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穷文”?别信!知道古代读书人付出有多大,自然就不会再这么说

 探知社 2019-05-24

古代的官员选拔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从最开始的世袭制到后来的察举制再到后来的科举制,不得不说人才选拔制度是越来越规范和公平了。

古代所有的读书人都有通考取功名的强烈愿望,为什么呢? 文化氛围是一个根本原因。古代历朝历代都尊重读书人,当然大家更加尊敬官员,当时的人们将地方官方都称之为衣食父母,可见人们对于官员的崇拜之心了。没有出身的老百姓见了官员一般要下跪,一是身份、阶级的体现,二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恐惧。很矛盾吧,既害怕,又向往。

所以,很多读书人挤破脑袋都想当官,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就会有社会地位。这样就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故事了。考取了功名的这些人,一般会很快的坐上大娇子,吹着唢呐,带着红花荣归故里,说白了就是显摆一下,衣锦还乡。

“穷文”?别信!知道古代读书人付出有多大,自然就不会再这么说

在古代,读书是很困难的。主要是在于一是没有书读,第二个是没有钱读书。当时的书很少,一般都是用手抄写的,因为在当时不能复印。当时是用竹简,所以说没有几本书就能装满好几辆车。当然,人们也有抄在帛上的,卷成一卷儿的,但是还只有少数的人才能够用得起。

直到后来发明了纸,那时候人们也得用手抄,那时的笔墨纸砚也是相当昂贵的,所以说一般人也抄不起。即使有了买文具的钱,也得有人教不是?总不能无师自通吧,在那时并不交学费,而是称为束脩,据说是从孔子开始的。孔子的学生非常多,当然也收过学生的学费。

在那个重农抑商的年代里,似乎人人都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百姓们辛苦地土里刨食,然后就希望家里出个读书人,不仅自己有面子,而且,能减免赋税。但是这又何其困难?

“穷文”?别信!知道古代读书人付出有多大,自然就不会再这么说

古代考试没有终点,直到你考上进士为止,也许有些人一辈子都是童生的命。在这我们介绍下古代科举考试,古代书生的升级考试分四次,科试、乡试、会试、殿试。

再说下童生考试在县里考,这是最低级的学历,录取率(朝代和地区不同,只能说个大概,见谅,以下同)是最高的,大概百分之十左右,有了童生的身份就可以继续考秀才。

秀才考试在府里考,这是第二级的学历,全府各县历届的童生都可参加,录取率在百分之五左右,如果能通过了就算是考上了秀才,做了秀才就算有了正式功名在身,犯了错也不能随便用刑,见了官也不用下跪,只需要作揖即可。

会试一般在省里考,是秀才升级举人的考试录取率百分之三。考上举人的话,社会身份再次提升,可以做小官了。大部分人到这就基本走到了人生巅峰,再往上考希望渺茫。

接下来的幸运儿将参加会试,这不在地方举行,而是由礼部组织,全国的举人到京城考试。举人通过会试考上贡士的几率大概是百分之五。当幸运的考上贡士以后,就能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不存在淘汰的问题,参加殿试的贡士都会晋级为进士,只不过分为了不同的等级,状元、榜眼、探花,一甲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

“穷文”?别信!知道古代读书人付出有多大,自然就不会再这么说

古代,读书,几乎是一件倾尽全部家资,培养一个不上不下的秀才而已。至于考举人?不好意思,那花费的就要更多。因为考举人,还需要到更高级别的,比如省城的书院去读书,那将会是一个更加烧钱的地方。所以古代,书本贵,束脩贵,笔墨纸砚什么都不便宜的情况之下,读书,真的是花费十分巨大的事情。

就像史料中记载的那样,一些平民家庭,为了供儿子读书,女儿几乎就是拿来换钱的工具。但是做到了这个程度,也不一定能有什么好的结果。因为那个时代,读书人并不少。竞争的压力,让很多人,只能仰望着比自己优秀的人步步高升。落榜之后,三年再来。只是那个情况之下,三年,这对普通家庭来说,又是何等的残酷?希望只会越来越渺茫罢了。

所以,古代,读书,真的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不是穷苦人家能尝试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