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温病篇探析-

 美学中医 2019-05-25

[内容提要]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近代发现的张仲景《伤寒论》传本之一,其所包含的温病篇为世传本所无,本文通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学习,对其中的温病篇进行初步探析。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桂本》)是近代我国发现的3个《伤寒论》古老版本之一,由张绍祖传出,张自诉为仲景第46世孙,家藏《伤寒论杂病论》为第12稿,王叔和所得为第7稿[1]。本书面世后即引起学术界不小争议,真伪至今未有定论,由于该传本篇目16卷完整,条理清楚,法律严谨,载方无缺,内容全面,对世传本有疑问、舛错的地方,大部分能够给予较完美的纠正,可以说是现存仲景著作比较好的传本之一[2]。因世传本有温病病名,而无温病相应的治法及章节,致使后世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温病属于阳明病,有的认为温病的治法在六经之中,不独阳明[3],等等。《桂本》第4卷专门论述温病,其理法方药丝丝入扣,可以拓展或者加深我们对温病的认识,本文拟对此进行讨论。

1 伤寒、温病、热病、温疫辨析

  要认识《桂本》中的温病,必须明确温病、热病、伤寒及温疫的概念及发病原因。《素问·热论》“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热病”“今之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这里所说的伤寒是一个广义的伤寒概念,凡发热性质的病都属于伤寒[4]。《难经》伤寒有5种,即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结合《内经》和《难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温病、热病、温疫都属于广义的伤寒。《伤寒杂病论》书名中的这个伤寒也是一个广义的伤寒概念,它叙述的内容包括温病、伤暑病、热病、伤寒等。狭义的伤寒就是指由六淫的寒邪所导致的外感疾病,是和温病、热病并列的疾病。《桂本》第4卷《桂本·温病脉证并治》“温病有三:曰春温、曰秋温、曰冬温。此皆发于伏气,夏则病暑而不病温。”明确根据季节把温病分为3种,发病原因都是伏气。热病是由感受六淫热邪或内邪化热所致,热病和温病虽然病性、致病症状相似,都属于温热性质的阳邪,但是它们的源头是不同的,正如《桂本·热病脉证并治》“热之为病,有外至,有内生”“与温相似,根本异源,传经化热,伏气变温……。”热病与温病的病源,分别是热邪和发于伏气,它们的治疗方法亦不同。温疫,也有称瘟疫、时行等,是外感疫疠邪气所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易引起大流行的一类急性发热性疾病的统称[5]。温疫的病因是经口鼻传入的戾气,如《温疫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另有一种异气所感”。《桂本》中有时行病名但无温疫的概念,《桂本·伤寒例》“凡时行者,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暖而反大凉……此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一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时行病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非其时而有其气;第二:长幼之病多相似,可见时行病是由气候异常所导致的长幼症状相似的疾病。后世温病派认为气候异常,容易引发温疫,但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跟气候异常和伏气没有必然联系[6]。在《桂本·温病脉证并治》中认为医生对温病“不晓病源,为治乃误。尸气流传,遂以成疫”,也就是说疫病是温病误治致死后,由尸气流传造成。《桂本》中也包括很多温疫病的内容,它散落在各个章节中,比如阳明病、疟病、阴毒、阳毒等。用我们现在眼光来看《桂本》对热性传染性病分类认识还不系统完善,不如后世戾气致病原因明确,这当然也可能是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

2 《桂本》温病分类和传变

2.1 温病分类 《桂本》中记载的温病有春温、秋温、冬温、风温、湿温、大温6种。可分为单一温病和复合温病[7]。单一温病为伏气所发,不兼有它邪,即为春温、秋温、冬温、大温。冬天伤于寒邪,邪入潜伏于机体,春夏阳气上升,邪随阳升,出现温热性质的疾病,发生在春季叫做春温,发生在夏季不叫温病叫做暑病。夏天受湿气,伏于太阴,遇到秋天的燥气发为秋温。初冬天气异常,出现寒冷情况,秋冬之交的燥气被收敛潜伏于厥阴,冬至以后发病,为冬温。大温比较特殊,它是冬天本应该天气寒冷,反而气候异常出现大热情况,病邪伏于人体,冬天伏而不发,到春天发病的叫大温。复合温病是有单一温病结合有风邪或湿邪所成,分为风温和湿温。风温在《桂本》中有两个类型:一个是感受风邪,第2个是温病误发其汗造成。从《桂本》中看,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它对温病的认识是比较单一的,分类远不如后世温病派明确,但它对温病的概念、发病原因、类型进行了详细辩解,对后世认识温病还是具有很大启发和指导意义的。

2.2 疾病传变规律 《桂本》对温病传变规律有自己的认识,有邪传三焦,邪传心、肺、肾等脏腑的情况。从三焦来说,一焦的病可以有其它两焦的症状,只不过是这一焦的症状为主而已,比如说秋温,它的病位是在中焦但是有口渴的上焦症状,便脓血的下焦症状。《桂本》中没有明确三焦之间的传变规律,只是在后面提到治不得法时,病久邪留于三焦的情况。文中提到邪传心、肝、肾等脏腑的症状,主要是根据症状判断病邪是传到了这一脏器,没有明确的传变时间及传变路线。虽然《桂本》没有三焦间的及卫气营血的传变规律,但它有六经传变及六经气化的理论,并且《桂本》大量运用营卫及气血理论,它和三焦传变及卫气营血传变还是有相通地方的。六经传变及六经气化是中医认识疾病的普遍规律[8],我认为是可以用来认识温病的传变规律并指导辨证论治。

3 温病治法

  温病发于伏气,是一类温热性质的疾病,根据病位及脏腑的不同方药各有侧重,但总体离不开滋阴清热的治法[9]。对于治则《桂本》有以下的几点:第一,观其脉症,随证治之[10]。比如春温病,它症状有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至谵语,症状主要表现在上焦,采用小柴胡加黄连牡丹皮汤,这个方子散外邪、清内热、润津液、活血凉血,辛凉散邪与滋阴清热相配。秋温除了热在中焦的主要症状外,还有下利便脓血,就采用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方中的阿胶主要就是止血滋阴作用。大温腹中大实的情况采用承气汤攻下的方法,温病夹有湿邪的加用茯苓、白术、泽泻等利湿药物。第二,量病轻重,随病施药。仲景方中的单味药药量大多用3两,随病情轻重,药量有所加减。温病病性温热易伤津动血,在病情急重的情况下,要大剂量用药,比如秋温和温邪犯肾的情况下地黄用到6两、石膏用到1斤之多,而对于温病夹湿的猪苓加黄连牡丹汤证,方中各药均仅用1两。第三,针药结合。在《桂本》中有2次提到用针刺的方法治疗温病,《桂本·温病脉证病治》“若喉闭难下咽者,针少商令血出”,《伤寒例》“凡治温病,可刺五十九穴”,对于针少商治疗温病喉闭容易理解,手太阴肺经经过咽喉,少商为肺经井穴,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所以刺少商可以治疗咽喉病。对于“五十九穴”,已经无法明确考证,但只这种针药结合的治疗方法是值得借鉴的。

4 误治救治

  《桂本·温病脉证并治》篇“医又不晓病源,为治乃误”,温病的本源是伏气,它和热病、伤寒、时行等可能发病的症状有类似的地方,但他们的疾病发生原因是有很大差别的,如果认识错误有可能出现严重的后果。仲景时代下法和汗法是应用很普遍的方法,不适宜的汗法、下法对于温病不适宜的应用,会造成阴液的丧失,造成严重的后果[11],恰如文中所述“若伏气病温,误发其汗,则大热烦冤”。文中对于误治、或不适当的治法,根据实际情况有相关的救误方法,比如发汗后,因阴液大伤出现唇焦、目赤,脉大而数的情况,采用清热养阴的白虎汤,出现燥实、大便硬结的情况时采用承气类方攻下,心烦不卧的里热证时采用黄连阿胶汤,滋阴清心火。对于治疗不得法,病邪遗留三焦的,根据三焦症状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治法、方药,总体上仍以养阴、清热为基本原则。

  综上所述,对于《桂本》温病篇,我们可以看到它有自己的特色,它在温病的认识上以伏气和营卫理论为主,在治法上主要采用滋阴清热的基本原则。在疾病辨证上有三焦辨证、五脏辨证。在疾病传变上有温邪在心、肺、肾等脏腑的传变。然而限于时代的认识,它也有明显局限的地方,比如对时行病及疫病的病因认识尚未明确,对大温出现谵语、神昏的情况没有采用清热开窍的治疗方法,等。《桂本》温病篇对温病的发病原因、类型、证治规律进行了详细辨别,确定了温病的概念及指导原则,是温病学发展史的一座丰碑。高山仰之,景行行止,《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一部伟大的著作,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学习。

参考文献略

(作者 丁瑞丛,杨怡然,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