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风影墨客 2019-05-20

关于花卉写生教学十问十答


一、写生中要准备哪些绘画工具和辅助工具?

答:我建议到网上或专门的书画用品店去购买一套写生工具,如写生折叠凳、折叠三角架或折叠画桌、折叠画板(带画毡),折叠水桶、调色盘(最好为塑胶制)及画筒。除了购买写生画具外,还需准备毛笔、颜料、宣纸、卡板、墨液等。我画线描写生时,仅用一支勾线笔写生,写生纸我一般选用净皮宣或半熟宣纸,或三分熟生宣卡板。写生除绘画工具之外,还需准备一些辅助工具,如热水杯、遮阳伞、防晒服、防晒油、救生药箱(以防意外发生),以及防寒防雨等户外必备品。因为写生纯属野外活动,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辅助工具也尽量准备得充分一些,如有条件,还可以开着越野车外出写生,免得背负沉重的写生画袋,避免长途劳累。从一个人的生存基本要求出发,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如外出较远的地方,一是尽量结伴而行,二是最好购买一份人身意外险。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棕榈园写生

二、为什么临摹了许多古画,甚至还画了好长时间的创作,而到写生的时候怎么都用不上?

答:这个问题可能会困扰很多工笔画初学者,或者青年画家。我曾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目睹一名较为知名的画家在写生时,一手拿铅笔,一手拿橡皮擦,看见对方反复画一根线条,然后又反复擦掉。我们要明白,临摹古画是学习中国画的笔墨基本技法,通过临摹,掌握一些用笔用墨的基本常识、基本画理、基本程序等。有特定的图式参照物,不用考虑构图,不用考虑画面各种复杂关系的处理。而一旦写生,没有任何图式参照,自然中的物象十分复杂,花花草草千丝万缕,如果不加以思索,不加以感悟,是不可能画好写生的。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棕榈园写生

但临摹古画,毋庸置疑,对写生还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的。通过临摹古画,我们会掌握古画中的一些基本规律,一些笔墨技法,这些有益的因素会帮助我们在对景写生中进行仔细观察与梳理。比如构图、用线、用色,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临摹与对笔墨的实践过程,恐怕在写生中更加难以下笔。所以,写生时,要力争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眼前物象与传统古画做一番对比,你会发现许多奥妙,这种“对比”会成为你画好写生最佳的途径。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棕榈园写生

三、什么是写生的第一印象?怎样把握和处理这种关系?

答:我们常讲,我对某人第一印象非常好,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第一印象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如一个人的耿直、豪爽、心直口快、婆婆妈妈、邋里邋遢等,一是通过对眼睛所看到的进行分析,二是通过对对方的肢体语言、仪表进行分析所得出的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是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那么,我们对待自然物象,其实也可以让一朵花、一片叶给我们留下最深刻的第一印象,如花的颜色,花的大小、花的姿态,花瓣的结构关系,它是美的还是丑的,它是否适合你的构思,你的画面。由于我们对眼前景物不了解,你会在几秒钟时间内,给出一个你所看到的最直观的印象。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烟火花写生

为了把握好这种第一印象,这时需进一步认真细致地观察,在观察的同时,你可能会发现原来这朵花、这片叶,或者这棵树并不是你第一眼看到的那样,它与你的第一印象到底有多少出入,你需要仔细默记下来,成为你对景写生最有利的佐证。如果此时,你有写生的冲动和欲望,不妨尽快坐下来,动手画画,把你看到的第一印象中的物象,和你仔细观察后的物象联系起来,然后画出你想要的那种感觉。如能做到这些,画出你的感受,你的写生稿已经成功一半了。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兰园写生

四、怎样处理构图中的“势”与“开合”,“动”与“静”之间的关系?

答:我们常说,中国画最难的地方就是构图,从技法上讲,的确如此。构图中的主宾、聚散、疏密、开合、虚实等关系都是作为分枝服务于总体画面的,而形成画面总体趋势,构成画面样式的主旨就是“势”。我们都知道,山水画最讲“势”,无“势”不壮,无“势”不美,无“势”不险。“势”是一股隐含的力量,是画面各种因素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人们通过对大自然中不同物象的观察引起不同的感受及感悟,为了表情达意把它描绘在纸上成为视觉形象,完成从心理到画理的转变。“势”就是构架在心理与画理之间的一座桥梁。 我们只有了解它,才可以在绘画表现中大胆取舍、游刃有余。从而达到立意造象,立象以尽意的本来目的。而所谓“开”,具体讲就是画面较为空疏、视觉上较为突出之处,或者画面所隐现出的一股“气流”。“合”是“开”的对立面,就是画面上较为密集、较为紧凑的地方,也就是说能让“气流”聚集之处。开与合,即分与合,是相对立的矛盾。有矛盾的对立因素,画面才生动。“开合”“聚散”“收放”等对立因素是构图中首先碰到的一个规律。有开必须有合,有聚必须有散,有放必须有收。有开就必须以合的力量加以制约,才能相对稳定下来,使人从视觉心理产生安定稳妥之感,看起来感到舒服。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竹林写生

画面上的“动静”关系,就是指画面本身所产生的稳定感与流动感。“动”与“静”的关系也是相对立的矛盾体,就花鸟画而言,能“动”的不仅是飞鸟、走兽、云水、蜻蜓与彩蝶;而“静”的也不仅是山石、树木、花卉、植物、建筑。如一朵花,你看似静,但如果风一吹,它就是“动”;如树叶,你看似静,但它如音符一样,高低错落被画家画在纸上,那种音符般的跃动,它就是 “动”;再如地上躺着一只孔雀,她高扬着头看向远方,她身体虽“静”,她的心却是“动”的。中国历代文人画家对“静”有独特的追求,那是一种超脱的美。中国画意境求静,气韵求动,其实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相容,神韵绵长。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竹林写生

画要外张得势有气魄,内敛传神才有精神。画要外分内合,形断意连,外松内紧,内外相应,一动一静,在开合与动静的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建立起中国画技法与思想的堡垒。中国画讲究“疏可走马,密不通风”,“密集”要注意凝聚,“疏散”要注意秩序,于此,方能处理好复杂的画面关系。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兰园意笔写生

五、写生时如何取舍,到底取哪一块,舍哪一块?

答:这个问题,没有标准。何时取,何时舍,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取舍,应看作是一种精神;取,是一种领悟;舍,更是一种智慧。取舍不仅是一种生活的哲学,也是一门生存的艺术,被誉为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取与舍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一样,是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它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存于天地,存于人世,存于心间,存在于微妙的细节,它囊括了万物运行的所有真理。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竹林写生

大自然中的景象物态万千,满眼碧绿和繁花似锦,在你与自然进行最为亲近的对话时,你可能就要做出自己的判断,哪些适合你,哪些不适合你。在你审视眼前景象之时,你的心里应该要有起码的“一杆秤”,哪头重,哪头轻,你应该分得清楚,抓住最主要的也是最让你眼前一亮的物象。随后,你要尽快确立你的意象内容,并在你的脑海里,集中、整理、高度地概括出你想要的那一部分,这即是“取”,也是“舍”,因为被你抛弃的那部分已经被你不知不觉舍掉了。大家都已经知道,对景写生,并非描摹自然或者照搬自然,这是写生中的一大禁忌。我们应该时刻谨记于心。繁花似锦,你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画完所有景象,那么,你经过取舍,获取其中三两朵,就已经表达万千了。取舍最大的奥妙就是要学会做“减法”,而不是做 “加法”。同一景物,由于各有各的取舍“标准”,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也各不相同。你若真正把握了取与舍的尺度,便等于把握了成功写生的金钥匙。你想想,百年的人生,也不过就是一取一舍的重复。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禾雀花写生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禾雀花写生局部1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禾雀花写生局部2

六、为什么要对景写生,意义在哪?

答:我们为什么要对景写生?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这些年,我们从各种媒体、以及一些名家评委的口中,经常见到和听到各种关于对近几年全国美展作品批评的声音。诸如展出的都是一批批照片画,看不到真情实感的作品,这其中包括人物、山水、花鸟,在一次又一次大规模的美展作品中基本看不到优秀的写生作品。我们再纵观历代流传下来的这些作品,为什么每次去看,每次都有新的感受,每次都要为之感动、震撼?尤其是一些结构精准、造型极其复杂且十分生动的山石、树木,以及气势宏大的场景,如果不是画家亲历写生,怎会有如此惊人的记忆?其中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古代没有照相技术,全依靠真情实感对景写生或默写来进行创作,所以画出来的作品才会打动人心。因此,关于为什么要对景写生的目的和意义我总结如下几点: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禾雀花写生

(一)解决对客观物象、物理的认识。虽然,我们平时通过各类照片、画册也能对客观物象进行间接的了解,但那不是最直接的。有一次,我带学生在白洋淀写生荷花,我问学生,你们看看荷叶有什么特征?仔细看看。学生里里外外瞧了半天,也没发现有什么明显的特征。我说,荷叶是圆的吗?学生说,是啊。我说,荷叶并非是圆的。事实上,荷叶从叶芽长大成荷叶,出水后由两部分叶子组合而成,逐渐长成大叶时,它仍不是正圆,而是一个圆分成了两瓣,两瓣中间上下有明显的分界口,分界口中间是两个不规则的半圆,如果不深入观察,是很难发现荷叶的生长物态的。再比如:你在画室里看风景照片,和去大自然身临其境看风景,谁都知道那不是一个概念。这个道理很简单,而且,通过对景写生,能使我们对客观物象、物理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都能感受它的形、色与意趣,还可以锻炼我们从客观到主观,再由主观到客观的抽象思维与笔墨语言的表达能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兰园意笔写生

(二)有利于积累创作经验与搜集创作素材。大家会想,我拍照片也可以搜集创作素材。当然,我不完全否认拍照就不是搜集创作素材,但那只是我们在对景写生中作为辅助的一种工具。写生其实是对自然物象的一种研究,你需要细心地观察,感受大自然的风貌,用笔去记录,用心灵去感悟,以此来提升你的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而且,许多景物细节,仅仅通过照片是发现不了的。首先,照片是平面的,其次是受光影的影响,再好的照片也会有死角和死黑,但写生时的现场气氛是照片无法还原的。那种晨雾、姿态、阳光,和场景周围所折射出的景致,以及人为的欢声笑语,鸟语花香,都是照片无法替代的。当然,拍照也有它的很多好处,但我们写生,是要画出生动的物象,而不是画标本。如果我们听说这张照片像一幅画,那是对照片的褒奖。如果说,你这张画像一张照片,那就是批评了。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非洲芙蓉写生

(三)培养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艺术感受能力。中国画的创作虽然有很多途径,但可以说,写生是中国画创作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和方式。为什么许多评委对全国美展作品批评多于褒奖,那就是展出的作品缺少较强的感染力和真实性,看不到来自画面中最打动人的一面。甚至许多作品千篇一律,许多作品在构图、形式、题材都似曾相识,许多作品都有出自一人之手的嫌疑。中国画创作虽然有很多种途径,但写生应该说是中国画创作必不可少的一门基础训练课,这种训练的目的包括两方面: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非洲芙蓉写生

1.培养我们独特的审美价值。所有客观事物都有两面性,如果没有对客观物象的细心观察和体悟,则不可能细致地理解到物象最真实的结构关系、色彩关系、造型关系以及生长规律。因为艺术创作规律决定了作品本身是由作者赋予了一定的情感、美感、提炼与升华,才会使观者获得愉悦和美的感受。而同样的物象,为什么每个人画出来却不一样,那就是因为我们对客观物象中主观感受不同,每个人对物象主次、虚实、色彩、结构,或者美的还是丑的,都会有自己独到的处理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有效地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对物象的了解和对物象的敏感程度。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非洲芙蓉写生

2.培养我们对物象的感受能力。我们经常讲,写生时要如何升华、如何提炼、如何取舍等等,其实,都是我们对客观物象最直接的感受所做出的最直接的判断。我们要通过对自然物象的了解、观察,把从古人那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生中来,即找出构图的规律,概括表现的规律,比如疏密关系、空间层次、主次、大小、节奏等。可见,要画好写生作品,不完全是画我们所看到的,而是画我们所感受到的,如果,看到什么就画什么,那叫“照搬自然”,和呆在画室里看着照片画没什么区别。也可以这么认为,写生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创作意图,像李可染、黄宾虹等大师的许多山水画作品,就是直接通过写生成为创作作品的。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兰园写生

七、书法的线和白描写生中的线有区别吗?怎样才能结合起来?

答: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很早就有“书画同源”的美学理论之说,虽是老生常谈,但这里有必要再重复说一下。“书画同源”意指书法和绘画在最初的起源与发展之间有着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关系。在表现形式方面,尤其是在笔墨运用上具有共同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不仅体现在工具材料的运用上,比如毛笔、宣纸、墨,更多地体现在对中国绘画美学观念的追求上,它们所蕴含的抒情的艺术意境均有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桃花写生

我们看书法的笔墨线条,虽单一抽象,但它概括了物理世界的结构、空间、形质和色调,表现与抒发了作者个人的情感、意趣、气质、素养、品格,包括对宇宙和生命的体验。书法作为真正的抽象派艺术,它更加追求气势之美、意态之美、韵律之美,它与绘画不同的是它只表达意。而中国画的用笔就是充分运用了书法艺术的 “点、线、面” 这种抽象手段来完成绘画本体造型语言的,在这个基础上,绘画除了表达意,更重要的是表达自然物象。可以说,中国画如果离开了书法的用笔,就很难言称之为中国绘画。可见,作为一个中国画家,学画画前先学习书法是多么的重要。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对于书法的美学和定义,我在这里不做过多的论述,从书法和绘画独特的审美功能来讲,它们具有的共性大家都已了解。而我这里需要和大家论述的是白描写生中的线条,它在笔法精神和内涵上与书法的笔墨线条具有相似的表现方式和审美气质,如用笔苍劲浑厚、潇洒飘逸、刚柔相济、静中求动等。在表现技法上,白描的线不仅以线造型,表现客观物象,更多的是要将线的节奏感、韵律感作为审美主体而产生美的意蕴。在白描写生教学中,我通常会用兼毫“勾线笔”作为写生的重要抒写工具。“勾线笔”所具有的特点是小巧灵活、吸墨性强,笔握手中,运用手腕和指尖之内力,点行、提按、顿挫、回锋,及上下、左右,尽情挥洒。在中锋行笔的方法上,我们要运用书法行笔的速度、快慢和节奏感进行。值得注意的是,行笔中要注意墨线的浓淡与粗细之分,从亦浓亦淡、亦粗亦细中,可探究其作者之素养与画品。古人讲,字如其人,画如其人,人的品性皆会融入其书画作品之中,故由此可得,线如其人,书画同源,源自人心。不论书法、绘画,还是白描写生,线的质量,都是决定一幅优秀作品最主要的因素。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蝴蝶兰写生

八、怎样画好一幅白描写生,具体有哪些表现方法?

答:怎样画好一幅白描写生,首先我们要选用好的工具,第一要选用好的勾线笔,第二要选用好的宣纸(或生宣卡板),宣纸宜选用半生熟或特净皮宣。其次,对于初学者,可以先从单枝花卉开始写生。自然物象千变万化,纷繁复杂,要组织成富有意味的画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先对单枝花卉的花、叶、枝干仔细观察,了解花、枝、叶之间的疏密关系及它们之间在用笔上的区别。哪怕是画单枝花卉,也要把花、枝、叶的来龙去脉与结构交待清楚,也要有所取舍、夸张和概括,如花朵的开合,枝干的纵横交错与气势贯通,还要注意花与叶的边缘形的起伏,不要画成直线与三角交叉。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禾雀花写生

然后注意用笔的书写性,这需要作者有一定的书法基础。笔墨在写生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眼前的物象丰富多姿,有近有远,有虚有实,那么,我们在用笔用墨上,要考虑行笔的快慢,轻重缓急与一波三折,起笔、行笔、收笔要有法度。在用墨上,不要笔笔蘸墨,应该在蘸墨后将笔上的墨画完再蘸墨。甚至有的时候,在前面的干笔或淡笔处怎样对接蘸墨后的浓墨,也要考虑清楚,可以先从别处落笔之后,逐步画到之前收笔之处再进行衔接。在写生中,需使笔墨随情而动,意在笔先,充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具体表现上,我介绍以下三种写生中常用的方法: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禾雀花写生

1.移花接木法:即把一种花木的枝条或嫩芽嫁接在另一种花木上,这一方法是写生中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写生方法之一。客观物象在自然界十分丰富、分散,需要经过作者主观思维及画面的需要,凡作者视线之内的,且符合画面的“其他物象”组合到一个画面。在花卉植物园,我们经常只需挪动一下屁股,变换一个姿势,就可进行移花接木,画出多张满意的写生作品。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玉兰花写生

2.迁想妙得法:“迁想妙得”是顾恺之提出的作画构思理论。“迁想”指画家在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之中,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其结果。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这是对绘画审美活动和艺术构思特点的最早概括,成为中国绘画的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我们在写生当中,即通过对一个具体的客观对象或其中某个局部细节进行细致的观察,并通过观察联想到其他的场景、空间、其他相似物象,然后把这种“迁想”感受画入写生当中,这是一种抽象思维和具象思维相结合的写生方法。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3.夸张变形法:从古至今,从中到西,夸张变形这一表现手法,是所有艺术家惯用的技法之一。中国画家在艺术创作时,在认识世界,表现物象,反映生活和内心情感世界时,往往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画家对自然物象进行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从而达到强化作品寓意性的目的。中国绘画艺术的原动力其实就是在变形与夸张中不断发展与成熟的,经过夸张与变形的艺术,特征更加鲜明、更加典型,并具有加强叙事和传情达意的效果。中国早在北宋时期,便有“不求形式”的美学理论,受这种美学理论的影响,历代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追求笔墨的独立性,以及将意境作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所以说,写生中的夸张变形手法,是画家进行主观再创造的一种绘画形式。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阔叶蒲桃写生

九、为什么要读画论画史?应该读哪些画论?

答:学好中国画,一是解决技法问题,二是解决思想观念问题。前者是“材料与技术”层面,时间长了,可以熟能生巧;后者是“艺”的层面,如果只追求技法不追求艺术,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只能算个画匠了。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算得上艺术创作。艺术创作是人类文化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画家从“技术”上升到“艺术”,可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只有艺术逐渐提高,技术才会随之而上,因为“技术”是可以学来的,而“艺术”只能创作出来。我们看看历代大师留下来的经典之作,会发现,真正打动我们的作品并非技法,而是作品本身所传递出的精神内涵、力量和境界。而衡量一幅作品的价值,也并非是看作品的笔法、墨法、题材之类的这些表象,更应该看重形而上的层面,这幅作品能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哪些启迪,哪些地方能让我们产生共鸣,并为之感动。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姜花写生

中国古代画论可以上溯到先秦时代, 如先秦诸子的《论语》《庄子》《韩非子》等,已经有了对绘画论述的片言段语,但这些论述并非绘画本身,而是绘画之外的思想观念和主张。所以,古代画论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绘画精神状态,有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意义。这些著名的画家画论综合了文学、哲学、美学,以及人文地理与历史,汇聚了先贤大师们的智慧结晶,它对推动中国画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这些智慧和画论是超越时代和历史的,多读画论画史的意义已经不言而喻了。怎样使自己的作品得到进一步升华?读书,仍是我们当下必须恶补的一门重要功课。如谢赫的《古画品录》、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北宋郭熙的《林泉高致》、清代石涛的《苦瓜和尚语录》等,都是最具有典范性的画论名著。著名画家王明明说:“创作的历程就是做学问的历程,是立人的过程,人立不起来,画自然无从谈起了。”当然,我有时候强调大家多读书,并不是单纯地去读某本书,阅读是一种广义的说法。我通常把读画、读自然物象、读人生,或者看一部电影,看一场画展等等,其实都可以归纳于阅读,只是“读”的角度不同。唯有阅读,才能改变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而改变我们画面的气息,并提升我们的素养使我们的内心变得纯粹,使我们的思想情怀变得更加宽广。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三角梅花写生

十、如何发挥笔墨在写生中应有的作用?

答:一幅好的写生作品就相当于一幅创作。一个成熟的画家在对景写生中,在将自然物象转化成艺术形象再现在宣纸上时,这种创作就已经完成了。怎样发挥笔墨在写生中应有的作用,这里面有一个关键词——笔墨语言。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芭蕉写生

虽然历代对“笔墨”有不同的解读,但中国绘画对笔墨的重视应始于唐朝,唐代诗人、画家王维认为 “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在绘画上将笔墨的艺术表现语言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对于笔墨的解读,当今各类艺术理论读本一般也都会谈到,且见仁见智。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运墨而五色具,是为得意。”指出立意和笔墨的主从关系。南齐谢赫在他的《六法论》中将“骨法用笔”仅置于“气韵生动”之后,极大肯定了用笔在中国绘画中的重要性。东晋顾恺之首创的“游丝描”细腻柔和、精绝无伦,更是开创了中国绘画完美成熟的线型笔墨。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芭蕉写生

我们也常常谈论某某画家的笔墨功夫怎样?单纯从技法上讲,“笔”一般指勾、勒、皴、擦、点等笔法;“墨”一般指烘、染、破、泼、积等墨法。在理论上,强调“笔”为主导,“墨”随“笔”出,笔墨相互依赖,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而水则是“笔墨”运用的核心,水的巧妙运用不仅能使墨色苍润不苦涩、死板,能表现出滋润秀美,还能使画面表现得更加出奇。墨色的神韵与意境,是获得“形神兼备”艺术水平的必备条件。所以 “笔墨”不仅表现绘画作品中的“气韵生动”,不仅成为一种抒发作者情感的艺术语言,更是我们鉴评一个画家的文化素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条件,也使得笔墨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炮仗花写生

我们要树立一种正确的写生观念,从敬畏自然到欣赏自然,学会严谨细致地对物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然后将客观物象通过主观思维一系列的组织与分割、最终将自然物象转化为艺术表象。因为在写生的那一个特定的时间里,需要作者凝神静气,迁想妙得,与眼前的物象进行交流,了解物象的特性,在合乎艺术规律的前提下,择取自己最欣赏和最需要的一部分,发挥与所画物象“一见钟情”最初的感受,将浓淡干湿的笔墨依据之前临摹学到的技法,大胆地画在宣纸上。此时笔墨在作者的意念中,是抽象的又是最具体的,它会因为你的性格,当时倾注的情感以及是否细致观察而发生改变,并影响你写生作品质量的高下。写生作品没有对错之分,哪怕你画错了,也会因你的这种笔墨情怀而获得最真实的体验。正是这种勇气和热情,成为你深入自然中写生创作的源泉和动力。只要你善于发现和表现自然中的大美,你的写生作品就一定会感动自己,并打动别人。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 湾子木写生

『写生花絮』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花卉写生与创作 | 对话未君

未君,1973年出生,湖南益阳人,诗人、北京职业画家,九三学社社员。

先后毕业于 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和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曾任教于广州大学,及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画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班班导师、特聘教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美协艺委会委员、北京丹青盛世书画院院长。

长期倾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研究方向包括中国重彩花鸟画、重彩山水画、中国书法,以及中国古代画史与中国绘画美学。主要研究成果发表于《人民日报》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艺术生活》《艺术界》《美术》《书画世界》《美术大观》《新视觉艺术》《画界》《中国书画报》《艺术中国》《美术报》《艺术界》等刊物。

中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并有获奖,作品被外交部门、中央军委北戴河办事处、香港特区政府、厦门美术馆、银川美术馆、武进博物馆等单位及私人收藏。有文学集《欲望的城市》及《未君花鸟画作品精选》《名家未君工笔花鸟》《未君作品集》《未君画集》《未君白描花卉》《未君书法集》《紫陌醉羽》等十余种著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