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来疏竹,愿清风从你我之处吹来

 昵称63462405 2019-05-20

大道千万,万道归一,姜子龍老师以竹入道,三十余载,修心养性,军中生涯,注入了竹之魂,如我所见一般,姜子龍老师以大国风采,墨竹画构多以通天彻地的大魄,展示大国之风,蕴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渊源流长。

以我所见,姜子龍老师的墨竹正是展示人之本,人之节,从而蕴养天地,也贯穿了古今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国之道以人为本,我们应所倡导者竹之气节,人之本所能正心,修身,从而国强国盛。

古今的文人墨客都喜竹爱竹颂竹,随着时间的推移,竹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寓意。

历代文人赋予竹子极高的人格意义,由于比德作用,竹子的精神逐渐成为文人艺术家追捧的神物。清高俊秀成为竹子的精神指代,也成为文人艺术家寄托思想表达感情的最惬意的工具。文人艺术家借物比兴,有的艺术家借竹子比喻人品道德;有的借以喻志;有的借以寓情;有的借以论世;也有的借写竹来自我表白或陈述自己的身世。

从情绪上说,画家的喜怒哀乐都可以在画竹上得以抒发。正是由于竹子的这个特性,历代文人艺术家把墨竹纳入了君子题材,成为中国绘画中一个长久不衰的题材。

风来疏竹,愿清风从你我之处吹来,弘扬竹中之气节,吹九州大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