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伟天英 2019-05-18

谁能想到,如今在各大博物馆中那么极引人注目的唐三彩,得名不过一百多年?

在这之前,很少见有传世的唐三彩,史籍中也缺乏记载。一千多年来,几乎没人注意到盛唐时候有这么一种辉煌灿烂的艺术。它活生生地被人遗忘了。

一直到上个世纪初修建陇海铁路,工程推进到洛阳邙山时,无意中毁坏了一些唐墓,这才发现了唐三彩这种神奇的器物。由于它主要出土于唐墓,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因此被称之为“唐三彩”。

建国后,在高规格唐墓的清理过程发现了大量造型精美、色彩斑斓的唐三彩陶器,河南巩县、陕西黄堡镇等地还发现了唐三彩窑址。今天我们走进各个省级大博物馆,或者在一些以大唐为主题的展览中,经常会看见它们——代表着大唐煌煌气象的唐三彩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腾空马,唐代,西安博物院藏。这是西安博物院的“形象代言人”。

(一)骤然来临的绚烂釉陶时代

所谓“三彩”,实则相对单彩而言。唐三彩釉色起码有十多种,这里的“三”宜理解为多。

如今我们的日用陶瓷器也五颜六色,我们意识不到彩瓷的可贵。但是青花以外的颜色釉瓷器兴起是在明清之后,那些华丽丽的杯盘碟碗,是千年来不断艰难尝试之后的结果。

为了给陶瓷器增加上美好匀润的釉色,一代代的匠人们煞费苦心。汉代时,匠人们成功地烧制出单色的铅釉陶器。这种铅釉在烧成温度上属于低温釉,它好在流动性比较大,釉色更加清澈,表面更加光滑。到了南北朝时,匠人们烧出了黄、绿等色彩并用的釉面色彩,可以视为唐三彩的先驱。但是这时器物的精美程度还不够,而且采用一次烧成的方法,比唐三彩有很大不同,只能说是唐三彩的雏形。

历史的车轮驶入唐代。突然间,整个中国的气象都为之一新了。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公元626年至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公元664年即唐高宗麟德元年,陕西郑仁泰墓中就埋下了唐三彩,这是一件白釉蓝斑的三彩盖钮。到了公元674年,唐高宗上元元年,李世民的弟弟、唐高祖李渊的第十五子虢庄王李凤去世。整整1300年后的1973年,考古工作者在他的墓中发现了三彩双联盘、三彩榻等器物。这被认为是出土三彩器最早的墓葬。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李凤墓出土三彩双联盘,图片来自网络

之后就是武则天、唐玄宗所开的盛唐。武则天以洛阳为神都,因此唐三彩的出土地点以西安与洛阳为多,兼及江都(现在的扬州)。

《唐会要》说:“王公百官,竞为厚葬偶人像马,雕饰如生,徒以炫耀路人,本不因心致礼,更相扇动,破产倾资,风俗流成,下兼士庶”。用现在的眼光看,铅釉对人体有害,不适合日常使用。在唐代,唐三彩大多也只是陪葬的明器(可能部分也曾充当生活用具)。当时它应当是一种极其昂贵的器物,贵族与官宦们以唐三彩入葬,是非常侈靡的行为,反映出唐代的厚葬之风。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镇墓兽,唐代。西安博物院藏

这是一种多么华丽的明器……它先要进行坯体的低温素烧,然后在素胎上施釉,再放入窑内进行低温釉烧。经过素烧、釉烧二次烧制之后的唐三彩,五色缤纷,鲜艳夺目。褐红、浅黄、赭黄、深绿、翠绿、蓝、紫、红、黑等诸多颜色交相辉映(在陕西乾县的永泰公主墓等墓葬中,甚至出现了描金彩的器物)。铅釉自然流动,各种颜色互相浸润、渗透,形成变化多端、斑驳灿烂的绚丽彩陶。再加上印花、堆贴、刻画等层出不穷的手法,每一件器物都精美异常……

在唐代以前,从没有过这么富丽堂皇的陶器,汉代的陶器显得那么单调、粗糙、呆板。在唐代以后——或许明清时期陶瓷艺术的繁琐精细可以与之媲美,却少了它那种粗犷有力的豪气。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西安博物院藏,三彩载物骆驼

(二)穿越时空的盛唐气象

我们很难再找出像唐三彩一样能够能让我们瞬间沉浸入大唐风华之中的器物。生活中常用的家具和杯盘碟碗,曾经居住活动过的亭台楼阁,曾经接触过的动物如牛羊鸡狗,曾经见过的贵族妇女、文武官士、侍者使女,所想象出的天王神兽等等都是唐三彩的创作题材,可以说包罗万象,整个盛唐人们的生活,都在其中。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唐三彩院落模型,199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长安县,由九座房屋组成,是典型的唐代民宅院落。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武官俑,三彩文官俑,唐代,2002年西安长安区郭杜镇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那是中国古代史上最强盛的时代——不只是地域辽阔,更是文化的高峰。盛唐时期的人们意气风发、乐观自信,他们最大限度发挥聪明才智,创造出了空前辉煌的业绩。这种雄健积极的时代风格,即使放之于世界史中,也是少有的。

有此时代,而有此器。

有学者说,“唐三彩的兴起、发展和衰退,与唐朝的政治经济相伴随:初唐的创始,盛唐的发展,安史之乱后的衰退,似乎是合着一个节拍进行的。”(杨永善:《中国陶瓷》,台北:淑馨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107 页)盛唐就是这个节拍中的最强音。从武则天中期至唐玄宗开元、天宝时期,即公元8世纪初到8世纪中叶,这是中国古代的盛唐阶段,唐三彩极为兴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贵族、官吏的喜爱,唐三彩烧制数量多、质量精美,代表了唐三彩烧造的最高水平。天宝之后的唐朝社会动荡、经济衰退,唐三彩随之逐渐减少,也不再精美。原本高大生动的三彩俑不见了,只有一些小器皿。五代以后更是一蹶不振——从它盛极一时到衰落,只有百年时间,犹如昙花一现。也许这就是它完全被史籍忘记的原因。

好在我们还能从陕西乾县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章怀太子墓以及洛阳龙门东山的唐代定远将军安菩夫妇墓等诸多唐代墓葬中,看到数量多、种类全的华丽唐三彩,还能以此去追寻盛唐的足音,去想象那时的繁华。

为了夸耀财富和追求豪华场面,这些“豪门”墓葬中放入了数十甚至上百件唐三彩。比如永泰公主墓中有三彩俑及器皿上百件, 懿德太子墓中有70余件,安菩夫妇墓中有各类三彩俑50余件: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永泰公主墓,三彩马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绞釉陶狩猎骑俑,唐神龙二年(706年),1971年陕西乾县懿德太子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这些来自盛唐的三彩俑,从体量看,很有些显得雄壮高大。章怀太子墓中的两对三彩镇墓兽高达1米以上,安菩夫妇墓的两件文吏俑高度超过1.1米。此外,1969年甘肃泰安杨家沟出土了1.6米高的三彩天王俑,武官俑高达1.35米。这些快要与真人等大的陶俑,显示了匠人们高超精湛的塑制和烧造技艺。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天王俑,唐代,2002年西安市长安区茅坡村出土,西安博物院藏

唐三彩大体上可分为人物俑、动物俑、生活用具和建筑模型四种类型。人物俑中的女俑形象是最生动、最有生命力的。贵妇俑雍容华贵、丰肌秀骨,侍女俑衣妆素净、娴雅谦恭。她们的姿态各异,却一样妩媚动人,她们表现出只有经济繁荣、政治开明、军力强大的盛唐才能形成的那种闲适优雅、落落大方。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左、右,三彩釉陶侍女俑,唐开元,西安鲜于廉墓出土。中,三彩釉陶女坐俑,唐,陕西西安出土。国家博物馆藏

在唐三彩的各种生活器皿制造中,由于其斑斓的色彩和端庄规整的造型,也令人感到其别具匠心。这些浑厚饱满的小器物,无论是盘碗盅碟还是瓶罐壶钵,都映射出大唐时代的气度不凡。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唐三彩九星盘,洛阳出土,洛阳博物馆藏

(三)万方乐奏的强大长安

唐代是一个强大、自信、开放的时代。

雄健的唐人们极其爱马,出征要马、交通要马、礼仪要马,马渗透进唐人的生活,他们为马写诗,为马作画,唐太宗陵前有昭陵六骏的石雕,唐三彩里当然有有大量的马俑。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黑釉陶马,唐代,1972年河南洛阳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如果说人物俑反映出盛唐人民生活的安定平和,那么挺劲有力的马俑就展现出他们积极自信的精神状态。唐三彩中有那么多躯体健硕饱满的百彩马,它们有各种各样的姿态——昂首长啸、低头静立、跳跃奔腾,但似乎又有同样的塑造程式:马的造型“遵循着`圆一方一圆’的构成法则,强调了其圆圆的胸脯,方方的腰,圆圆的后臀,再加上一个近乎长方形的头,就更加强了其雄强的气势”(转引自郭珂《论唐三彩对中国传统造型模式的超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这些马儿身上有各种饰物,如辔饰、鞍鞯、革带等等,有的马身上,铃铛、当卢、杏叶都有全套。刷涂的釉料在马儿身上形成了垂滴、混合、晕开的效果,马儿在矫健外又显出一分神奇,一分浪漫。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釉陶马,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马是盛唐的人们自信心的一大来源。有了马,有了军事上的所向披靡,盛唐的人们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着来自整个世界的文明。杜甫说:“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丝绸之路重新畅通了,“沙漠之舟”载着各种各样的货物,穿梭在河西走廊、西域、帕米尔高原、中亚各国。高鼻凹目、满面须髯的波斯人和大食人带着骆驼,风尘仆仆地从沙漠走来了。通过海路,头发卷曲、肤色黝黑的“昆仑奴”也从南海诸国来了: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釉陶胡人俑,唐代,1955年陕西西安出土。昆仑人陶俑,唐,传陕西西安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得益于西域交通的通畅,唐三彩中的骆驼很多,它们形体高大,神态安详,稳健有力,身上常常驮负着巨大的行囊和货物,或者驮着人: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釉陶胡人骑卧驼俑,唐开元,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唐三彩中的骆驼,甚至还能驮起一个乐队,比如西安中堡村唐墓出土的三彩骆驼载乐俑,在驼背的平台上有七个男乐俑坐着演奏笙、笛、琵琶、箫等乐器,中间甚至还有一个女舞俑。等闲驮四五个胡人更加没问题: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骆驼载乐俑,网络图片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三彩釉陶骆驼载乐俑,唐开元,1957年陕西西安鲜于廉墓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胡商来了,胡酒、胡姬、胡乐以及各种与中原文化殊异的礼俗、宗教统统都来了。盛唐的长安城,就是世界的长安,大半个世界的货物和民俗都汇聚在这里。波斯萨珊风格的造型和装饰出现在唐代的器物上,唐三彩中有了双龙耳壶和凤头壶等奇特新颖的形制,这是从西域带过来的文化因子。

沉睡千年,一百多年前才又找到它:昙花一现的唐三彩

唐代三彩凤首壶,西安博物院藏

随着商贸往来,中国的丝绸杂货也通过陆路、海路贩运出去了,被传流出去的也有唐三彩的工艺。后来形成了“波斯三彩“、“埃及三彩”以及亚洲的“新罗三彩”、“奈良三彩”等仿制唐三彩的器物。

唐代已经过去一千一百多年,历史已经消失,但这些当年华彩仍能把我们带回到那个壮怀激烈、万方辐辏的年代。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走到唐三彩面前时,这些流光璀璨的器物就把我们牵连进千年的大国梦中,这个梦的那头是盛唐长安,这头是日新月异的当代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