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俊川:从文献角度看罗振玉旧藏铜活字

 年年有大鱼 2019-05-25

【摘要】2018年春,有中国收藏者从日本发现一匣据记录为罗振玉旧藏的古代铜活字,这一发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研究中没有早期活字实物的空白,学术意义重大。为此,有关方面组织了版本学、金属学、钱币学和印刷史研究的学者进行研究鉴定。本文在作者《对罗振玉旧藏早期铜活字的初步研究》之后重点查考古代典籍中与铜活字印刷有关的历史资料,进一步钩稽传世文献并有所得,同时在日本学者的帮助下释读了“假预证” 的文字和所涉人事,以期对这批铜活字的研讨更加深入。

【关键词】铜活字 王祯 假预证 罗振玉

2018年春,有中国收藏者从日本发现一匣97枚古代铜活字。根据匣内附带的大正元年(1912)十二月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出具的“假预证”,即暂时保管证书,这些铜活字曾由罗振玉拿到该馆求售,可以说是罗振玉旧藏。3月8日,十余位从事版本学、金属学、钱币学和印刷史研究的学者在北京召开学术论证会,对这批活字的性质、年代、国别和学术价值等问题进行讨论,一致初步认定这批活字是中国古代青铜活字,制作年代在宋元时期,认为它们被发现,填补了中国印刷史研究中没有早期活字实物的空白,学术意义重大。

图1 铜活字外观

论证会后,与会学者纷纷撰写文章,从各个角度对和这批铜活字有关的学术问题进行论证。我也与参会的中国钱币博物馆的周卫荣先生、杨君先生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赵前先生合作撰写了《对罗振玉旧藏古代铜活字的初步研究》一文。这篇文章从铜活字的基本情况、合金成分、存世状态、铸造加工工艺、东京帝室博物馆开具的暂存证、中国明代以前关于铜活字印刷的记载、该批铜活字形制与已知朝鲜古代铜活字不同、部分铜活字具有中国古代活字特征、活字字体风格等方面展开论证,认为:

根据合金成分检测,该批铜活字是以铜为主体,以铅、锡为配料的铜基三元合金,具有中国古代青铜合金的特点,与古代青铜钱币合金具有很大的相似度。大致推定,该批青铜活字铸造的下限应在嘉靖朝所处的明代中期。根据其存世状态,该批青铜活字系出土品,锈蚀矿化状态与中国南方出土的一些青铜钱币及其他青铜文物相似,推知该批青铜活字出土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的可能性较大;其锈蚀矿化状态在中国历代钱币中大都有相似的,最晚为明代前期的青铜钱币,推知该批青铜活字入藏下限在明代前期。青铜活字系翻砂法铸造,工艺细节与当时铸钱相似,字模有可能采用烘干的泥模。

其中5枚印体带孔的铜活字,符合文献中对中国古代金属活字形制的记载,可以确定为中国铜活字。其他活字的形制、规格、字体均与已知的朝鲜古代铜活字不同,活字反映出来的设计思想和排版工艺也不同,应为中国青铜活字。这些活字的字体风格在宋元之间,铜活字附带的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开具的“假预证” 真实可信,罗振玉关于它们是“宋铜铸字”的观点值得重视。这批活字可初步认定为宋元时期的青铜活字。

图2 铜活字“旬”

得出以上认知的鉴定依据,前一部分主要来自青铜活字的合金成分与锈蚀状态、铸造状态等自身特征,后一部分则结合了文献记载、字体比对、文书鉴定等外部因素,研究方法是集科学检测、目力鉴定和文献考证为一体的“三重证据法”。其中,文献考证发挥着独特作用。在合作研究中,我重点查考了古代典籍中与铜活字印刷有关的历史资料,在日本学者的帮助下释读了“假预证”的文字和所涉人事。在《对罗振玉旧藏古代铜活字的初步研究》一文发表后,我又陆续发现一些有助于加强论据的资料,现不揣冒昧,将先后所得资料一起呈现在这里,供学界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参考。

壹 带孔铜活字与中国古代金属活字“钻孔贯穿”的工艺特征

罗振玉旧藏的97枚铜活字,形制不一,可分为五种类型,其中一类共5枚活字,在字印的中部带有贯穿的圆孔。这为确定它们是中国古代铜活字提供了依据。

图3 铜活字印体上的穿孔

在东亚,古代朝鲜也使用铜活字印刷,而且要比中国使用得更加广泛。要确定这些铜活字的年代、国别,首先要分清它们是中国活字还是朝鲜活字,而活字的印体是否带有穿孔,是区别中朝活字的重要特征。

元代王祯《农书》后附《造活字印书法》说:“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于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王祯造活字印《旌德县志》,是在大德二年(1297)。他说的近世,尚在此前。当时的锡活字印刷因油墨问题未能推广,但他的记载透露出在1300年之前,中国的金属活字已经带有穿孔,在排印时用铁条将一列活字穿起,可以防止其左右移动。

古代朝鲜的铜活字则不带穿孔。目前已知最早的金属活字本、印刷于宣光七年(1377)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字间笔画交叉,其活字并非规则的四方体。这种形状的铜字需要用印蜡粘合在版上,不需要穿孔。朝鲜时代早期的癸未字、庚子字,“其底如锥”,也不是方正的四方体,在排版时也用蜡粘合,所以也不需要穿孔。自甲寅字以后,朝鲜铜活字改进为方正的四方体,排版时相互挤紧,所以也不穿孔。甲寅字以后的朝鲜铜活字,传世多有实物,皆无穿孔。

朝鲜学者李圭景(1788—1856)在《铸字印书辨证说》(《五洲衍文长笺散稿》卷二十四)一文中对比中国和朝鲜的铸字印刷技术时说:“中原活字,以武英殿聚珍字为最,字背不凹而平,钻孔贯穿,故字行间架,如出一线,少不横斜矣。我国字式,则或大或小,或厚或薄,又凹字底,不钻不贯,故字行龃龉。”

聚珍字是乾隆皇帝对武英殿所刻木活字的美称,但武英殿木活字并无穿孔,而且李圭景比较的是“铸字印书”,所以潘吉星先生认为此聚珍字当指武英殿排印《古今图书集成》所用的铜活字。李圭景去古不远,又留心印刷技术,故其道出中朝铜活字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铜字“钻孔贯穿”,朝鲜活字“不钻不贯”。

上述两条记载,一在元代,二在清代,记事都很明确。在文献中,还有一些记载不如上述两条明确,但可能也与“钻孔贯穿”的印刷技术有关。《吴兴艺文补》(崇祯六年刻本)卷三十九,张朝瑞《宋登科录后序》叙述版本源流时说:“嘉靖壬午,汀守巴陵胥君文相刻于郡之学宫,汴有宗室西亭者,联活字为板,印二录行于世。”

“联”是将个体联结为不可分拆的整体。仅仅将活字排列起来,随时可以解散,并非“联”的状态。因此张朝瑞所说,有可能是将活字连成一串的方法。类似的说法,在清代也曾出现。史梦兰《止园笔谈》(光绪六年刻本)卷四说:“自有书契以来,以一书贯串古今、包罗万有,未有如我朝《古今图书集成》者。是书也……以内府铜字联缀成版,计印六十余部,未有刻本也。”

“缀”指缝合。“联缀成版”更是强调了铜活字连结为一体的状态,而且这里讲的是内府印刷《古今图书集成》,与李圭景所言呼应。李、史二人生活在清晚期,都未能目睹雍正时武英殿铜活字印刷的场景,他们的记载或反映出当时相关技术仍在使用,或有相关说法流传。

对明清时铜活字印刷是否广泛使用“钻孔贯穿”技术的问题还可以深入探讨,但中国活字“钻孔贯穿”、朝鲜活字“不钻不贯”的特征是明确的,由此也可确认罗振玉旧藏的97枚铜活字中的5枚,是中国古代铜活字。其他铜活字,大多数也与已知的朝鲜铜活字形制不同,反映出不同的排版和固版工艺,应该也是中国活字。

图4 带穿孔的铜活字及铸造后未及休整的铜活字

贰 中国明代以前关于铜活字印刷的记载

中国是印刷术及活字印刷术的故乡。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了北宋庆历间(1041—1048)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情况。其后,关于使用金属活字的明确记载见于元代,即上引王祯《造活字印书法》中的“铸锡作字”,关于铜活字印刷的明确记载则见于明代。

明代盛行用金属活字印书,现存较早的,有无锡华氏和安氏等家族排印的多种活字本书,自称“活字铜版”。不过,对这些活字究竟是铜质的还是锡质的,学界存在争议。

明人关于铜活字印刷的记载,以前印刷史研究中经常引用的,有三例:

唐锦《龙江梦余录》(弘治十七年刻本)卷三:“近时大家多镌活字铜印,颇便于用。其法盖起于庆历间。时布衣毕昇为活板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其费比铜字则又廉矣。”

陆深《俨山外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之《金台纪闻》:“近时毗陵人用铜铅为活字,视板印尤巧便,而布置间讹谬尤易。夫印已不如录,犹有一定之义,移易分合,又何取焉?”

邵宝《容春堂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集卷八有《会通君传》即华燧传,略云:“会通君姓华氏,讳燧,字文辉,无锡人。……既而为铜字板以继之,曰吾能会而通之矣。乃名其所曰会通馆。”

这几条资料,产生的年代都在弘治年间(1488—1505),所述事实可能与无锡华氏等家族使用“活字铜版”印书有关。

在这次研究青铜活字的过程中,我又找到两条明代使用铜活字的记载,可谓是意外收获。

一是清人汪森《粤西丛载》(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三“豢龙驯龙”条说:“计宗道,柳州罗池人,登甲科,官至衡州知府,家积书籍及玩好之物极富。其家有铜铸字,合于板上印刷,如书刻然。”

文末注明引自《谈林》。《谈林》为明人著作,今未见传本,但经山阴祁氏《澹生堂藏书目》子部小说类著录,三卷,刘献刍撰。

计宗道,字惟中,广西马平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十五年任常熟知县,直至正德三年(1508)离任。他在常熟任职之日,正是江南“近时大家多镌活字铜印”之时,他家所有的“铜铸字”或与此有关。

二是利玛窦《天主实义》(万历三十五年燕贻堂刻本)卷上说:“又观铜铸之字,本各为一字,而能接续成句,排成一篇文章。苟非明儒安置之,何得自然偶合乎? 因知天地万物咸有安排一定之理,有质有文而不可增减焉者。”

《天主实义》有万历三十一年(1603)自序。利玛窦以西人而谈中土事物,引譬当为时人习见。这是一条独立于弘治间“活字铜版”之外的资料。

罗振玉旧藏铜活字被认定为宋元之物,明代的记载晚于这个时代,但有助于了解中国古代应用铜活字印刷的社会和技术环境。

叁 东京帝室博物馆开具的“假预证”

与铜活字一起保存在箱内的一件日文“假预证”,带信封,由日本东京帝室博物馆寄给居住在栃木县的和贺暲次郎,其文如下:

美工第七号 假预证

一商龟骨文片 六十八片

一宋铜铸字 九十七个

计贰点

清国大学士罗振玉携入石本馆へ买上出愿ニ付预候也

大正元年十二月三日 东京帝室博物馆

和贺暲次郎殿

这一证书使用的是当时通行的候文文体,现在已不通行。经友人相助,我们先后得到孙猛、中安真理和高田时雄等诸位教授的帮助,知道这是一张“暂时保管证”,证明罗振玉曾将68片商代甲骨、97枚宋代铜铸活字拿到帝室博物馆,申请博物馆收购,暂时保存在馆内。

图5 假预证

工”或即美术工艺品;“假预证”即暂时保管证书;大正元年即1912年,此时已入民国,“清国大学士”或就罗振玉的遗老身份而言;帝室博物馆即今日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前身;“石”即“右”字,指右列两种物品。

在明治末期,有一位医生名叫和贺暲次郎,于1888年在东京齿科学校教书;1897—1899年在台湾守备混成旅团台北卫戍病院任职;1903年和1905年在《产婆学杂志》和《产科妇人科学杂志》上出现过名字,所占篇幅甚小,或是行医广告。罗振玉向帝室博物馆出售甲骨和活字,为何博物馆发给和贺氏一张暂存证? 推想或许是他受罗振玉委托办理此事。

罗振玉是收藏家、学者,也可以说是一位古董商人。他向日本帝室博物馆出售铜活字,暂未见到记载,但他在日本出售大量甲骨则为世所知。据统计,日本收藏的甲骨共有7667片,经罗振玉之手卖出的就有5745片。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甲骨225片,也经过罗振玉之手。不过这225片甲骨,是罗振玉先卖给藤朝太郎,后归茧山龙泉堂,再后于昭和二十七年(1953)由东京国立博物馆购入的,并非罗振玉在大正元年求售的这68片。

“假预证”的纸墨在百年以上,文体、书法符合大正时期的风格,所涉人事与实情相符。这些铜活字原由罗振玉收藏(或说经手买卖),我认为是可信的。

作者艾俊川,《中国金融家》杂志社执行主编

本文原刊载于《中国出版史研究》2018年第2期,文中注释省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