善尽美。
学习书法用笔基本要领一定要正确,这就需要老师的指导,仅 凭自己去体会感悟,学浪费时间和精力,效果还很差,事倍而功半。凡尘教育书法培训班正在招生,这里名师济济,是学习书法的理想场所。还等什么,学书法就来凡尘教育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