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老鞠说非遗的 第 1006 天 走在成都的大街小巷,无论是在农贸市场、居民小区,还是街边小店,都写着冒菜的招牌。慢慢了解我才知道冒菜是成都的特色民间美食,“冒”就是烫的意思。 街边冒菜,每家架着一口大汤锅,非常耀眼,麻辣鲜香的汤汁咕嘟咕嘟的冒着热气儿,好像在招呼客人前来品味儿。汤锅下有个大煤炉,不停的给汤料加温,锅里挂满了正冒着的竹篓,竹篓底尖口大,篓内冒满了菜蔬,浓郁的香味随风飘散,吸引路人驻足不前。摊主在客人的指点下装菜,把一样样菜蔬装入竹篓,再冒进沸汤里,不时提着竹篓在汤汁儿里一提一放,让菜蔬完全烫到,直到冒熟为止,然后提起竹篓,把菜和汤汁倒进碗里,任食客享用。 冒菜是小火锅的一种做法,并不是特指某一种菜,菜蔬有荤有素,火气较重,不宜常吃。一些老牌的冒菜店,为了适应各种顾客的口味,在汤锅里会加入中草药,成为各自独家的秘制香料,主要是祛火,做出来的冒菜麻中不麻,辣中不辣,老少皆宜,健脾健胃,不上火,不败味儿。 冒菜发源于成都民间,慢慢被人复制开发,发展到成都周边乃至川渝全省。冒菜大致分两种,有火锅型冒菜和卤水型冒菜。火锅型冒菜和火锅基本相同,只是底料的配制不同,是一个人的火锅。制作是必须先用大骨头熬出高汤,然后加底料搅拌烧开,就成为冒菜原汤; 卤水型冒菜近似卤菜卤水配制,冒菜吃完汤底儿可以喝,味道鲜美,不燥不辣!而这种吃法是必须先制卤水,炒锅置旺火上,菜油烧到六成熟,下郫县豆瓣,花椒炒香,下鲜汤,再放豆豉,冰糖、牛油、料酒、醪糟汁、精盐、胡椒粉、干辣椒、草果等佐料,熬开之后,打去泡沫即成冒菜卤水。 成都流行的冒菜料有猪血、魔芋片、海带片、白笋片、凉粉、土豆片、莲藕片、白粉条、黄粉条、莴笋、莴笋叶、菜花、粗豆芽、细豆芽、大白菜、豆皮、生菜、香菇片、草菇片等等。 每家冒菜店都有他的主打和特色,在冒牛肉、冒鸭肠、冒素菜、冒脑花中,总有一样特别出色。如有吃货好吃牛肉的,那大片的牛肉纹理鲜明,细嫩滑爽,喷香扑鼻,色泽红亮,味道可口。 冒菜最为讲究的吃法是使用干碟,在小碟中放置干辣椒粉,加盐、味精等调料,将锅里烫好的菜在干碟里轻轻一蘸,送进嘴里,味道又香又辣,甚为可口。成都人都有一种冒菜情结,这冒菜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吃。有人说:火锅是一群人的冒菜,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
非遗美学 传播也是一种传承 专注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 提供文化与商业的实现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