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消渴是中医内部对于口渴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的称呼,事实上,这个消渴跟现代的糖尿病有很大的重叠,可以说是两个内涵和外延都非常相似的两种疾病,因此在中医看来,治疗消渴的方法很多时候可以嫁接到治疗糖尿病上。 一般意义上来说,中医将消渴分为上中下消,所谓的上消即渴而多饮,中消即讥而多食,下消即渴而便数而膏,跟现代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三多症状产生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消渴的产生其实与脾肺肾肝都有莫大的关系,所以根据主要矛盾的不同,需要有不同的辨证论治方。 脾热便难,多用脾约丸 张仲景的诸多方剂中,有不少是治疗消渴疾病的,其中所谓的消渴,在仲景看来完全就是因为人体的津液代谢出现了问题,“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为消谷而大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搏,即为消渴”,在津液代谢问题上,有一类问题是因为脾胃导致的,因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所以脾升清的功能太过会导致津液从小便流逝太多,所以小便数而大便硬,此时就是所谓的“脾约证”。 脾约证习惯上,我们认为是脾强胃弱,所以治疗时需要泻火,需要润燥,脾约丸主要还是有小承气汤之大黄、厚朴、枳壳,再加入一些麻子仁、杏仁、白芍,其中以麻子仁命名,所以此方的君药为麻子仁,麻子仁是润燥的好药,同时也是温润的,杏仁虽然也是油性的药物,但是因为具有开肺表的作用,所以可以打通上焦,开上焦则下焦自通。 白芍是整个方剂的一个特色,因为白芍是可以滋补脾阴的,针对脾阴受损的脾约证,白芍能够很好的起到治本的作用。虽然白芍其实也有利尿的作用,但是滋补脾阴而不雍滞,用白芍有深意。 当糖尿病出现大便燥结,出现了小便频数时,必定会有脾阴受损,必定会口渴,此时以麻子仁丸治疗,疗效正好对症。 气分热胜,白虎为凭 其实一直以来,我们对白虎汤都有一个误解,那就是认为白虎汤是治疗气分热证的,事实上,这个方不是治疗气分热证的,白虎汤治疗的是带有口渴的热证,不一定是热证。有的时候只需要有口渴即可使用,有的时候需要有热,两者不是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 白虎汤主要有石膏、知母、粳米、甘草组成,石膏是我们熟知的可以消渴,可以清热的阳明经药物,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治疗津液消失太多的热证都可以使用,所以石膏使用的一个药证就是烦渴,对于很多喝很多水都不解渴的人来说,石膏就是救命之药。 在石膏的基础上,加入了知母这个可以滋肾水的药物,为的就是“寒之不寒,是无水也”,如果治疗热证,使劲各种方法去热,但是热还是在,就必须考虑滋补肾水了,此时只要滋补肾水,疗效自然就有了。 粳米与甘草,本来就是补足津液的好药,在白虎汤之后只是作为辅助的用药,四者在一起,可以针对中焦热过剩导致的消渴,比如胃口太大,所谓的中消。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加入大量人参,或者蛤蚧,对于有热象的消渴,疗效非常不错。 燥热伤肝,酸枣仁救 糖尿病消渴,经过一段时期的内耗其实很容易形成所谓的虚劳,此时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燥气伤肝,所以会有失眠,梦多等现象。 在中医的六淫理论中,风寒署湿燥火都有一定的特点,每一个因素都可以伤及人的脏腑,所谓的伤,就是克害。比如燥气,因为主要是干燥,会导致人体津液丧失,最终影响到肝血,而糖尿病消渴的主要原因就是燥气过盛,形成酸枣仁汤证。 酸枣仁汤是张仲景用来治疗虚烦虚劳不得眠的要药,一般来说我们治疗失眠或多或少都会用酸枣仁,或者用酸枣仁汤,酸枣仁汤的组成与白虎汤有类似之处。比如酸枣仁,其实就是一个润燥,补血之药,与石膏的润燥效果有类似之处,但是酸枣仁所谓的润燥是深层次的,比石膏更深一个层次。 除此之外,酸枣仁汤之中,还有一味很特殊的药物,那就是川芎,川芎一直以来都是用来解郁的,但是也有润燥的作用,性温可以温,也可以润,当燥气重时,一般还包含了寒,所以凉与燥同时存在。 与白虎汤一样,酸枣仁汤也有一个知母,滋肾水以养肝木,与白虎汤的意思一样。茯苓可以化湿,从而将人体的湿气化为津液。甘草,也是保存体内津液的意思,所以酸枣仁汤虽然是为失眠而设,其实只要出现燥气伤肝导致肝血亏虚,就可以使用酸枣仁汤。 尊荣人病,当以血痹 糖尿病患者之中,有不少人是因为肥胖导致的,肥胖患者其实就是中医所谓的尊荣人,一般都是比较比较肥胖,在古代,肥胖人一般都是富家子弟,所谓“高粱之人”,这种人往往会有“骨弱肌肤盛”的表现。 因为这种情况一般都有“血痹”的可能,比如身体麻痹,比如四肢无力,此时就应当考虑使用中医的一个方“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汤主要组成成分是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其中的黄芪就是补气,或者说通利三焦,可以增强人体气血的运行,而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则是非常好的调和营卫之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其实是一个治疗中风前兆的著名方剂,只要出现了局部的肢体麻木,有可能发展成为脑中风的患者,服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之后,就能获得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黄芪桂枝五物汤也可以用来治疗因为糖尿病导致的各种并发症。 肾气丸,补得不仅仅是肾气 肾气丸治疗糖尿病,或者说消渴,是自古以来的典籍就有所记载的,最早记载肾气丸治疗消渴的书籍是《金匮要略》,书中的肾气丸是用来治疗消渴,但是更多的是治疗因为小便不利导致的各种问题,所以《金匮要略》之中,用肾气丸的地方凡五见,每次都有少腹拘急,都有小便不利。 小便不利,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肾气不足,肾气不足则助膀胱气化的力量不够,导致膀胱气化力度不够,所以小便不利。 糖尿病的患者,出现了小便太多,尿频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肾气不足,因为膀胱气化不利,所以不能正确的气化,导致尿液过多。 所以肾气丸,主要还是用六味地黄丸,作为滋补肾阴的主要方剂,然后以附子、肉桂作为温阳之用,助力肾气恢复,从而达到治疗肾气虚的目的。 其实经方之中,治疗糖尿病的药方非常之多,比如还有一些如五苓散、乌梅丸之类的,如百合知母汤之类的,都具有很强的适用性,临床运用之妙,在乎一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