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衰世贫富悬殊的问题 【原文】衰世则不然,一日而有天下之富,处人主之势,则竭百姓之力,以奉耳目之欲。志专在于宫室台榭,陂1池苑囿,猛兽熊罴,玩好珍怪。是故贫民糟糠不接于口,而虎狼熊罴厌刍豢;百姓短褐2不完,而宫室衣锦绣。人主急兹3无用之功,百姓黎民憔悴于天下。是故使天下不安其性。 【译文】而到衰败时代,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有些君主哪怕是只有一天拥有天下,处在君主位子上,也要竭尽全力来消耗百姓的财力和精力,以供养满足他的声色享乐,一心用在宫殿楼阁、池塘苑林、奇兽怪物、珍宝奇物这些事上。这样导致贫苦百姓连酒糟、谷糠都吃不到,而皇宫里畜养的虎狼熊罴却吃厌了猪羊牛肉。贫苦百姓连粗布短衣都没一件完整的,而宫室里的人却穿的是锦缎。君主忙乎的都是些于社会民事无用的事情,从而使黎民百姓疲于奔命于天下,弄得憔悴不堪、精疲力尽,整个天下人都无法安生。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衰世贫富悬殊的问题,有些君主哪怕是只有一天拥有天下,处在君主位子上,也要竭尽全力来消耗百姓的财力和精力,以供养满足他的声色享乐,一心用在宫殿楼阁、池塘苑林、奇兽怪物、珍宝奇物这些事上。 —————————————————— 【注释】1.陂:(bei倍)《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书·禹贡》:“九泽既陂,四海会同。”《诗·陈风·泽陂》:“彼泽之陂,有蒲与荷。”毛传:“陂,泽障也。”孔颖达疏:“泽陂谓泽畔障水之岸,以陂内有此二物,故举陂畔言之,二物非生于陂上也。”《管子·五辅》:“导水潦,利陂沟,决潘渚。”《尔雅·释地》:“陂者曰阪。”《吕氏春秋·辩土》:“其为晦也,高而危则泽夺,陂则埒。”《释名·释山》:“山旁曰陂。”这里用为倾斜的山坡之意。 2.褐:(he贺)《诗·豳风·七月》:“无衣无褐,何以卒岁。”郑玄笺:“褐,毛布也。”《墨子·尚贤中》:“傅说被褐带索,庸筑乎傅岩。”《孟子·公孙丑上》:“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韩非子·喻老》:“旄、象、豹胎必不衣短褐而食于茅屋之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从者衣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最早用葛、兽毛,后通常指大麻、兽毛的粗加工品,古时贫贱人穿。 3.兹:(zī资)古同“滋”。滋生,繁殖。《淮南子·天文训》:“指子,子者兹也,律受黄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