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捡块砖头学历史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5-24

每一块古砖上,都有一段属于它们的历史。日前,“华夏印记——砖瓦·简牍·钱币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展

捡块砖头学历史

  •   长沙简牍博物馆里展出的永和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摄   长沙简牍博物馆里展出的永和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摄
  •   东晋永和九年纪年砖。   东晋永和九年纪年砖。
  •   汉代钱纹砖。   汉代钱纹砖。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历史不光写在纸上,还写在各种各样的器物上,比如一块老砖、一片残瓦、一枚钱币上。

  5月18日,“华夏印记——砖瓦·简牍·钱币展”在长沙简牍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长沙简牍博物馆、长沙市钱币协会承办,共展出精美的砖瓦120余件(套)、钱币50余枚和简牍文物珍品50余枚。

  长沙市钱币学会会长、长沙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野云,为这次展览提供了不少展品。昨日,著有《古钱》《野云说钱》等著作的野云,在长沙简牍博物馆登坛开讲,不过这次不说钱,单说砖。

  每一块古砖都附载着一段历史

  “每一块古砖上,都有一段属于它们的历史,这是收藏和研究古砖旧瓦的魅力所在。”野云说。

  这些历史,就附载在古砖上的文字、纹饰、图案里。野云收藏有两块王莽新朝大泉五十钱砖,上面有钱币纹,并有“大泉五十”四个字。这块钱砖传递出怎样的信息?它告诉我们:在东西汉之交时,有人很喜欢钱,可是要死了钱带不走,怎么办?于是把钱币的形状烧制在砖块上,用来盖自己的坟墓。

  说到砖,最有名的当然是秦砖,即所谓“秦砖汉瓦”。秦汉时期制陶业的生产规模、烧造技术、数量和质量,都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那些刻有各种图像、绘有各种纹饰的青砖,最富特色,同时也最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由于用途不同,秦砖的形状有长的、方的,有实心的、空心的;纹饰有米格纹、太阳纹、平行线纹、方格纹、几何纹、钱币纹等;还有用于台阶或壁面的龙纹、凤纹、车马纹,更有游猎、宴客、农业生产等各种图案。

  不过,由于秦砖越来越少见了,人们把研究和收藏的范畴由秦砖扩大到了汉砖、魏晋南北朝砖、唐宋元明清砖。相比秦砖,汉砖面上的纹饰图案内容更加丰富,各种人物、乐舞、车马、狩猎、驯兽、击刺、禽兽、神话故事等,现今存世的就有数千种之多,为研究西汉的社会面貌及绘画艺术等提供了大量的实物资料。

  在野云收藏的古砖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收藏了有号称“天下第一文化砖”的永和砖。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与朋友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事后写有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因此永和九年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年份。野云历时多年,收集全了从永和元年至十二年的全套永和砖。

  永和十二砖,是此次展览的一个亮点。这十二块砖头,虽或完整或缺损,然其字迹清晰,令永和时期的部分历史完整串联起来,成为研究晋代文字与历史遗存的媒介。

  只要有心,收藏无处不在

  有人好奇,这些古砖是怎么收集来的?

  永和十二砖,作为一种系列收藏,收集的难度较大,野云当然是费了不少心思,在网上和全国各地的藏友里寻访,且花费了若干金钱。但野云强调,收藏并非要以金钱铺路,只要有心,随处都能发现宝贝。

  就如前述的两块“王莽新朝大泉五十钱砖”,可说是捡来的。有一天,野云路过一家古玩店,见门口堆着一堆陈砖旧瓦,旁边还有一麻袋破旧陶瓷器片。野云瞟了一眼老板娘,问:“这堆破砖烂瓦不要钱吧,我拿走可以不?”老板娘凤眼一瞪:“想得美,两百元拿走。”扛回来后,野云在里面挑出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其中便包括这两块王莽时期的钱砖。

  花两百元能买来一堆古砖,这不等于是捡来的吗?野云窃喜。但还有人更绝,完全不用花一文钱,经常在城市的拆迁工地上转悠,然后总能抱回一些写着各种铭文、绘着各种图案的陈砖旧瓦。

  人称“拾荒大王”的李沅就是其一。李沅是野云的朋友,“拾荒大王”这个雅号是野云这帮朋友送给他的。李沅是版画家、策展人,平日喜欢开着车满世界转悠,尤其是听到哪里拆迁了,他一准要去折腾一番,拾捡那些上面有文字和图案的陈砖旧瓦。他曾经在一栋旧楼的废墟里,找到过一块刻有镰刀斧头的砖头和一片刻有青天白日旗的瓦当。

  当地的老人说,这是当年的省党部大楼。大革命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国共合作的历史不是刻在这些砖瓦上了吗?

  李沅还在老城区的拆迁工地上找到过刻有“东来祥”和“金圣”字样的旧砖,它们是老长沙“东来祥绸布店”和“金圣药号”的界砖。李沅说:“老城正在一步步离我们远去,我守护不了一座城市,但我可以为它留下一些它曾经存在的记忆和信息吧?”

  这些记忆,这些信息,不就是历史吗?也许,这就是收藏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