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要:百合病(大病初愈、抑郁症,吃又不吃卧又不卧冷又不冷热又不热),百合地黄汤(百合病初),百合知母汤(百合病被发汗),百合滑石代赭汤(百合病被下),百合鸡子汤(百合病被吐),百合洗方(百合病一月后渴),瓜蒌牡蛎散(百合病渴不解),百合滑石散(百合病发热)。” 孙思邈 01 — 第三章 百合狐惑阴阳毒证并治。 百合:症状很多,如胃口不好、口渴、睡不好、吃食物不喜欢、吃药不舒服、中药不受等等。被认为是“神经病”。 百合病有两种情况:一是大病初愈,正在恢复。二是长期抑郁,抑郁症。 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魂、神、意(集中注意力)、魄(白天见鬼,感觉有人在身后晃)、志(志向,当总统)。 五脏协调,则心情开朗,很正能量;五脏失衡,则出现各种反应。 02 — 条辨一: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欲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每溺时头痛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时头不痛,淅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头眩者,二十日愈。其证或未病预见,或病四五日而出,或病二十日或一月后见者,各随证治之。 心里想吃不能吃,有心意,情志病中医也可调理。 想卧不能卧的原因:肾水足则生肝木,肝藏魂主动,肺藏魄主静。若肾水不足,不能生木,则人就在东,动来动去躺不下,原因为水不能生木。 有时感觉食物好,有时闻到食物难闻不能吃,很奇怪的行为,即为百合病。 看起来很冷,又不冷,热又不热。 小便时头痛:气血很虚,小便时更伤津液,故头痛,此60天愈。小便完头昏,20天愈。 03 — 条辨二:百合病,不经吐下发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黄汤主之。 百合地黄汤方 百合七枚擘(bāi掰),生地黄汁一升。 右先煎百合如前法,内陆黄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当如漆。 百合病有多个处方,未经吐下汗的用此方,纯百合病。百合病吐过、下过、汗过,分别由三个处方。 百合:食物中最好消化的东西,开水滚一下就熟了,不可生吃。入药时要久煮,使变浓稠。 地黄汁:生用,生地黄泡热水,泡一段时间后,布包住地黄拧出汁来,与百合汤混合在一起。 一碗百合汤,半碗地黄汁,煮成一碗药。 大便黑,为余毒,大病初愈后的残渣。 百合色白,入肺,主魄主静,如见神灵症状消失。地黄色黑,入肾,水生肝木,主魄,可卧。 大病初愈(抑郁症),其他药不受,此药轻推即可。 04 — 条辨三:百合病,发汗后者,百合知母汤主之。 百合知母汤方 百合七枚擘,知母三两。 右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别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后合煎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发汗后的百合病,用百合知母汤,开了发汗药后的弥补方。 知母3钱,百合5钱-1两。
05 — 条辨四:百合病,下之后者,百合滑石代赭汤主之。 百合滑石代赭汤方 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右先煎百合如前法,别以泉水二升,滑石代赭石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 百合病,被攻下后的弥补方。大病初愈,被攻下则津液失,体力失。 代赭石:涩剂,止利。滑石:利尿,为金石类药物,药性强,不用茯苓、泽泻、猪苓等,因为体虚不受。 百合一两,滑石3钱,代赭石一枚,滑石、代赭石用棉布包起来煮。 06 — 条辨五:百合病,吐之后者,百合鸡子汤主之。 百合鸡子汤方 百合七枚擘,鸡子黄一枚。 右先煎百合如前法,内鸡子黄搅匀,煎五分温服。 百合病,吐法后的弥补方。或者,百合病,因食物不干净等原因而吐,胃津液伤,用炙甘草、人参、生姜等不受,所以用百合方。 百合一两,鸡蛋黄一个。鸡蛋黄不能煮,否则成蛋花汤。百合煮好后放入蛋黄生用,滋阴。 本身不是大病,津液伤而已。 07 — 条辨六: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煮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病,一个月应该已愈,变成渴,原来为不渴,津液不够,喝水不受,只能洗身。 先煮,再放置一晚上,洗身。 煮饼:即煮面条,不放盐,不放豆豉,咸的吃了更渴。 08 — 条辨七:百合病,渴不解者,瓜蒌牡蛎散主之。 瓜蒌牡蛎散方 瓜蒌根,牡蛎熬等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病初愈,病人一定虚,有虚热才会渴不解。牡蛎可去虚热,瓜蒌根去渴。 09 — 条辨八:百合病变发热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两炙,滑石三两。 右二味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当微利者止服,热则除。 津液本已伤,发热(非高烧),应该是有膀胱发炎或结石。 10 — 条辨九:百合病,见于阴者,以阳法救之;见于阳者,以阴法救之。见阳攻阴,复发其汗,此为逆;见阴攻阳,乃复下之,此亦为逆。 病人在虚的状态下,不要强攻,如大黄、麻黄、桂枝、黄芩、黄连都是强攻之药。 热症(非发烧)、口渴,用阴法救之。即不用桂枝汤等阳药发汗,用滋阴的药,如麦门冬、党参等轻微滋阴药,不能用桂枝汤、麻黄汤等一剂知的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