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Edison0816: 我的五年投资生涯 本人90后,2017年硕士毕业,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做NLP算...

 墨子语 2019-05-24

本人90后,2017年硕士毕业,在上海一家互联网做NLP算法工程师,2014年还是学生的时候便开始股票投资,至今5年。

2013年的时候,偶然间读到了两本书《聪明的投资者》和《穷查理宝典》,这两本书对我受益匪浅,看完这两本书我就已经知道股票要怎么投资,要持有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股市,随后便开启了我后面的投资之路。

2014年年初时候,凭借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很坚信的认为,房子一定会涨,房地产公司的业绩也会越来越好,房地产股票也一定会涨,毫不犹豫的用自己的闲钱买了保利地产和首开股份。持有了一年多。在2015年5月份的时候,走在路上、坐在地铁里就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看股票,都在谈论股票,连送外卖的小哥、扫大街的大爷、宿管阿姨也不例外。那时候真的是太疯狂了,正是在这种疯狂的环境中,我保持了理性,认为这种极高估值的疯牛是不会持续的,后面一定会有一场血雨腥风的割韭菜行动,果断的清仓了所有的股票。空仓了将近一年。在这段时间,伴随我的是巴菲特的书,而且也在不断调研新公司来拓展我的能力圈。对我来说,买股票之前一定要去调研,一定要对公司知根知底,否则我是拿不住的。调研的方式有很多,我喜欢把近十年的年报下载下来仔细分析,还要去体验一下公司的产品,看看口碑等等。在这期间主要调研了金融股和消费股。到了2016年,那时候我对房地产有些摸不着头脑,国家不断的干预房市,对房地产没有多少把握,我秉着不懂不碰的原则,没在买入一股和房地产相关的股票,反而买入了平保、招行和茅台。去年又买入了38元的格力和50元的五粮液。工作以后,每月的工资留足生活需要的资金,剩下的闲钱基本上都用来定投上面所说的股票,谁便宜投谁。

虽然这五年来,我确实赚了不少钱,但我感觉很苦恼,很孤独,没有人能理解我在干什么,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昨天在新浪上看到某个价值投资大v之前的博客,是2013年写的,写出了他当时的孤独,他企图想通过博客寻找一些志同道合的人。我也决定以后在雪球定期写一些投资感悟,来寻找志同道合的人,寻找知音。

我把股票看做成一门生意,买股票就是做生意,跟经营一家饭店是一样的,你要知道各种成本,人力成本、材料成本、房租、水电成本等等。还要知道各种收入,营业收入、毛利润、净利润等等。还要看看负债怎样。当你不想经营了要卖掉,你愿意出多少钱卖,当你想收购一家饭店,你愿意出多少钱收购,这就是估值。知道了这些你才能知道这门生意好不好做,赚不赚钱,估值是否合理。只有这门生意赚钱了,甚至还能躺着赚钱,只要估值合理,那我一定愿意成为他的股东。

别人跟我谈论股票的时候,我每次都把买股票就跟经营饭店是一样的观点讲出来,还让他们在熊市时多囤点股票,可是没人能理解,甚至还会嘲笑我,说我人傻钱多,说我是疯子。包括我的亲人,包括我的父母,他们觉得我太浮躁了。只有我老婆支持我,虽然她也不能完全理解我所做的事情,但她一直都支持我。去年,我刚办完婚礼领完证,留了一些钱准备十天婚假去澳大利亚度蜜月和年底在清空年假之前把年假都用了去欧洲旅行,但是我看到50多元的五粮液,看到40元的格力,看到60元的平保时,我跟我老婆说,“我们今年不去旅游了行吗,把这些钱用来买格力股票,买五粮液股票,买平保股票,等以后牛市的时候再去澳洲和欧洲”。我老婆她一向支持我,这次也不例外,很痛快的答应了。我很感激她,感激上天能赐给我一个通情达理的老婆。尽管如此,我也从不跟她聊任何股票相关的事,因为她也不懂。我没有了交流伙伴,好像生活中所有人的想法都跟我不一样。他们理解不了我,理解不了为啥我要买入50元的五粮液,为啥要买入不到40元格力,为啥每月的工资要去定投招行、平保。

其实我觉得我并不另类,我只是在坚持我认为正确的事情。时间会证明一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