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才能把颜勤礼的字写出颜勤礼的味道来?

 lj0279 2019-05-26

《颜勤礼碑》是颜真卿晚年的代表作,也是最具“颜楷”特点的作品。那如何才能把《勤礼碑》中颜楷的味道写出来呢?个人认为可以从两方面下手,一是了解一下颜真卿的生平,我们常说“字如其人”,你只有了解了颜真卿这个人,才能理解他的书。二是把握《勤礼碑》的一些大的特点,也要避免学颜体容易犯的错误。

颜真卿生平及书法师承

颜真卿字清臣,因为爵封鲁郡开国公,所以号称“颜鲁公”。颜真卿的祖上和王羲之是老乡,都是琅邪人士,随晋元帝一起南渡,历经几代之后成为江左望族。特别是五世祖颜之推所著的《颜氏家训》对后代影响很大。

颜家历代以儒家文化传家,祖上多有以翰墨名世者,是真正的书香门第。颜真卿的书法最开始是家学,后来学习褚遂良,然后又师从张旭,得长史笔法而入魏晋。所以后世有人评价颜书是用王羲之的笔法,写出了自己的风骨。后来又汲取了初唐四家的特点,这在其早期的《多宝塔碑》上能看到这些师法的痕迹。

我们知道中盛唐时期,以胖为美,是时代的风气,唐玄宗又多喜欢隶、篆。所以那时期隶书、篆书非常受到重视,颜真卿也不免受到影响,吸取了篆籀用笔的特点,结合魏碑的笔意,最终完成了自己雄健、宽博的颜楷,树立了唐代楷书的典范。

颜书是书家一大变,之前初唐时期的书风多以瘦硬为主,颜书变瘦硬为丰腴雄浑,化紧致为结体宽博,从而给人一种气势宏伟,骨力遒劲,气势凛然的感觉,这种盛唐大国的风度,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与人格结合的完美典范,所以后世赞其“书如其人”。

欧阳修曾说:

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严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有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颜勤礼碑》的特点

在学习《勤礼碑》之前,首先我们要注意一点,赵孟頫曾经对学颜的现象有过这样的提醒:

近世又随俗皆好颜书,颜书是书家大变,童子习之,直至白首往往不能化,遂成一种臃肿多肉之疾,无药可差,是皆慕名而不求实。

赵孟頫提醒我们,学习颜书很容易落入一种臃肿多肉的毛病,这是我们在学《勤礼碑》之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看到网上有很多介绍《勤礼碑》用笔的文章,都说《勤礼碑》的用笔是笔笔藏锋,圆笔多于方笔。

这一点我不是很认同的,原因有两点,一是颜真卿的家教。颜真卿的五世祖颜之推,曾经在《颜氏家训》中告诫子弟,在书法这方面“此艺不须过精”“慎勿以书自命”。因此颜真卿从小受到这种教育熏陶,他的书法主要就是用来记事书写而已。再加上颜真卿为人坦率、耿直的性格,不会在书法上有过多装饰性的用笔。

如果说写字之时,入笔之际,笔笔藏锋,那该多慢啊。我们再仔细观察一下《勤礼碑》的用笔,竖向的笔画,起笔藏锋、圆笔较多,而横画起笔露锋切入、方笔较多。即使有逆锋而入的用笔,也是在承接上一笔的收笔,起到了呼应的关系。

我们看上图《勤礼碑》中的一些范字,我用红笔圈出的地方,横画起笔切入形成的方笔是很明显的,而竖向用笔我用蓝笔圈出的地方,竖、撇的起笔都是藏锋逆入形成的圆笔,也是我们常说的篆籀的笔法。

《勤礼碑》是方圆兼有,一味地强调圆笔,很容易写成肉肉版的颜氏楷书。

另外《勤礼碑》还有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横画细,竖画粗。这算是《多宝塔》风格的延续吧,在《勤礼碑》身上,这种粗细的对比格外强烈。但是晚两年之后的《颜氏家庙碑》这种粗细的对比就弱了很多,横画也加粗了。

一个字中如果同时出现两个竖画时,往往左细有粗。另外转折之处的用笔也需要我们注意,上图中红色圈出的地方,行笔至转折处直接圆转直下,或稍微提笔之后圆转直下,形成外圆内方。红色圈出的地方,行至转折处,提笔很明显,然后再逆锋变成竖画直下。这是他用笔的变化,需要注意的地方。

最后总结一句,就是学《勤礼碑》不可一味追求其用笔粗壮一面,要注意他用笔挺健、遒劲的一面,也不可一味地圆笔,否则可能会成为臃肿的一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