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盘为西周晚期重器,乾隆年间出土于陕西凤翔,现藏台北故宫。散盘内部有铭文357字,记录了夨人付给散氏田地之事,是研究西周土地制度的重要佐证。 晚清民国间,金石大盛,散盘拓本流传甚广,其中名家庋藏题跋者亦夥。本期刊发两种散氏盘拓本,一种是阳湖陆祁生(百药)旧藏,后经刘可毅(葆真)、黄绍箕(鲜庵)递藏。一种是金西厓藏本,拓本上有端方、李葆恂、祁雋藻、陆祁生、褚德彝、王福厂等题记。 本栏目图文由上海图书馆研究员、当代金石学者仲威先生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近期金石契将刊发“近世金石名家散盘题跋“系列内容,具体篇目如下,欢迎持续关注。 ◎ 吴昌硕、吴涵父子题散氏盘拓本 ◎ 罗振玉、蒋黻题散氏盘拓本 ◎ 端方题散氏盘拓本 ◎ 褚德彝、王福厂题散氏盘拓本 ◎ 陈景陶、阮元题散氏盘拓本 ◎ 蒋棻题散氏盘拓本 ◎ 罗振玉、赵时棡、高野侯三家題散氏盘拓本 ◎ 杨沂孙、张裕钊等题潘康保藏散氏盘影印本 此为阳湖陆祁生(百药)旧藏,后经刘可毅(葆真)、黄绍箕(鲜庵)递藏。拓片上钤有“扬州阮元文选楼所藏”、“诏勘石经”、“孙伯渊”、“东山吴书樵所藏书画印”。卷轴装,拓片41.5厘米见方,画芯宽57厘米,高92厘米。 拓片左侧,有道光丙申(1836)七月陆祁生(百药)题记: 寰宇中吉金文字之多,此盘为最,况今已进天府,人间墨本有日减之势,拟之兰亭定武本,政不知孰为轻重。 拓片右侧,有道光二十八年(1848)重阳后四日祁隽藻观款。 卷轴下方,有光绪壬寅(1902)嘉平李葆恂题记: 是本为阳湖陆祁生先生百药斋中故物。丁酉(1897)除夕,余友刘葆真太史以饼金百与《曶鼎》墨本因购得之,尝以夸我。庚子(1900)五月,太史避地至通州,遂不知所终。所藏金石书画强半散佚,此本与《曶鼎》打本又为鲜堪学士所得,顷承出示,回忆与太史摩挲赏叹时,宛如昨日,曷胜怃然。 光绪壬寅(1902)岁暮端方题记: 余藏散盘凡三本,一赠盛韵石祭酒,一没于拳乱,今独存黄左臣所赠之一本耳。盘旧在扬州洪氏,辗转入京师,归朗润园,复闻以遗彼得堡,则拓本不可复得矣。兹本鲜盫学士得诸刘葆真太史家,太史没于庚子之难,家室不能自存。学士解重金周抚之,不以计物直之低昂,其风谊古矣。壬寅岁暮,展观此本相对感叹。 注:朗润园为奕欣府邸。散盘流入彼得堡,系光绪末年之传闻。 此为金西厓藏本,有民国二十年(1931)褚徳彝和民国二十一年(1932)王禔题跋。卷轴装,画芯宽62.5厘米,高175厘米,拓片宽45.5厘米,高49厘米。 金西厓(1890 ~1979),名绍坊,字季言,号西厓,后以号行,浙江吴兴人,久寓上海。竹刻艺术大师。其兄金绍城(金城)是画家,仲兄金绍堂(东溪)也是著名的竹刻家。他还是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的四舅父。 褚德彝跋散氏盘 褚德彝跋散氏盘 ![]() 仲威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复旦大学特聘研究员,上海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专著有:《中国碑拓鉴别图典》、《善本碑帖过眼录》、《碑帖鉴定概论》、《碑帖鉴定要解》、《纸上金石——善拓小品过眼录》、《古墨新研——淳化阁帖纵横谈》等。主编有:《上海图书馆藏善本碑帖》、《翰墨瑰宝——上海图书馆珍本碑帖丛刊》、《上海图书馆善本碑帖综录》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