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解读古典诗歌中的“合叙”句

 昵称5466805 2019-05-24

如何解读古典诗歌中的“合叙”句

“合叙”手法是汉语里是常用的修辞手法,无论是古代汉语或现代汉语都是如此。它的结构形式是“合二为一”。就是把本来应写成两个短语或两个句子的话,合并成一个句子。这样的句子使文字更加简洁,句子显得精炼,优美。读这种合叙句时我们必须注意要重新把它“一分为二”,还原到原来的两个句子或两个短语来理解。

历来分析合叙修辞手法的文章,都从散文中选材,鲜有从古代诗歌的角度去讨论。本文就专门从古代诗歌的角度讨论“合叙”手法。

在古代诗歌中,合叙现象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把上下两句部分词语合在一起之后,整句话的顺序和意思大致不变;二是诗人在合叙造句过程中,使用了省略、倒装等手法,重新组合了一个新的句子,词语的位置有所改变。

第一种情况由于原意大致不变,人人自然一看就懂,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古诗中这种例子不少、如杜甫《新安吏》中的句子: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天地终无情”就是“天终无情”和“地终无情”两句短语合叙而成;“日夕望其平”也就是“日望其平”和“夕望其平”两句合叙而成。又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

“风雨不动安如山”

其实就是“风吹不动安如山”和“雨打不动安如山”两句短语的合叙。再如苏轼的《定风波》中的句子:

“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句就是“莫听穿林声”和“莫听打叶声”二句的合叙。

还有朱敦儒的《好事近》:

“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

“上下是新月”是由“(天)上是新月”和“(水)下是新月”二句合叙而成。这种合叙句只不过把原来两句结构相同的句子简单归纳合并,原来词语的顺序也没有变,所以意思也基本不变,很好理解,让人一看就懂。这一类的例子很多,用不着本文讨论。

第二种情况就不同了,诗人在重新组合句子时,不仅省略了一些词语,而且还改变了原来的词序。严格地说合叙句通常都不是一个正常的句子。这种新组合的诗句往往给读者造成错解甚至根本无法解读的后果。所以说不懂合叙手法的人,在读古诗时,一碰到诗中的合叙句必定会出错。我们先看能让人造成错解的合叙句。如李商隐的《代赠》: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第三句“芭蕉不展丁香结”就是合叙句。按汉语语法规律,这句诗可以解释为:“芭蕉不展开丁香的结”。虽然这样的解读符合汉语语法的规律,但这样的解释不合逻辑,解释不通。芭蕉怎么能够展开或不展开丁香的结呢?解释不通的原因就是没有把它当“合叙句”来处理。

按前面说过的“合叙句”必须把它还原成原来的两句来读。原来这句诗本来应该是“芭蕉(的芯)不展”和“丁香结也不展”两句话。比喻人的情绪纠结不开。所以下句说“各自愁”。原来,李商隐把自然界两种象征发愁的现象“芭蕉卷芯”和“丁香打结”拿来作比喻。“芭蕉”和“丁香结”两者本身没有任何关系。经过诗人组合在一起,省略了一个不展,使二者好像有关了,这样易给读诗的人造成错解。

在古代诗歌里,象这样的因合叙现象所造成错解的情况还时有发生,如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

这首诗我们都很熟悉,是李白在流放夜郎途经武昌时所作,所以自称“迁客”,其第二句“西望长安不见家”,历来解家在解释这句诗时语焉不详,只解释了“西望长安”四个字。说李白“望长安”是眷恋朝廷,而故意略过“不见家”三字不提;李白“西望长安”确实是眷恋朝廷没错,长安在武昌的西面,所以说“西望”。

可是“不见家”就说不通了。因为李白当时的家不在长安而在武昌东南面的庐山(见郭沫若《李白与杜甫》p28、p29),望家只能向东南望,“西望”与“不见家”没有关系。正确理解这句诗应该把它还原成“西望长安而不见长安”和“东望家而不见家”两句。意思是“有国难奔(长安就是国),有家难归”的意思,这才符合李白当时心中的凄苦和无奈。

我们再来看南宋戴复古的《山村》:

雨过山村六月凉,田田流水稻花香。

松边一石平如榻,坐听风蝉送夕阳。

第四句“坐听风蝉送夕阳”是一句合叙句。由两个短语“我坐听风中传过来的蝉鸣”和“我坐在石上目送夕阳冉冉西下”两句合叙而成。不能解读成“我坐于石上听着风蝉在送夕阳”。

碰到合叙句而没有看出这是合叙句的情况屡屡发生,解读时必定会出错,有些还错得离谱。有人还以错误的解读写出文章,贻误读者。如温庭筠的《苏武庙》:

苏武魂销汉使前,古祠高树两茫然。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

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

茂陵不见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

其中第七句“茂陵不见封侯印”就是一句典型的合叙句。可是有人不知道这是合叙句,以至于解成“武帝已经长眠茂陵,再也见不到完节归来的苏武封侯受爵了”(见《唐诗鉴赏辞典P1124》)。

这段文字有一个严重的错误:他把武帝当作“不见”的主体。武帝见不到苏武,顺着这个意思接下来向秋波而哭的也应该是武帝了。这样解读就大错特错了。其实这也是不懂合叙句所造成的错解。这句诗的结构与李商隐的那句完全相同。是由“不见茂陵”和“不见封侯印”两句话合叙而成。不见的主体当然是苏武。

下句诗中向秋波哭的也是苏武。

解释错误到可笑程度的例子还有一个:

欧阳修的《浣溪沙》(上半首)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其第一句“堤上游人逐画船”就是一句合叙句。可是所有讲到这首词的读物都没有把它当合叙句来解释。以至于解成“堤上踏青赏春的人追逐着画船行走”。多可笑的解释。堤上的游人如何能追逐水上的画船?画船是要驶向湖中心去的,游人能涉水而追吗?显然这样的解释根本不成立。

欧阳修这首词的上半首是写颍州西湖游春的热闹景象,首句表达的意思是:“堤上游人接着游人(相逐),湖上画船一条接着一条(相逐)”。这样,堤上、湖上的热闹景象就全出来了。

第二句:“拍堤春水四垂天”也是一句合叙句。试想“春水”怎能“垂天”?春水在下,天在上,怎可用“垂”字。我们如果把它还原成两个短句,就是“春水拍堤”和“蓝天四垂”,这样,句子就可理解了。

以上是易造成解释错误的例子,还有一些合叙句不还原就无法解读。

我们看看王昌龄的《盧溪别人》:

武陵溪口驻扁舟,溪水随君向北流。

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

这是一首王昌龄送人入川分别时写的送行诗,他想象朋友行到三峡时候的情景,特别叮嘱他“莫将孤月对猿愁”。这句诗如何解读?按字面容易解成“不要将孤月对着猿发愁”。但这样解释说得通吗?这里先弄清楚两个字:“将”和“愁”。“将”字义项很多,这里的意思是“共”“一起”的意思。“愁”字在这里是“啼”的意思,“猿愁”就是“猿啼”。这句诗如按诗句字面应该解释成“不要共孤月一起对猿啼”。

可惜这样的解释也是错误的。错解的原因是没有把这个合叙句按解读合叙句的方法来处理,上面说过凡合叙句是一定要把它还原成原来的两句话或两个短句来解读才会得出原意。这句诗经一分为二解读,就成为:“(你)不要共孤月一起,(你)也不要面对猿啼”。和诗的上句合在一起读就成了“到三峡这样的特殊而敏感的地方,你千万不要面对孤月,也不要面对猿啼,那样你会伤心欲绝的”。只有这样的理解才是这句诗的本意。

我们还看看李颀的《宿香山寺石楼》中的句子:

“渔舟带远火,山磬发孤烟”

上联“渔舟带远火”,语法结构完整。意思是“渔舟带着灯火远远的在江面上来往。”下联的要求是与上句对仗,其结构、词性应该是相同的。“山磬发孤烟”从句子的结构,词性上看都没有问题,“磬”是佛教在做佛事的时候用的打击器。这里的“磬”指的是“磬”的声音。“山磬”是指飘荡在山间的“磬声”,“山磬”如何能够发生“孤烟”?

所以从诗的字面讲,此句是无法解释的。究其原因,是这句诗本来就不是一句话,它是由两句话合叙而成的句子,是合叙句。理解时必须还原成两句才能说的通。原来“山磬”并不是主语,诗的主语是宿在香山寺石楼里的诗人“我”,诗人把他省略了,在还原时应补上。正确的句读是:“我听着从山间传过来的磬声,看着林外发出的一缕袅袅炊烟”。这个句子后来被住在临海的大诗人顾况照搬用过一次。顾况的《临海所居三首》的第三首:

家在双峰兰若边,一声秋磬发孤烟。

山连极浦鸟飞尽,月上青林人未眠。

其第二句就是基本照搬李颀的句子。

还有更加难于解读的合叙句,如:

唐寅《落花诗》其三:

春风百五尽须臾,花事飘零剩有无。

新酒快倾杯上绿,衰颜已改镜中朱。

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

身渐衰颓类如此,树和泪眼合同枯。

其颈联:“绝缨不见偷香掾,堕溷翻成逐臭夫”的两句都是合叙句。

出句的“绝缨”与“偷香掾”本来就是毫不相干的两码事,说不到一块去,何来见与“不见”?据刘向《説苑》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庆功之宴。楚王叫出宠姬劝酒。宴间忽然一阵大风吹灭了所有灯烛。此时有人乘机调戏了楚王的宠姬,宠姬在挣扎中扯断了此人的帽缨,求楚王查断缨者并严惩他。楚王却做了一个相反的决定,趁掌灯之前命令所有大臣都把自己的帽带扯断。此事就这样无从查起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宽大待人之典范,叫作“绝缨之宴”

再说“偷香掾”就是流传最广的“偷香窃玉”故事。据《世说新语》记载,晋开国功臣贾充一次发现下属韩寿衣服上发出异香,这种香是皇上特赐,别人没有。立即意识到是韩寿偷的,于是暴怒追查。后来查明原来自己的女儿看中韩寿,两人暗中偷情,香是女儿偷给韩寿的。弄得贾充无法处理,最后不得不顺遂了女儿的心愿,使两人结合。这也是有名的宽大待人的典范。

唐寅为什么把两件没相干的事扯在一起说呢?原来唐寅在科场栽了个大跟斗,回来后意气消沉。此时通过写三十首落花诗一吐心中的块磊,诗既写落花又写自己。

唐寅用这两个历史故事,是说历史上曾有如此宽厚对待犯罪的人,而自己在科场受到冤枉,却见不到像处置“绝缨”’“偷香”之事的好人来为自己解脱罪名。所以这句诗是“不见绝缨”,也“不见偷香”两句合叙而成的。其句式与李商隐的“芭蕉”句和温庭筠的“茂陵”句完全相同。

对句的“堕溷”和“逐臭夫”也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

《梁书·▪范缜传》:

表示人生由于偶然机会造成的结果会大不相同。“溷”是粪坑。这就是“坠茵落溷”典故。

《吕氏春秋》:“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悦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来就把这种人称为“逐臭之夫”。

这两个典故是说本来可以前程似锦的自己却受冤枉成了一朵可怜的堕溷之花和一个讨厌的逐臭之夫。

唐寅把历史上四件本不相干的典故组成两句诗,读诗时如果不知道这是合叙句,没有把它们各自还原成两句,那就茫茫然无法理解。

所以,在读古典诗歌时,碰到难解的诗句,不妨想想它会不会是一句合叙句?如果是,那就不难解了。

【周先生讲诗词之一】古代诗歌中的“互文见义”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