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稿|王付讲乌梅丸

 AB向往神鹰 2019-05-22

现在上课。这一堂我们学习第十九章,驱虫剂。说到驱虫剂,首先我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说,从当今治病实际情况来看,肠道寄生虫有没有必要吃我们中药来驱虫?有。真的还是假的?真的还是真的。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回想一个问题,对于驱虫药是重点地学,还是一般地学呢?一般地学,或者说是适当类中药学一点。我们学习驱虫剂,要达到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我们学习驱虫剂,不一定就是治疗肠道寄生虫,很有可能治疗其它方面的虫;再一个方面,我们学习驱虫剂,这里边的方,在很大程度上,治病不是治疗肠道寄生虫的。
    下面我们学习一个方,叫乌梅丸。乌梅丸这个方,药物组成,同学们可以看一下,有乌梅,黄连,细辛,干姜,当归,黄柏,桂枝,人参,附子,蜀椒。你们说,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这里边哪一个药属于驱虫药呢?乌梅是驱虫药,还不是驱虫药呢?学中药的时候,乌梅归在哪一类?固涩药。你说乌梅,有没有驱虫的作用?它是直接驱虫,还是间接驱虫?这个方,我们知道方名是丸剂,在用法方面,这个方。乌梅你们说酸不酸?酸。吃过乌梅没有?吃过苦酒没有?没有吃过?我相信我说的话,在座的同学们都吃过苦酒,苦酒的别名叫醋。应该见过吧?应该喝过吧?吃过也行。一般情况下,醋不是吃的,而是喝的。如果把喝变成醋,就变成了喝醋。醋也是酸的,在这个方中,作用也是比较明显的。

这个方,在临床实际中,是可以开汤剂的。开汤剂,是这样的,我们通常情况下,要调整一下用量。如果不调整用量,这个方是治疗虫的一个代表方;调整用量,可以治疗内科诸多疑难杂病。怎样调整用量呢?除了乌梅之外,其他药加一个小数点,48变成了什么?4.8。那30变成了多少?3。那18呢?1.8  再乘上一个3。 开汤剂的时候,我们如何定量?除了乌梅之外,其他药加一个小数点乘一个3。乌梅怎样定量?用20克到25克。这是我给同学们所说的,如何开汤剂。丸剂,那就是按照古人的制作,就行。

乌梅丸这个方,功用,两大功用:一个大的功用就是安蛔驱蛔,第二个大功用就是清上温下。乌梅丸这个方,它的药理作用,还是比较多的,具有麻醉蛔虫,促进胆汁分泌,抗缺氧,抗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力,对肠胃蠕动呈双向调节等作用。
    乌梅丸治疗中医的证,第一方面就是蛔厥证。蛔厥证,这个病与蛔虫有关系。刚才我们说了,肠道寄生虫有没有必要用我们学习乌梅丸?是没有必要的。为何没有必要呢?因为今天用西药,相对来说,治疗效果应该是怎样呢?是理想的。治疗肠道寄生虫,从今天来看,用我们的中药,不一定能达到很好的治疗作用。

那我们学习乌梅丸治疗的蛔厥,蛔在哪个地方?张仲景他说是“蛔上入其膈”,膈在哪?我的认为,结合临床治病情况来看。说到这里,你们说,蛔虫它家住在哪吧?在肠道吧?你说蛔虫它在肠道生存,它家的生活水平高呀低?想想肠道是什么东西?它的生活水平是很难提高的。你说它想不想出国呢?想出国。它就出国,到了哪一个国家?到了胆国。它一到胆国,它往胆囊里边一伸,发现这个国家的水比较多,喝。一喝就怎样?这个国家苦不苦?一喝,这种情况下,它认为还不如在它本国生存。来到这个国家的确是太苦了,一苦一刺激它,就会什么呢?进去的时候,是慢慢地进去,一看,这个国家比较苦,喝的是苦水,又是摇头,又是摆尾,想想抓紧时间离开这个国家。你说胆管,它看到蛔虫动静这样大,它是想让它赶紧走,还是想让它留在这个国家呢?说你既来之则安之,最起码旅游几天再回去。那蛔虫,它是要走的,这种情况下,蛔虫要走,胆管要收缩,胆管产生剧烈性的收缩,会不会出现腹痛?它是怎样?剧烈性腹痛。你说,胆管收缩,蛔虫在里边挣扎不挣扎呢?它要挣扎呀。我们再想一个问题,你说蛔虫的力气大,还是胆管的力气大?应该是胆管吧?越收缩越挣扎,这说明病人的腹痛是剧烈的。刚才我们说,胆的力气大还是蛔虫的力气大?同学们说胆的力气大。在这种情况下,胆管收缩收缩,蛔虫休克。你们说,蛔虫一休克,它还挣扎不挣扎?胆管是怎样想呢?你打不过我吧?你终于休克了吧?现在想想,腹痛还痛不痛啊?缓解了吧?说着说着,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蛔虫又苏醒过来了。它一看离开了这个苦的国家了没有?又要挣扎。胆是怎样想的?胆说你再住上几天吧。又是出现收缩、挣扎。中医说是正与邪的斗争,出现什么?剧烈性腹痛。它是腹痛,是时发时止。腹痛剧烈,中医认为,正邪斗争。邪气阻遏阳气不能外达,病人会出现手足厥冷。对于这样的病证,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用西药驱虫药的。如果用了西药驱虫的药,蛔虫死到胆管里边,那就麻烦了。对于胆道蛔虫症,从目前来看,只有选用我们学习的乌梅丸,才是最佳的治疗方法。不过,我们又要知道,从今天临床治病实际情况来看,胆道蛔虫症多还是少呢?是偏少的。

    我们学习乌梅丸重点要知道,它可以治疗上热下寒证。上热下寒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提出来说是,“又主久利”。“久利”相当于今天所说的两个病,一个病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一个相当今天所说的慢性痢疾。说到这里,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们见过没有见过,慢性痢疾这样的病人?再问,你们见过没有见过,溃疡性结肠炎?这样的病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病人不能吃凉东西,一吃凉东西,他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加,同时我们还要知道,这样的病人常常会出现口腔溃疡。

当然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还没有学习西医内科学,当我们学习西医内科学的时候,其中学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时候,除了肠道症状之外,还专门还提到一个症状,是口腔症状。所谓口腔症状,就是病人上有热。口腔的症状,口腔溃疡,咽喉干燥,舌质红,苔黄。

刚才我们也说了乌梅丸,这个方没有用直接驱虫杀虫的药,这个方能不能治疗胆道蛔虫症呢?张仲景他没有说是胆道蛔虫症,他说的是什么?“蛔上入其膈”。从我的认识,结合临床,它就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胆道蛔虫症。刚才我们也说了,从乌梅丸的组成来看,没有直接驱虫杀虫的药,怎样达到预期治疗目的呢?古人总结了几句话。一句话,蛔得酸则静。方中用的乌梅,酸的吧?苦酒酸的。苦酒就是醋,张仲景主张乌梅在苦酒里边要泡上一夜,这说明乌梅本来酸,经过在苦酒里边浸泡,更酸。蛔得酸则静。第二个方面,就是蛔得苦则下。哪些药?就要黄连,黄柏,它们就是苦寒的药。中医又认为,蛔得辛则复。辛的药,有附子,干姜,细辛,桂枝,花椒,蜀椒(就是我们河南的花椒,就是四川的花椒)。其他省份有没有花椒呢?在座的同学有没有既不是河南的也不是四川的,而是其他省份呢?有吧?你们的家乡有没有花椒?和他们的花椒吃着感觉怎样?差不多。张仲景他说的是蜀椒,从今天临床应用来看,那就是花椒。中医又认为,蛔得甘则动。同学们有没有吃过西药驱虫药呢?你说西药驱虫药吃的时候,绝大多数是甜的还是苦的?你们怎样知道是甜的呢?那说明在座的同学说不定吃过。是这样吧?人想吃甜的,那蛔虫呢?蛔也想吃甜的。蛔得甘则动,就是说以甘而诱蛔吃药,达到驱蛔的目的。我们学习乌梅丸方药与证之间的关系,不是杀虫,而是把蛔安定下来,驱蛔。这是我们学习乌梅丸要达到的其中的一个目的。
     第二个方面,我们理解乌梅丸它是清上温下。清上温下,黄连、黄柏是不是寒性药?它具有什么作用?清热的作用。附子、桂枝、细辛、蜀椒、干姜是什么药?温热的药。黄连、黄柏重点是清热,附子、桂枝、细辛、蜀椒、干姜重点是散寒,人参、当归益气补血,乌梅与苦酒重点就是收敛止泻。

举一个例子,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女同志,有七十多岁,她怎样说呢?她说她在二十岁的时候,由于吃凉的东西,引起腹泻,当时没有引起重视,一天就是腹泻两三次。随着年龄的变化,一天腹泻四五次。开始治疗,断断续续地治疗,始终没有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我刚才所说的,这人腹泻大概有多长时间?不说五十年,最起码应该也有四十多年,相当于在座的同学,两个同学还要多的年龄。腹泻,腹痛,口腔溃疡。她怎样说呢?吃中药,一吃治腹泻的药,很容易上火;一吃泻火的药,就腹泻。这说明,她是一个什么病证?她是一个上热下寒。病时间久了,有没有必要适当的补一下呢?气血要补,人参、当归。病时间比较久了,要用乌梅、醋收敛止泻。我们学习,在认识问题的时候,还要认识到一个问题,你说腹泻从我们中医认识,它应该是有湿的。我在临床中,用乌梅丸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加半夏能够明显提高疗效。这是我们学习乌梅丸可以治疗什么病证?可以治疗上热下寒腹泻。换一句话说,那就相当于什么?慢性腹泻。说到慢性腹泻,这算是中医的病名,还是算西医的病名呢?当然,我们现在还没有学习西医内科学,西医内科学有两个以我们中医症状命名的病,其中一个叫慢性腹泻,另外一个,西医内科学上,叫做慢性便秘。为何西医在认识的时候,它会出现这样的认识呢?搞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病人就是有这样的症状。从我们中医辨证,常常对于这样的病,比西医治疗效果要显著的。

可以这样说,在临床实际中,有相当相当一部分慢性痢疾,慢性肠炎,绝大多数它的病证表现,都是下寒上热。说到这里,使我想到了,在今年的上半年,在一个班上课的时候,其中我是这样说的,我说,我们学习乌梅丸是治疗妇科一个重要的方。它可以治疗妇科这样的一个病证,痛经。有些女同志,痛经,怕凉,痛经的时候,手足发凉。不过,它有一个特点,痛经是在月经来临之前出现的腹痛。有些女同志,在月经来临之前,面上出现红色的,叫什么名字呢?叫痘痘,还是叫结节呢?不管叫什么,从我们中医说,它就属于下寒上热,用我们学习的乌梅丸常常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我说,我在临床中疗这样的病,效果相当可以的。到下课的时候,有一个女同学,她到我跟前,她怎样说呢?她说,你说的怎么和我的表现那样像呢?我说怎样像呢?她说,每个月在来月经之前,面部痘痘增多,发红,腹痛,有痛经比较明显,月经过后,脸上的红痘痘有点好转。她说,一个月前前后后面部的红痘痘加重有十天左右,痛经有一天两天左右。她说问我能不能用乌梅丸?我说应该可以。她说你给我开个方,我说不需要我开。她说怎样定量?我给她说,(跟你们说了吧?)乌梅用多大的量?20-25克 其他的药,加一个小数点,再乘几倍?3倍。她一吃,说着说着,很快就放假了。因为我们学习乌梅丸,大部分是在快接近考试的时候才学习的。说着说着,开学了,她见到我,她说,自己开方,达到了预期治疗目的。既把她的痛经解决了,又把面部(有的人说青春痘,有的人说是痤疮,她自己觉得是上火)这个问题解决了。说这样的话,就是告诉同学们,在临床实际中只要见到,上热下寒都可以用乌梅丸。
    我们学习乌梅丸,还有认识到一个问题,这个方可以治疗其中一个病,叫糖尿病。糖尿病,你们说治疗的难度大还是小?乌梅丸它治疗哪一样糖尿病?根据张仲景的论述,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第326条,他是这样说的“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消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糖尿病吧?饥而不欲食,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糖尿病性胃瘫,也就是说糖尿病这样的病人是想吃饭的,由于血糖过高,长期刺激胃神经,导致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紊乱,出现一种什么情况呢?肚子饿,不能吃东西,一吃东西,恶心,想吐。这西医把它叫做什么病?糖尿病性胃瘫。这样的病人,在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他的症状表现,就是既有寒又有热,要用我们学习的乌梅丸,常常能取得显著疗效。      

乌梅丸这个方,虽然归在驱虫剂,但是我们在临床中应用的时候,千万不能把它局限在蛔厥证。一定要知道,乌梅丸这个方治疗的病证是比较多的,合理的应用,取得的疗效是显著的。这是我们学习乌梅丸要达到的目的所在。怎样?这一堂就说到这里吧,同学们休息一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