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发一雄:我在用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

 Mix杨林 2019-05-24

白发一雄Kazuo Shiraga 1924-2008)日本具体派里面名字最响亮的一位当大部分日本人还在战后的废墟中沉思,具体派艺术家们已团结在一起,坚信废弃过往历史、创建崭新未来的运动势在必行。

他早期的艺术创作带有行为艺术的形式,后期受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影响,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艺术手法——“足绘”,这种创作行为常常被看作是身体“瞬间生命力对生与死的诀择”。

“我决定抛弃所有现成的守则,赤裸向前有一天我把画刀换成了木棒,紧接着又不耐烦地把它丢下。我开始用手掌、手指绘画。然后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大胆,这就是我开始用脚的契机。就是这样!用脚绘画!”。

白发一雄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对传统构图、色彩的革新,更是充分结合了东方传统文化与前现代文化的特色,从他的创作方式和绘画形象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联系。

他作品中洋溢的能量来源于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创新的碰撞,同时他还一直热衷于创作与战后新精神相符的创新的绘画形式,试图打破常规的绘画理论及色彩与构图的概念,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创作原动力。

白发一雄曾在京都城立艺术大学学习日本传统绘画,之后学习西方绘画。他觉得油画颜料的辉煌色彩及所表现出的流动的魅力是日本画所使用的矿物质颜料无法比拟的。他甚至认为这种流动感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艺术表现形式。他还认真研究过野兽派、表现派等“表露情感的绘画”,并从中找到了自己的艺术方向。

在他的工作室的地上,通常铺着特大的画布,他双手紧握从天顶上吊下的绳索以保持身体平衡,双脚直接在挤满了颜料的画布上滑行,作为绘画的轨迹,他的运动行为明确的显现在画面上。

白发一雄的足绘作品有一些共同点,线条不向画面外扩散而是被带回中心,经过累积形成一团,画面中充满了活力的、爆发式的能量与张力。白发一雄完美平衡了无意识与作为一名画家的创作状态。

抽象艺术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性的创造实践活动,目的就是“要把心灵性的东西显现于感性形象以供参照”。在艺术家充分发挥意识的作用下,大脑经过意识整合,才能转化为有意识形态的艺术作品的内容,还有另一部分未能察觉到的内容,便是我们所说的无意识,它将蕴藏在意识的底层,当有一天被激发时才会浮现。

在弗洛伊德学说中,“潜意识”便是广义上的“无意识”的代名词,由意识转化而来的潜意识则是人的意识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发展水平和潜意识成正比,发展水平越高,潜意识深厚,而意识与无意识是能够相互转化的,人的任何一种意识活动成果都有可能转化为无意识的东西,无意识又是意识整合的基础,因此,要提高意识活动,又必须充分发挥无意识的作用。

英国诗人杨格的观点:“人在创造时,其心境可分为两层,一是为意识所控制的平淡无奇的表层,一是不可理解的深不可测的深层,这个深层正是灵感的源泉”。

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艺术家似乎总是受到某种力量的影响,这种影响把他同周围所有其他的人分离开来,迫使他去表现或描述那些连他自己也完全不清楚的东西。这种力量的影响是无限重大的。”

杰克逊波洛克完全摆脱了受制于手腕、肘、肩的传统作画模式,并且通过让整个人的身体无意识性、即兴、随意的自由运动,这种无意识性,即兴绘画方法就是著名的“行动绘画”。正如波洛克自我陈述的那样,“当你用无意识工作时,那些形象也就应运而生了。我们都受了佛洛伊德的影响”。这是他无意识性的绘画本质,他也完美概括了自己的艺术创作,“绘画是一个状态,绘画是自我发现,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描绘的是他自己。”

白发一雄作品

抽象艺术创作已然成为了一种由内心支配人的行为运动的载体,是艺术家情感流泻的直接纪录过程。在白发一雄的创作中,尤其将这种无意识的创作过程表现的淋漓尽致,作为描绘画面的轨迹,他在画布上的运动行为明确地表现在画面上。这一行为过程,从根本上说是身体表现与形式创造的关系,但实际却受到某种意识的操控,他在整个绘画过程中,始终使自己处于一种无意识状态,排除了特定的意志和目的,没有预期和排演,只有无意识的单纯受操控的身体行为。

他要一边控制身体的摆动,还要依据判断控制画面,这无疑是界定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一种创作行为,也正如他曾对此创作描述到:“关于我的艺术行为,是将不可视的精神通过身体行为表现出来”。

无意识状态下的创作是艺术得以存在的依据。对无意识的传达,较之手而言,用脚创作必然会受到一定的制约,而他的“足绘法”却巧妙地避免了形式化,成为了一种纯粹的行为艺术。这种即兴表现,不是对一种事物的再现或再演,也不是为了达到某种最终目的,而是艺术本身重要的一部分,他是一种时间与空间凝聚在一起的动作表现,某种意义上他超越时间的概念。 

抽象艺术家的这种“自然”、“本我”、“解放”的信念,正是无意识对其在抽象艺术创作中产生的影响,也正符合佛洛伊德的无意识性本能学说。荣格认为:“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它超越了个人生活领域而以艺术家的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艺术家在创作抽象艺术时,通常为一种探索内在世界的过程,通过作品传达自我本身潜意识里蕴含的真实经验。

意识与无意识是一个互相切换的过程,艺术家在创作任何抽象作品时,仅仅靠无意识或意识都不能真正完成一幅通常意义上的艺术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出现的灵感即来自于无意识,而创作时所需要的意图则来自于意识,他们是一个互通互换的关系,是一个随时转换的进行过程,是无法分离开来的,必须把这两方面因素结合起来,无意识只有在被意识到才能起真正作用,才可称之为灵感。只有这样,才能说明艺术活动的心理特征,抽象艺术创作中的无意识性才能被大家所认识。

在抽象艺术的创作中,意识与无意识始终贯穿着整个过程,它们之间整合又分离,在高度集中时,意识处于主导作用;在放松酝酿时,无意识起灵感作用。意识与无意识始终有着密切联系,这种关系会持续到艺术作品完成,并体现在作品中。


作品欣赏

“艺术作品的本质在于它超越了个人生活领域而以艺术家的心灵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