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决胸闷心慌心绞痛的一些中医方剂

 旷世奇药 2019-05-26

刘冰燕心脏病方药100讲(7)

关于心绞痛,英国医生威廉·赫伯登1768年就已经用今天仍通用的、明白易懂的语言描述过:“一种疼痛,它尤其在登高之后或在吃饭之后立刻出现,它能增强至遭受灭顶之灾的感觉并在站住时消失,后来也在行驶、骑马、打嗝儿、咳嗽、排便、讲话、激动之后,在侧身躺着时,甚至在睡眠中出现,停留在胸骨下,常常向左多于向右,能扩散至胳臂、手并涉及到后肩背部,和呼吸困难没关系,它是如此压抑胸部,致使人们将这种疼痛称作心绞痛。”

提出血液循环理论的哈维,也能够给人印象深刻地描述这种疾病,因为他自己也罹患了此病。此外,按今天的认识,大多数心脏病发作都发生在上午。所以研究不同的日循环交替的时间生物学家们建议,受到危害的病人起床前就服用强心剂。

我们已经知道,偏偏是硝酸甘油这种作为炸药而出名的物质,缩短了心绞痛这令人痛苦的数分钟,而且效果显著。又过了很久,才另外有了治这种病的其他有效西药可供使用。大多数制剂都是着眼于加大对心脏的供氧和扩大血管。

中医早就了解到心绞痛的情况,在中医临床经典《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称之为“胸痹心痛短气病”,因为中医是辨证施治的,所以虽然同样是胸痹心痛短气,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病因病机不同,所用的方药也就不同,这也正是中医的特色——“一人一方”。我给大家列几条经典中的条文: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楼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这几条,都是寒证的用方。还有热证的用方代表是栀子豉汤和小陷胸汤等,经典原文是:“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小结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当然,中医还有气虚方,血瘀方等等。现在中医治疗这个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活血化瘀,著名的方剂有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等。今天我简单谈谈桂枝茯苓丸。

我们知道,天空在下瓢泼大雨之前,总是会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同样的,如果我们的身体有瘀血了,我们也会出现很多的不舒服之处。瘀血,是一种病理性的产物。因为机体的血液运行不畅了,自然就会阻滞在血管里,而这种形成的瘀血,就像水管里的水垢一样。水垢在水管里会影响水的流动,而瘀血就会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这样血管被堵塞了,就会诱发很多疾病,心绞痛、心梗、脑梗就是典型病症。

桂枝茯苓丸是一张活血化瘀的代表方剂,常用于胸部或下腹部瘀血而形成的包块和痛症,通过活血化瘀、去瘀生新、散解凝滞以治诸证。

常用剂量及煎服法:桂枝15g,茯苓15g,赤芍15g,丹皮15g,桃仁15g。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也可按照传统做成丸,或装胶囊服用。

现代药理研究:具有扩张血管,调整血液循环,促使溶血,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改善红细胞凝集亢进,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对凝固、纤溶及血小板功能有抑制作用。能对抗慢性增生性炎症,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它方剂同类方剂: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等。

临床使用时多将桂枝茯苓丸做为汤剂,但最好是像张仲景那样“炼蜜为丸”,使用蜂蜜做成丸剂,或者使用现代工艺制成中医蜂疗制剂。有人以为丸剂与汤剂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差异,日本学者为此专门进行了丸剂和汤剂的药效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丸剂比汤剂有效成分高。这是丸剂临床效果优于汤剂的物质基础。我们在临床使用时要考虑到这一差别,在不需加减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丸剂饭前服用,或用其他汤剂配合丸剂使用。

刘冰燕主任 中国中医泰斗,原国家卫生部第一任中医司司长吕炳奎老中医的关门弟子。中医副主任医师 天津心悦门诊心脏瓣膜病首席专家 曾任医院院长 中国中医学会分会理事 先后撰写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入选多部名医典录。

刘主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三十多年,擅长心脑血管疾病、免疫性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主治心脏瓣膜病、心律失常、冠心病、高脂血症、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等。尤其擅长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善用中药蜜剂调理,堪称一绝。2016年前累计观察近5000例心脏瓣膜病,曾亲自跟踪北京、天津两地心脏瓣膜病患者上千人,对心脏瓣膜病的非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