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狂拾陆 论虞翻之狂
东吴虞翻之经历让人敬佩叹息。即娴于辞令,又足于智谋。即是酒狂,也属狂直。还是学问大家,孤愤于心,不得不狂。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狂者既是不正常的人,一定很少能获得大众的共鸣,所以一般狂者都是孤独的,而且他们的狂直接就是排遣孤独的方式。萧何
《三国志》是陈寿所作,裴松之注。注文很耐读,所以全录。文中不同人对虞翻的评价,都有一个比较。把比较的人物找出来,可以对虞翻之狂多一分理解。
一是孙策很赏识他,把他比作萧何。刘邦得萧何,然后能连年征战而后方长期支持。一说明孙策对虞翻的信任。根据上文,知道,孙策辟为功曹,而后不敢以为功曹,愿以自己的江山与朋友共,待虞翻以朋友之礼。说明孙策善于用人,也说明虞翻确实有治国才能。
二是孔融很赏识他,把他比作延陵季子。“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这主要是指他所注的《周易》,引申一步说东南人才之美,首推当然是虞翻。现在以东南竹箭比人才之美盛,出此句,也可以说出于虞翻。延陵季子,即封于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也就是至东鲁观乐叹为观止的那个人。赞美虞翻学术精湛,也可以说是叹为观止。季子大体与晏婴、子产同时,观乐事见《左传》、《史记》及《古文观止》。从《史记·吴太伯世家》引如下:
四年,吴使季札聘於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後,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偪,远而不携,而迁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三是孙权赞叹他的卜筮精确,比之以伏羲、东方朔。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这里让人感举的是东方朔,我们以为东方氏隐居朝廷,以滑稽出名。而虞翻隐居东吴小朝廷,也是未尽其才。三国人物最以卜筮名者推管辂。其实辂也是才子而托以隐者。孙权之赞美主要应侧重于聪明睿智。
四是孙权行酒而虞翻不饮,事可比于酒狂,情又类于严光,而待杀之际为刘基所救。孙权以曹操杀孔融为比,是拿孔融的名士性质与虞翻的名士性质相比。而孔融只忠于汉,未必忠于孙权,他之直可能与他与孙策亦君臣亦朋友的关系有关。
五是孙权后来征辽而后悔,思念虞翻之忠直。把他比作周舍。“昔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虞翻亮直,善於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好比曹操赤壁败后哭郭奉孝。周舍是赵简子家臣,以直谏闻名。《史记·赵世家》: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集解韩诗外传曰:“周舍立於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对曰:‘原为鄂鄂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所记,月有所成,岁有所效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说狂拾陆 论虞翻之狂
东吴虞翻之经历让人敬佩叹息。即娴于辞令,又足于智谋。即是酒狂,也属狂直。还是学问大家,孤愤于心,不得不狂。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自恨疏节,骨体不媚,犯上获罪,当长没海隅,生无可与语,死以青蝇为吊客,使天下一人知己者,足以不恨。”狂者既是不正常的人,一定很少能获得大众的共鸣,所以一般狂者都是孤独的,而且他们的狂直接就是排遣孤独的方式。萧何
《三国志》是陈寿所作,裴松之注。注文很耐读,所以全录。文中不同人对虞翻的评价,都有一个比较。把比较的人物找出来,可以对虞翻之狂多一分理解。
一是孙策很赏识他,把他比作萧何。刘邦得萧何,然后能连年征战而后方长期支持。一说明孙策对虞翻的信任。根据上文,知道,孙策辟为功曹,而后不敢以为功曹,愿以自己的江山与朋友共,待虞翻以朋友之礼。说明孙策善于用人,也说明虞翻确实有治国才能。
二是孔融很赏识他,把他比作延陵季子。“闻延陵之理乐,睹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这主要是指他所注的《周易》,引申一步说东南人才之美,首推当然是虞翻。现在以东南竹箭比人才之美盛,出此句,也可以说出于虞翻。延陵季子,即封于延陵的吴国公子季札,也就是至东鲁观乐叹为观止的那个人。赞美虞翻学术精湛,也可以说是叹为观止。季子大体与晏婴、子产同时,观乐事见《左传》、《史记》及《古文观止》。从《史记·吴太伯世家》引如下:
四年,吴使季札聘於鲁,请观周乐。为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歌郑。曰:“其细已甚,民不堪也,是其先亡乎?”歌齐。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量也。”歌豳。曰:“美哉,荡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俭而易,行以德辅,此则盟主也。”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风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後,谁能若是!”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下,无讥焉。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也。”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诎,近而不偪,远而不携,而迁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厎,行而不流。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见舞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感。”见舞大武,曰:“美哉,周之盛也其若此乎?”见舞韶护者,曰:“圣人之弘也,犹有惭德,圣人之难也!”见舞大夏,曰:“美哉,勤而不德!非禹其谁能及之?”见舞招箾,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焘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无以加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观。”
三是孙权赞叹他的卜筮精确,比之以伏羲、东方朔。关羽既败,权使翻筮之,得兑下坎上,节,五爻变之临,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这里让人感举的是东方朔,我们以为东方氏隐居朝廷,以滑稽出名。而虞翻隐居东吴小朝廷,也是未尽其才。三国人物最以卜筮名者推管辂。其实辂也是才子而托以隐者。孙权之赞美主要应侧重于聪明睿智。
四是孙权行酒而虞翻不饮,事可比于酒狂,情又类于严光,而待杀之际为刘基所救。孙权以曹操杀孔融为比,是拿孔融的名士性质与虞翻的名士性质相比。而孔融只忠于汉,未必忠于孙权,他之直可能与他与孙策亦君臣亦朋友的关系有关。
五是孙权后来征辽而后悔,思念虞翻之忠直。把他比作周舍。“昔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虞翻亮直,善於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好比曹操赤壁败后哭郭奉孝。周舍是赵简子家臣,以直谏闻名。《史记·赵世家》:赵简子有臣曰周舍,好直谏。周舍死,简子每听朝,常不悦,大夫请罪。简子曰:“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鄂鄂,是以忧也。”◇集解韩诗外传曰:“周舍立於门下三日三夜,简子使问之曰:‘子欲见寡人何事?’对曰:‘原为鄂鄂之臣,墨笔操牍,从君之过,而日有所记,月有所成,岁有所效也。’”简子由此能附赵邑而怀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