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小讲堂——大血管类】肝移植术后的动脉盗血

 昵称40699196 2019-06-30

【名医小讲堂】

主讲医生:张子曙教授

拥有美国最高级放射行医执照ABR;芬兰kuopio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湖南首位影像介入学博士。具有欧美多国放射及介入学10余年工作经历。致力于美国医疗精准化、规范化理念体系的引入,希望对长期从事放射与介入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者带来帮助,现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放射科主任,博士生导师。

肝移植术后的动脉盗血主要分两种类型:

第一:脾动脉盗血;

第二:胃十二指肠动脉(GDA)盗血;

肝移植术后动脉盗血的诊断要点如下:

1.肝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

2.脾动脉/GDA增粗,直径大于4mm,或者大于肝动脉直径的150%;

3.肝动脉灌注下降,肝实质染色浅淡;

4.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异常, 如排斥反应,药物肝脏毒性反应,感染等;

5.排除肝动脉灌注不足的器质性原因,如肝动脉狭窄,肝动脉血栓等

预防与治疗肝移植术后动脉盗血的手段如下:

1. 术前/术中预防性脾动脉结扎;

2. 术后脾动脉/GDA结扎;

3. 术后血管内栓塞治疗

注意事项如下:

1. 术前/术中预防性结扎尽量减少,因为它有约4%的并发症发生率,主要由于术后出现肝动脉灌注异常,如肝动脉狭窄,肝动脉血栓等,如果常规行预防性结扎,将明显加重肝动脉狭窄/血栓患者的肝功能损害程度;

2. 术后脾动脉栓塞,GDA栓塞值得推荐,因为它们为微创手术,而且效果明显;

3. 栓塞治疗之前需要通过CTA/选择性肝动脉造影,除外肝动脉灌注异常;

4. 栓塞方法有三: 单纯弹簧圈栓塞,血管塞栓塞,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

5. 在进行脾动脉栓塞时,需要准确定位,栓塞部位位于脾动脉中段,胰背动脉与胰尾动脉之间,达到保三弓的目的。所谓保三弓,就是 保护胃左/胃短弓,胃网膜右/胃网膜左动脉弓,以及胰背动脉/胰尾动脉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