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笔结字,从何处入手呢?老师会说:“临帖”。临帖几十年,还是结体不悟,是因为功夫未到,然后,继续老老实实的临帖。这是传统书法从古至今的学习方法,有人称之为金科玉律,不可撼动。 ![]() 难道临帖错了吗,没有。如果是错误的怎么会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也不会被后世捧为不二法则。但是,这其中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不论你临习何种碑帖,也不管临写多长时间,只是知道了“如何写”,却没有人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 如何写是方法问题,是明确法则,询问为什么是独立思考,是学习艺术理论。知法与明理其实并不冲突,也没有矛盾,犹如登山的两种不同的方式,目标是相同的。为什么传统书法不从理论出发形成学习模式呢?因为书法艺术理论是一个空白,因为传统书论是技法支撑的历史传承。 ![]() 简单地说是习惯成自然。没有人反对学习书法从艺术理论开始,也没有人阻止学习书法的人总结艺术理论,只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师强调,学习书法要从知法开始。 ![]() 如今,不妨具体的说说从艺术理论的视觉怎样开始学习书法结体这样一个具体问题。什么是结体? 书法结体是指单一汉字艺术形象的塑造。单一汉字的书写成为艺术形象,与传统书论在书法艺术层面的认识是一致的,书体不过是艺术形象实用的具体化。 ![]() 书法的载体是汉字,符号化的汉字是结体造型的蓝本。方块,是汉字形体的基本特征,也是结体造型的基础形象。传统书论经历一千多年的提炼和总结,最终确立书法结体基本形态是方和圆,方圆既立,纵横之势随之明确,所以,名为“取势”。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取势”就是从整体把握汉字结体的形与势,离开汉字整体也就不存在“取势”。 ![]() 心理学证明,注意力是有方向的。观察一棵树,有人注意力在枝叶,有人注意力在整体造型。结体也是如此,重视点画,是从枝叶开始,重视造型是从树的全貌求索,方向不同而已。最终还是要归于既见树木也见枝叶的整体统一之中。 现代思维,从造型出发来认识书法结体,树立整体意识就是第一位的,因为,这是造型思维的基础,也成为书法结体的立足点。 ![]() 那么,下笔结字从何入手的问题是否还有了一个答案,即从树立整体意识开始,从确立汉字形体方或圆的取势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