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写字往往能提升我们的气质,而其中有些方式还能帮助我们养生,如何在提升气质的同时也养生呢?一起来看古人怎么做吧。 【静坐养筋】 中医认为,静则养神。静坐可以柔肝舒筋,气血得以收敛、潜藏,则筋膜得养,最终达到养神、养身的目的。静坐时心情要舒畅,轻松乐观,最好把每天一刻钟静坐锻炼作为一种习惯坚持下来,方有成效。 【水声养耳】 “最喜晚凉风月好,紫荷香里听泉声。”从中医的角度,“肾主水”,倾听水声因而能够收敛肾气,保养肾精。“肾开窍于耳”,水声可使耳道清静,令人心旷神怡。水之大美,正在于水之多变,水既有“泉眼无声溪细流”之轻柔,又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壮观。 【绿草养目】 绿草红花,古人常并提,皆能养目也。以中医五行理论来看,绿为青色,五行属木,五脏中对应肝,肝开窍于目。由于肝的功能是主疏泄、调畅情志。漫步于青山绿树之中,自然养眼养身。 【琴书养指】 欧阳修在《琴说》中说:“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疾之在其体也”。而书法通过手、腕、臂带动全身,其功能与气功、太极拳有异曲同工之妙。 【观书养心】 书籍是纸上的风景。读书,不一定要读新书,只要勤于思考,读出新滋味,照样能养心。从中医的角度,心主神明,心为阳脏而主阳气,阅读可以锻炼思维的敏捷性,有助推动心阳,促进血液循环,使人生机不息。 【杖履养足】 “足为精气之根”,足底穴位是人体多个脏器的反射区,因此双足与周身阴阳、气血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腿足状态差,容易导致气血不畅,百病丛生。老年人选择一根合适的手杖,可以增加腿足的支撑力,提供关节保护,减少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