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高考与古代科举

 人在西京 2020-06-16

前不久,去南京休假,正值高考,游玩之余顺便帮助亲戚送孩子参加高考,而之前恰巧游览了夫子庙和江南贡院。前后几天,现代高考的热烈场面和江南贡院里展示的古代科举场面,交相辉映在眼前和脑海,令人不由得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古代科举和现代高考,都是国家社会选拔人才的方式,同时也是个人的功名成才之路。

泱泱中华帝国,五千年灿烂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不间断的人类文明。能做到这个“唯一”,科举制度功不可没。

中国这样一个庞大国家,离不开一大批行政人员的管理工作,这些行政人员的选拔产生机制无疑是一项重要国策。在秦汉以前,官职主要靠世袭,豪门世代为官,布衣世代为民。汉代起用察举制,老百姓表现良好,被当地官员发现,也就有出头的机会了,所以汉代的小故事特别多,比如“刻木事亲”、“行佣供母”等。魏晋时进一步完善察举制,产生了“九品中正制”,由朝廷派出“中正”官,去民间选才,把候选人分成九个等级,按照级别录用。然而上述制度都取决于选拔官员的良心和忠心,一旦选拔官员怀有私心,则很难做到公正公平。事实上,古代众多的门阀贵族就是因为官官相护、互相推荐,造成对做官途径的垄断而产生的,如陇西李氏、弘农杨氏、乌衣巷的王氏和谢氏等豪门贵族。

到了隋代,出生弘农杨氏的杨坚锐意改革,科举制度正式登场。凭科目考试选拔人才,豪门子弟与寒门子弟一视同仁,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做官。从此“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垄断状况一去不复返,寒门子弟“鲤鱼跳龙门”的机会大大增加。科举制度的横空出世,为天下的寒门子弟创造了出人头地的机会,因为这一制度的公平公正性,得到了天下人的拥戴,使得它拥有了极强的生命力。无论朝代如何更替,无论谁做皇帝,都非常重视和依靠科举制度。从公元六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科举制度走过了1300年光辉浩荡的生命历程。

科举的过程大概是这样的:第一阶段,童生阶段:孩童在私塾学习数年,然后分别参加每年一次的县试、府试、院试,县试合格后便可称为“童生”,院试合格后成为“秀才”,秀才第一名称为“案首”。第二阶段,秀才阶段:秀才参加每三年一次、由礼部会同各省贡院在秋天八月举办的乡试,考试分三场,每场三天两夜,合起来便是“九天六夜”,吃喝拉撒都在一个叫“号舍”的狭小空间里,相当折磨人。乡试合格后便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三阶段,举人阶段:举人在乡试的第二年二月参加“会试”,由礼部举办,考试也分三场,会试合格后便成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员”。终极目标进士:贡生在当年,一般是在会试后的次月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殿试只是对贡生进行排名,并不淘汰,也就是说,所有的贡生都会通过考试,成为“进士”,只不过名次等级不同。第一等,进士及第,分为三甲: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第二等的为“赐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三等的为“赐同进士出身”,若干人,第二等、第三等的进士第一名称为“传卢”。所有这些人通称为“进士”。

各阶层的待遇如何呢?童生没有待遇,秀才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举人国家就开始发工资了,有特殊需要时可以安排工作,但官不会大,仕途有限;进士则直接由朝廷委任官职,将来可以出将入相。

在漫长的1300年间,科举为中华帝国选拔了十万进士,百万举人,形成了国家行政管理的重要基础。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有利有弊,科举也一样,在为国选贤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科举也不乏种种让人诟病的弊端。如八股取士,使得很多真才实学的人频频落榜,如胡雪岩、顾炎武、黄宗羲、曹雪芹、吴敬梓、蒲松龄等;还有对读书人的戕害,虽然成就了一部分的读书人,但也伤害了另外一部分读书人,如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这些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现实原型的。

近代中国,落后挨打,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之策,其中废除科举就是其中之一。一九0三年,袁世凯和张之洞给慈禧太后的一份奏折中写道:科举一日不废,则学校一日不能大兴,士子永远无实在之学问,国家永无救时之人才,中国永远不能进于富强。

一九0五年,千年科举制度终于寿终正寝。

科举被废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的一些缺陷,而在于它适应不了新兴的时代要求。新兴的时代开启了工商业,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仅靠科举每三年才选拔百名人才,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况且科举仅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适应不了各行各业的要求。

废除科举后的中国,开始广开学堂,兴办学校,“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已成为过去,九年制义务教育更是让所有人都成为了读书人,基础教育确实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

在科举制度之后,高考接过了大旗,成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主要制度。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通过高考考上大学的,基本就等同于科举中的举人或进士了,因为国家包分配工作,有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九十年代之后,大学生越来越多,国家开始把大学生推向市场,自主择业,不再统包统揽。但是又另外推出了“公务员考试”,考中的便成为了国家公务员。于是公务员考试成为了新的“会试”,而高考则降格为“乡试”,甚至只是“院试”,因为大学生什么待遇也没有,毕业后自谋生路。

科举作为古代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实行了一千多年,公正地说它是一项了不起的制度。对比之下,现代的高考制度并不成功。

在它开始诞生取代科举以来的近百年时间内,闪光点是实现了普遍教育,但是在人的成才之路上仍然没有摆脱科举思维,在功名思想上一脉相承,还是努力读书(十年寒窗),考个好大学得个国家饭碗(博个功名)。而在国家公务员考试推出之后,高考的功名功能便失效了。然而可悲的是,人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追逐在高考的狂潮之中,也正是他们的推波助澜,使得本已失去“顶戴”的高考仍然高高在上。高高在上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清华北大们的存在,殊不知,清华北大的很多毕业生庸庸碌碌,其中不乏“北大毕业生卖猪肉”这样的奇葩现象。

古代读书人经历的是“十年寒窗”,而现在的莘莘学子经历的远远不止十年。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一直到大学,如果再算上硕士、博士研究生,二十年都不止。从幼儿园开始便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上各种艺术班;为了小升初,不惜高价购买学区房;中考高考的各种补习班等等,耗尽了学子们的精力和学习兴趣,耗尽了家长们的财力。最后出来的成果——毕业后的大学生,和科举中落榜的秀才一样,百无一用。勉强找到工作后,相应的技能也得从上岗后从头学起。

现代社会已经是百业俱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上个对口的大学,毕业后凭自己的一技之长完全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高校这么多,还愁上不了大学?根本用不着那么不切实际的去瞎拼,劳人伤财。

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儒家圣人孔夫子就已经开始实行“因材施教”,夫子庙里展示着孔圣人的各种教育方式,而我们则把这些优良的教育精髓放进了“中国科举博物馆”,没有实施在当代教育事业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