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场烧脑的科普讲座

 浮生偷闲 2019-05-19

直播主题是「上帝掷骰子吗?」,演讲人是北师大教授吴金闪老师。

实际上,与其说吴金闪老师为我们带来一场科普讲座,不如说是在学友们中燃起一场「烧脑大战」。

迭代映射、逻辑斯蒂曲线,洛伦兹方程......吴金闪老师在讲座前半段对混沌理论进行了严谨细致的阐述。

尽管大多数学友们听得大呼「要回去学数学」,但是在讲座后半段,尤其是和主持人的问答对话中,吴金闪老师从混沌理论出发,让学友们了解到科学发展的历程,懂得应该如何认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看完下面的直播回顾,学友们应该能体会到吴金闪老师富有个人魅力的讲课方法。

▲吴金闪老师在直播间

我们身处在一个混沌的世界中。

在牛顿经典力学的框架下,世界是线性的,确定的。到了20世纪初,量子力学对此提出了质疑,在量子世界中,我们无法完全确定物质的状态。而在1960年代,美国数学与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茨(Edward N. Lorenz)等人关于混沌理论的研究,更是带领我们走入一个布满迷雾的世界。

和引发牛顿思考的苹果一样,一个微小事物的变化给世界带来了几个世纪的巨变。不过这次的变化,来自南美的一只蝴蝶。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蝴蝶效应」,可能并不是刻意放大偶然因素的心理作用,其背后也有相关的科学解释。

01.

「气似质具而未相离」

吴金闪老师在直播中,首先对两种随机性进行了区分。以掷硬币为例,它既可以被看做是一个随机的过程,也可以视作是确定的,关键在于抛掷过程中各处状态值是否可知。

我们知道,硬币一旦被抛掷,它在降落过程中所受的环境影响是随时变化的,我们很难把它每个时间的状态用一个确定的方程或函数描述出来,因此,掷硬币更像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吴金闪老师抛出这个问题之后,选择回避了对此深入探讨。他试图向我们揭示的是,一个完全确定的系统,也就是可以用函数和方程描述的系统,是否也会展现出随机性?

完全确定性系统最基本的定义是,知道一个方程以及初始值,可以完全推导出来下一时刻的值,这样的系统怎么会出现随机行为呢?

这并不是一个矛盾的问题,吴金闪老师解释说这种「随机性」是看似的随机性,因为它每一时刻的值依然可以在数学上进行严格的描述。

不过,如果这个系统对初值和误差非常敏感的话,就算是完全确定的系统,也会出现看上去让人无法揣测的随机行为。

这就是混沌(chaos),它不是混乱(disorder),和复杂(complexity)也有区别。《易乾凿度》中说:「气似质具而未相离,谓之混沌」。混沌指的是某个时刻状态的轻微变化在刚开始可能只有一点影响,但随着后面过程的发生,这种变化被不断放大,导致结果和预期值完全不同的现象。至于这种变化会不会被放大,要看系统本身对初值和误差是否敏感。

▲由两个不同的映射构成的混沌映射中,因为对初始值极其敏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微小的初始误差被明显地放大。图片来源:wikipedia

对此,吴金闪老师举了一个很浅显的例子:0.99999无论做多少次乘方运算,其结果还是趋近于0,而1.00001的乘方运算是趋近于无穷大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乘方运算就是一个线性系统,所以它的结果也很好预测,看初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1,结果要么走向0,要么走向无穷大。

因此,吴金闪老师定义了一个完全确定系统中表现出的随机性:两个相似的初始值,无论操作和测量如何精确,其结果也可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接着,吴金闪老师从稳定性上再次定义了混沌。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如果两个值一开始就很相似,那么会随着时间发生同样的变化,最终的结果也是差不多的。即使在中间过程,它们的差距有变大或变小,只要不是趋向于无穷大,从整体来看还是保持差不多,都算是稳定系统。

而不稳定的系统,也就是完全的毫无规律的系统,时时刻刻都会出现突变和误差,导致结果也必然发生剧变。吴金闪老师认为,混沌状态是处于稳定和不稳定的中间状态,它的结果只是对初始值很敏感,而并不是和初始值无关。可以说,混沌就是「确定性的混乱」。吴金闪老师说:

「(混沌状态)既整体是稳定的,不会跑到无穷远去,可是从任何一个时间点来说又是不稳定的,相互之间的距离会被放大。」

▲洛伦茨吸引子,它不会形成周期循环,也不会达到稳定状态 。©paulbourke.net

混沌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描述混沌系统的方程也是非线性方程,但并不是所有的非线性方程都会有类似的混沌现象。混沌是特殊又普遍的,可以说,混沌就是在没有周期的变化中依然保持着秩序。其实,我们的生命系统,就存在这样的混沌系统。

02.

生命系统的混沌性

尽管吴金闪老师在演讲的前半段提出了很多纯数学的概念,让很多听直播的学友们感觉很头疼。但吴老师指出,数学概念和模型并不是赘述,而是为了后面更好地描述现实。他用肺的结构和血液交换作为例子,为我们讲述了混沌在现实中的表现。

我们知道,世界是分多维的,三维体的表面是二维的,二维面的边界是一维的。一个平面通常被视为二维,但是对于不规则的分子结构表面、肺的结构和血管形状,甚至海岸线或地貌,情况却并非如此。

举个例子,以人的角度看平坦的马路,这就是一个二维的平面,但以马路中间的一只蚂蚁看马路,却是三维的空间。当一个点在一条直线上旋转前进时,远处的人看到这个点只在一维的直线上前后运动,而近处的人会看到这个点的三维立体式运动。

▲蚂蚁和我们对马路的认知并不相同

©Yefymets

也就是说,维数并不是严格以整数划分,现实世界中很多结构具有分形维数。吴金闪老师解释说,人体的肺就是这样一个三维的立体,它的表面布满孔状结构,也就是肺泡。多孔结构使得肺的二维表面变为三维的空间,增加了表面积,从而得以进行充分的氧气交换。

也就是说,肺的表面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二维面,为了使这个面得以充分地利用,就要把它向三维体发展。即使不能真正变成三维的结构,也可以通过发展使它接近三维。

在《混沌与秩序》中,化学家弗里德里希·克拉默(Friedrich Cramer)也指出,对整数维的偏离是内在混沌的一种量度。细胞间的接触也是一种混沌现象,它的维度大致是2.2,也许甚至达到2.5。

▲《混沌与秩序》

副标题:生物系统的复杂结构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克拉默 

译者:柯志阳 / 吴彤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

细胞的分叉结构也是如此,它是一种分形维数结构,目的是增加细胞间废料传递和养分交换的效率。吴金闪老师指出,一旦细胞中出现肿瘤,肿瘤细胞附近的血管会产生定性的变化,出现新的分形维数。因为肿瘤繁殖速度快,需要吸收大量的氧气和养料,所以要依赖于完全不同的血管的结构。

▲血管的分叉结构

©Asian Scientist Magazine

除了肺的结构和血液交换,我们不难想象,人体最神秘的部位,大脑应该包含了更加丰富的混沌因素。大脑皮层夸张的脑回皱褶,分布着100-200亿个神经元,各分区的分工和合作达到了很高程度的配合,并在复杂的连接中维持着基本的秩序。

混沌是一种远离平衡态的状态,它和生命活动有着紧密的关联,正如比利时化学家普利高津(Prigogine)所说:

「物质在平衡态是迟钝的。离平衡态越远,物质就越有智慧。」

03.

分形之美

混沌现象和分形几何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吴金闪老师在讲述分形的时候,特别谈到了自己的美学体会。自然中的雪花、海岸线、闪电等都具有分形几何结构,也能带给人以美感。

分形几何结构最大的特征就是自相似性。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因此具有自相似的性质。

▲利希滕贝格图样是一种分形几何,闪电是一种自然发生的三维利希滕贝格图样。©Postdlf

吴金闪老师解释说,自相似并不是完全相同,不是「平庸的像」,而是带有复杂图案(pattern)的相像。也就是说,局部放大以后,其仍具有复杂的结构,并且和整体相似。

比如海岸线,由于海水的腐蚀,每一道弯曲的折线内部还是弯曲的折线,因此可以说,全世界的海岸线是无穷长的,我们无法准确度量它的长度。在数学模型中描述海岸线的科克曲线,就是一种分形几何。

▲一个具有复杂结构的科克曲线

©ecademy.agnesscott.edu

自相似并不是完全相同,分形之所以具有美学感染力,是因为美并不意味着完全的和谐,也不是完美。确切的说,美产生于有序和混乱的边界,而这也正是混沌的领域,在越接近混沌边缘的地方,美的感受就越真切。正如美国化学家霍夫曼说:

「让我们有美学体会的不止是秩序或者非秩序的某一方面,美是产生于秩序和非秩序以及简单和复杂间的紧张关系。」

吴金闪老师强调,理解一个科学理论,首先要理解科学家为什么关心该理论,以及该理论所要表达的意图。在吴金闪老师看来,科学不仅和数学、自然有关,还和给人的体会密切相关。作为数学概念的分形几何之所以是美的,是因为它可以描述自然,而自然中的很多东西也都是非常漂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