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笔力充盈的外在表现就是线条的张力、结体的气势。 或者苍劲,或者流美,有的张狂藏巧, 有的柔中带刚,总之,气贯长虹笔锋正健。评论某位书家的作品时,所谓的“好笔力”,就是笔力充盈,王羲之的力透纸背,王铎的力能扛鼎,主要指的就是笔法精湛,线条有力。 书法技能技法之中,笔法为第一要务,它是书法修为的核心部分。遒劲有力的线条从何处来,抱庸以为主要在于三个方面,而且是有灵逻辑层次的:一是临摹效仿古人笔法,二是读悟借鉴诸家用笔优长,三是在实践创作中打磨融塑。成功的状态就是,每笔悉有其出处,却与诸家皆不同。 笔力的锤炼融塑是书法学习的重要一环。就其方法论,临摹效果最快,而且是主要手段。就以临王羲之兰亭序为例,由浅而入深分别是抓单字的点画结构与结体的形貌、以线条看用笔的折转顿旋的技巧、悟其行书笔法何以达成潇洒飘逸的气度。笔法并非平面的线条,而是立体多要素的美学综合,比如快慢、节奏、实虚、收放,这就与书写者当时的情绪、心性有着直接的关联,属于字外的功夫。 因此,古人“用笔千年不易”的观点,不是片面绝对的,而是睿智深刻的实践经验总结。不少书学者把书法看成“线条”的艺术,原因也就在这里。 笔法的强化,绝不是简单通过“画蚊香片”就能练出来的,优秀的炉火纯青的笔法笔力,必须在实践中打磨催生,只有在技法娴熟、十分自信的状态下,才可能写出苍劲有力行云流水的线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