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巨人的工具》:我学到3个提升自我的心法和技能

 MrKujng 2019-05-24

《巨人的工具》:我学到3个提升自我的心法和技能

By 击鼓成双

书就不介绍了,可以搜索。直接说我自己学到并且开始践行的几点。


第一位:蒂姆 费里斯

做好每天的完成计划。

他是本书的作者。他的成名作,叫做《每周工作4小时工作》。

看到这个名字会不会让人感到沮丧?明明自己每天工作8小时、9小时、10小时都感觉忙不完,或者进步太慢,但是他竟然说每周只需要工作四小时,收入还能比原来增加好几倍。

(安慰自己:没关系,我是普通人,工作时间长一点,努力一点是正常的。)

但是蒂姆费里斯能用每周4小时的工作,让自己更成功,确实是认真思考,研究并掌握了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而且他的有些方法,我认为是每个人都可以学到的。

比如我在《巨人的工具》这本书里,学到的这条:

每天早上10分钟,列举、选出当天必须要完成的工作,并分配时间,完成。

年前工作要交付的项目比较多,一想到有很多Deadline在前方等着我,早上一起床就开始感到头昏脑胀,晚上睡眠也是多梦爱醒。感觉每天都是在勉力支撑着,好不容易熬到春节假期。

年后则相反,工作上需要向外交付的项目比较少,上班总是喜欢在手机上这里翻翻那里翻翻,转眼到下班,又感觉自己什么都没做,一想到自己一整天一事无成,心里就会产生不安和焦虑。

费里斯的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对当时陷入困境的我而言,看到这一段时,却有如醍醐灌顶。

从那天开始,我就执行这个方法,直到现在,每天都能有条不紊,按计划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件事。

具体操作步骤,按我的理解大概如下:

1、拿出纸笔,随便什么纸笔,写下当天或者近3天必须要做的几件重要的事。

2、挑选出当天必须要完成的两三件,必须要立刻执行的那种。

3、安排大块不被打扰的时间,完成这些事之后,再做其他的事。

这个做法的好处在于,把那些既重要又紧急的事,首先选出来做掉,确保自己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做既重要又紧急的事,就不会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做低效和无意义的事。

自从用了这种方法以后,我再也没有被Deadline绑架,也再也没有后悔自己碌碌无为一天。因为每天都有至少4个小时,在做我必须要做的重要的工作。


第二位:杰克 威林克

自律=自由。

威林克曾是海豹突击队的指挥官。

他的习惯是每天早上4:45起床做事。他早就从部队退役了,但为什么还保持这样的习惯呢?

威林克自己讲说:早起能让他获得一种在心理上战胜了敌人的感觉。他的座右铭是“自律=自由”,人为了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需要给自己设定一些限制。

这是因为,他对自己所做的一切,希望有绝对的控制权。比如带兵打仗,就从来不会轻易向上级提出需求,而是提前解决好一切问题,当自己真正提需求时,上级就会知道这是必须要给予支持的。

虽然我欣赏和尊重“享受当下美好“的生活观念,但是在工作上、自我成长上,我是非常认同威林克的观点:以绝对的自律,赋予自己绝对的自由。

有位同事,每次见面都是朝气蓬勃。她的朋友圈里,工作、带娃、锻炼,时刻都是充满阳光。她也是早起族,每天早上4:45分起床。已经坚持了两年多。

我曾经试过早起,但是最早也只能5点半或6点,再往前早,就难受到头痛,最后放弃了。

但是我想自律这件事,不一定仅仅只是用早起来表现,也可以是别的,对自己而言略有挑战又有意义的事。

所以我决定每天跑5公里,不间断。

5公里对我而言,是个蛮有挑战的事。首先是距离上,我以前极少一次性跑这么远。其次是下班之后,往沙发上一躺,真是太舒服了,完全不想动。

但当我每天下班回到家,立刻穿上运动鞋,去跑完5公里之后,身体变得轻盈很多,也获得了一种战胜自我的体验。和躺在沙发上比,这种感觉更每好。


第三位 斯科特 亚当斯

建立系统。使你的能力达到前25%的水平。

斯科特亚当斯,是呆伯特系列漫画的作者,这个系列在65个国家,用25种语言传播。

我们现在做任何事情,都在讲完成目标,但他认为,比起完成一个具体目标,建立系统更重要。

我们看重目标,是因为目标可以对标结果。目标做到了,就能立即有回报。做不到,就没有回报。

而系统,则是一个连续变化的东西,可能是一项技能,也可能是一个关系。在建系统的过程中,不是做每件事,都立即有结果的。

而且为了建成系统,我们需要做各种项目,养成各种习惯。

比如,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要养成每天锻炼的习惯、还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还要科学睡眠的习惯等等。

而建系统的过程种,可能是没有具体目标的。比如我想建设写作系统,但是现在写这些内容,完全只是因为自己希望分享一些自己的所思所想,并没有写这一篇文章,就要获得多少读者的具体目标。

建系统还必须要定期定时,确保训练。为了练习我的写作,我现在每天有1小时确保自己在写字,至少要输出500字顺畅的内容。这是必须要有的基本训练。

而至于未来会写到什么样,我现在并不关心,按亚当斯的说法,也不需要关心。我只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让自己在表达上越来越清晰、流畅、有力量。

我们的系统技能,要做到什么样,才算好的水平呢?

亚当斯认为有两个选择, 一是达到全世界最好,这个很难,极少人做到。第二个,可以选择两项技能,把每一项都练到世界前25%的水平。

不说世界,就说我们生存的小环境,先做到在公司内部的25%,能再做到行业内的25%,就会非常了不起了。

前天正好听公司去年和今年业务第一名的销售人员分享,她就是那种某些业余爱好的能力可以在公司排前25%,专业方面的水平和能力也能排前25%的人,但是她把业余爱好和专业技能一结合,在工作上就产生了特别好的效果。

我觉得这不是所谓的斜杠青年,而是用一些方法和技巧,打通自己的各项技能,让他们之间产生联系,进而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力量。

我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仅要去尝试新鲜事物,也要刻意训练自己,在已经有积累的部分,随着时间的河流中,慢慢沉淀,逐步给自己建立起独一无二的系统。


人是需要进步的,我们不需要高估自己一两年能取得的成就,但是也不能低估五年十年可以带来的蜕变。

巨人们撸起袖子干活的技能,以及指导他们前进的价值观念,或许可以点亮和帮助我们更好的往前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