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剂学》学习笔记123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05-24
 各论/第六章,温里剂/温中祛寒/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小建中汤
(小建中汤《伤寒论》
【组成】 桂枝三两(9克),去皮  甘草二两(6克),炙  大枣十二枚(6枚),擘  芍药六两(18克) 生姜三两(9克),切  胶诒一升(30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渣,内胶诒,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取汁,兑入饴糖,文火加热融化,分两次温服)。
【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 中焦虚寒,肝脾不和证。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神疲乏力,虚怯少气;
或心中悸动,虚烦不宁,面色无华;
或伴四肢酸楚,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舌淡苔白,脉细弦。
笔记者摘自《方剂学》)

   理中丸是个基础方,后面这个小建中汤病机稍微复杂一点,它是个常用方。
   小建中汤是出在《伤寒论》,也是个名方,这个方治疗的病机,到目前讨论的很多,
& 总体共同特点考虑到中焦阳气不足,中焦虚寒是主要的,
& 肝脾不和这个问题,现在认识并不统一,共同的是阳气不足。
   而且阳气不足中焦虚寒有一定的时间,造成化源匮乏,脾胃属于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化源匮乏以后,化生的阴血也会不足,
& 既有阳气不足,又化生阴血不足,产生一种阴阳两虚,
   阳虚寒凝就可以有类似小建中汤的
 @ 腹痛,喜温喜按,
 @ 阳虚,当然它又加阴血不足了,舌淡,脉细,这是阳虚兼有阴血化生不足的表现。
& 阴血不足又继发血不养心,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程了,血不养心可以
 @ 心悸以及面色无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了,就是血虚失荣。
   首先阳虚可以有内寒,那阴血不足到一定阶段又会继发虚热,所以
 @ 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这一类,在临床上虽说不是很突出,往往具有一种活动以后一身有燥热,手足烦热,产生一种燥热,这是认为有阳气不足,阴血又不足这样造成的,所以阴阳两虚,这表现的方面就比较多、比较复杂。

& 当然还有一类看法,
   这个人数也不少,认为由于中焦虚寒,脾胃化生阴血也不足,所以作为肝来讲,肝脾就有不和,其中包括有肝脾不和因素,所以才产生这种腹中疼痛,
 @ 一种,拘急疼痛,和理中丸就是吐、利,腹痛,喜温喜按,这个比较标准、典型中焦虚寒式的腹痛,有一定区别。
   所以用到小建中汤里,张仲景曾经提到过,法当腹中急痛,结合他用药来讲,它有这个拘急疼痛的特点,所以这个方它还要体现,柔肝缓急止痛这个治法,这是在小建中汤的病机分析里面,历来有所认识不同的方面。这个可以参考结合来理解它。

   临床上用小建中汤治疗的腹痛,脘腹疼痛相比之下,这拘急疼痛多一些,疼痛程度要比理中类要重一些,所以这个说有中焦虚寒兼有肝脾不和,阴阳不足,阴阳不和,这个说法相比之下全面一些,所以很多教材还是提到了肝脾不和的问题,这是在病机分析、证候分析当中要解释的了。
   它是由于根本是中焦虚寒,阳气不足,化生阴血不足形成阴阳两虚,中焦虚寒之后可以讲土不荣木,造成肝脾不和,那疼痛当中又有肝木克伐脾土的,这种拘急疼痛的这种疼痛特点,这是病机,我们结合医家多方面看法,有这样一种特点。
   所以
* 谈,中焦虚寒,肝脾不和作为一个病机,也有道理。
* 说,它阴阳不和也有道理,阴阳不和就是阴阳两虚了。

   这个方子的功用,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温中补虚是中焦虚寒,温补结合,和里缓急这里包涵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意思。

   这个方用
* 饴糖作为君药,
   饴糖它既是温的,能够祛寒,又是甘润能养血,它是阴阳双向调节的,所以用它来建中气,恢复这个化源。

* 臣药运用桂枝汤里的基本结构,桂枝、芍药,
 @ 桂枝温里可以祛寒,
 @ 芍药既能益阴养血,又能缓急止痛,
   由于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要养血,还要缓急止痛,芍药和桂枝相配体现了阴阳双补,又要缓急止痛,因此用量加倍。要照顾到要和里缓急止痛这样的特点。

* 生姜、大枣呢,仍然体现了,两个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一种结构。
 @ 就桂枝、生姜到饴糖之甘、甘草,形成一个辛甘化阳,那就温补中焦阳气了。
 @ 从饴糖是甘味,到芍药酸味,大枣、甘草这样下来酸甘化阴,又是一个阴阳双向调节的,阴阳并补的一个结构,所以姜、枣在这里看作是佐药。

* 甘草既能补气,使全方也能体现一种温补结合,这
 @ 桂枝、甘草对于化生阳气来说,温阳、通阳是很好,
 @ 芍药、甘草能够益阴缓急。

   所以这个方是只能说利用了桂枝汤这种阴阳双向调节,
* 在表和营卫了,营卫双向调节,
* 到内调阴阳,阴阳双向调节,
   它不能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是个新方。
   但是组方结构阴阳双向调节上,是利用了那个思路。用质保的调和营卫方,成为治里的调和阴阳方,这是一个典型。所以正象徐彬讲的,
“桂枝汤,
外证得之,化气和营卫,
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外证能解表和营卫,内证能化气和阴阳,这是一个典型例子了。

   小建中汤的配伍特点,
   它阴阳并调,以温中为主,也是阴阳双向调节,但是还是温中为主,针对它的病机是由中焦虚寒为主的。
   而且用药里面肝脾同治,以补脾为主,对肝是益阴、柔肝、缓急、以止痛,所以整个还是温补中焦阳气,这个温补是以补脾为主的。

   所以在临床运用特点,
   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这个为主。
   这里强调的腹痛,喜温喜按,是由于这个方在临床上用于脘腹疼痛,用得很多,特别是现在象用于溃疡病这类,用得较多的,这是它的证治要点。

   结合现在运用较多的方面,在随证加减方面,

* 如果中焦虚寒,寒较重用干姜,毕竟温中阳来说,这个靠桂枝和饴糖之温,增减干姜以后温中力量更强,要根据它中寒的情况。
* 从全方来讲,小建中汤来讲气滞比较突出,脘腹疼痛、胀,这些气滞呢,行气力量不足可以加木香。
* 兼有大便溏泻的要增加健脾的力量,加白术。
* 如果气虚明显,有一组基础气虚兼症,人参黄、芪可以结合。

* 有那个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加强了补气作用,温补结合,加强补气作用,所以用黄芪建中汤,反映了小建中汤基础上的两个特点。
 @  一个特点,它明显有气虚表现,有气虚表现可以用它。
 @ 另一个有这种气虚失去固摄特点,比如有自汗,可以用黄芪建中汤,仲景治疗虚寒证和后世运用也是这个方面居多。

* 当归加了以后,当归建中汤,那是用于妇人产后气血不和,腹痛,用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止痛,这是常用的加减和常用的附方。

   建中汤它以桂枝汤相当于一个基础,这种架构偏于甘味,所以仲景在用桂枝汤嘱咐,
! 呕家不能用了。胃气上逆或者中满,中焦阻滞用甘味,甘令人中满,不宜使用。

!脘腹疼痛属于阴虚内热,尽管这个方有益阴养血,以温阳为主,也是不适合的,这个使用当中要注意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