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食在年少(一一五)

 老刘001 2019-05-21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北京是一座移民的城市,在这座城里生活的人中,真正意义上的本地人应该不多,而从祖国四面八方通过各种途径举家迁入北京的外地人不在少数。所以,他们对膳食的喜好各有不同,差异明显。

但在我小的时候,在北京城里,小吃基本上是回民餐馆的天下,而正餐则是京味菜的一统天下。而那所谓的京味菜,其实就是鲁菜,其他菜系的饭馆,不能说没有,但所占的比例很少。因此,在我小的时候,除了机关食堂大师傅们喜欢做的那些饭菜之外,基本上没有吃过什么其他菜系的饭菜,就连京味菜也很少有机会吃到,因此,对于那些个现今流行的饭菜,当年我听都没有听到过,更别说吃到嘴里亲自品尝了。

除了京味菜,我最先品尝到的应该是粤菜,那是因为在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去动物园交通站后身的广州餐厅吃饭的历史,但那次因为年龄小,加上又是在国家的三年困难时期,所以除了吃到了小花卷之外,我真记不清究竟还吃了些其他别的什么菜。

参加工作后,有一次同组的师傅晋级,长了一级工资。按照当年工厂中的潜规则,拿出30元请全组的工友们吃饭,因为那30元不够全组20多人到馆子里聚餐的,因此,全组每个人还集资了2元钱,于是拿着那60-70元钱到广州餐厅去大吃了一顿。

记得我们分坐在两张桌子上,点了不少的菜,但好像在那些所点到的菜品中,没有一个是纯正的粤菜,无非是些广东餐厅大大师傅们做出来的京味菜。所以,那时候我还真的不记得吃过哪些其他菜系的“名菜”,包括诸如“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类的最普通的川菜都没有吃过。在食堂里大师傅们最喜欢做的所谓的川菜,诸如:“麻婆豆腐”、“回锅肉”、“担担面”之类的,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除了顶了个川菜的名字,而味道基本上与那正宗的川菜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真正的吃到正宗的其他菜系的饭菜还是大学毕业以后调到机关工作的事情。因为那时候出差的机会多,全国各地到处跑,所以才真正的领略到了什么是百家的口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