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小讲堂——血管介入】Whipple术后出血的血管内治疗

 莫言今日无知己 2019-05-23

【名医小讲堂】

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经典的Whipple手术,也叫做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切除范围包括胰头、十二指肠、近段空场、1/3远段胃腔、胆总管下段。手术包括胆道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胰腺空肠吻合,同时行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结扎。

上图为whipple术前图解,灰色区域是拟切除部分,包括胰头,胃的远段1/3,胆管下段,胆囊,十二指肠及空肠近段。

上图为Whipple 术后图解,显示胆道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胰腺空肠吻合。

Whipple术后的出血并发症可高达10%,而且出血死亡率可以高达38%,而介入放射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并掌握whipple术后出血的相关内容。

发生于术后24小时之内的出血成为早期出血,与手术本身有关,常常发生于GDA结扎失败。

迟发性Whipple术后出血发生在24小时后,它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早期出血。迟发性出血通常发生于术后数天甚至数周,最常见原因为胰腺分泌物侵蚀所致,也可以是吻合口松解所致。

Whipple术后出血分为腔内型、腔外型,腔内型可采取内镜治疗,腔外型可采取介入血管内治疗。还有一种类型,叫做假腔外型,形成机制是腔内出血向腔外蔓延,往往由于吻合口松解所致。当然,它的治疗手段是外科手术。

如果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必须行CT增强检查,以明确出血的部位,减少介入手术的盲目性;如果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可以直接行DSA检查。DSA除了可以明确诊断,更重要的是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

由于Whipple手术包括胆道空肠吻合、胃空肠吻合、胰腺空肠吻合,同时行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结扎,因此,我们需要常规行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了解了Whipple手术的解剖,我们不难理解Whipple术后出血的可能部位如下:

01

GDA残端出血  这是最常见的Whipple术后出血部位,应该尽可能的进行栓塞治疗,除了常规弹簧圈栓塞以外,血管塞,特别是4型血管塞是不错的选择。如果残端太短,无法栓塞,可以行覆膜支架治疗,推荐采用viabahn支架,因为该支架具有定位准确,柔软的特点,特别适合于术后/脆弱的血管内治疗。请注意:有感染的患者严禁使用;另外,覆膜支架植入后,有相当一部分支架会发生闭塞,但是,患者不会有症状,因为,支架的迟发性闭塞已经给侧支循环的建立留足了时间。

以上两图为GDA残端出血,CT示残端及血肿,DSA示对比剂聚集,箭头示肱动脉入路的造影导管。

02

肝动脉/肝固有动脉主干出血 这种部位的出血往往需要覆膜支架治疗,但是在感染情况下,只能行肝动脉栓塞。

以上三图为同一病例,CT示静脉期出血,动脉期(无照片)未见活动性出血,提示多期扫描的重要性。该患者动脉造影阴性,手术探查为胆道空肠吻合口松解出血,术后dsa下行肝动脉栓塞,止血满意。

03

腹腔干出血  栓塞治疗,但是,由于出血部位为近段血管,需要防止倒灌出血,因此三明治法栓塞显得特别重要;

以上四图为同一病例,腹腔干出血,弹簧圈栓塞后经胰十二指肠动脉逆行插管,发现倒灌出血,逆行栓塞成功。

04

脾动脉及其分支出血  在进行脾动脉栓塞时,需要注意“保三弓”,因为远端脾动脉栓塞的后果就是脾脏坏死;必要时可以选择覆膜支架植入;

05

胰十二指肠下动脉动脉瘤伴出血  GDA结扎是Whipple 手术的常规步骤,GDA的结扎势必导致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的流量增加,产生流量相关性动脉瘤,它的破裂出血需要栓塞治疗;

以上三图为同一病例,SMA发出肝右动脉,Whipple 术后,GDA结扎后由于胰十二指肠下动脉高流量,导致动脉瘤。第二图显示GDA残端出血,第三图显示弹簧圈栓塞胰十二指肠下动脉(箭头),黑色箭示gda残端。

06

Buhler弓出血;Buhler弓是先天性血管变异,它是连接肝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的交通血管,起于腹腔干与GDA之间,Whipple 术后可能由于胰液侵蚀出血,需要栓塞治疗

以上四图为同一病例,显示whuipple术后Buhler弓出血,超选择插管,采用微导管栓塞成功,栓塞剂采用了液体胶。

以上两图为同一病例,Whipple 术后肝动脉被侵蚀,覆膜支架植入成功。

Whipple术后出血的血管内治疗包括栓塞治疗和覆膜支架治疗。为了尽可能的保持动脉通畅,因此,栓塞治疗优先。

参考文献:

1. Sapna Puppala, et al: Hemorrhagic Complications After Whipple Surgery: Imaging and Radiologic Intervention. AJR. 2011; 196:192–197

2. . Jagad RB, Koshariya M, Kawamoto J, Chude GS,Neeraj RV, Lygidakis NJ. Postoperative hemorrhage after major pancreatobiliary surgery: an update. Hepatogastroenterology 2008; 55:729–737

3. Wente MN, Veit JA, Bassi C, et al. Postpancreatectomy hemorrhage (PPH): an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of Pancreatic Surgery (ISGPS) definition. Surgery 2007; 142:20–25

4. Sohn TA, Yeo CJ, Cameron JL, et al.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role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ists in managing patients and complications. J Gastrointest Surg 2003; 7:209–219

5. Beyer L, Bonmardion R, Marciano S, et al. Results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of non-operative therapy for delayed hemorrhage. J Gastrointest Surg 2009; 13:922–928 [Epub 2009 Feb 1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