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控专家@你:气温攀升,需重点防范这两种“入口”病

 孟溪ProbeT连山 2019-05-26

稿源:掌上长沙
2019-05-26 11:26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26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陈艳)夏季来临,食物储存不当易导致各种致病微生物生长繁殖。长沙市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近期要重点防范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食用未煮熟四季豆等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关注指数★★★★☆):气温攀升,细菌性食源性疾病高发,人食用了被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后,一般在10分钟至10余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鱼肉蛋奶类食物非常适合细菌繁殖,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高危食品。市民在采购食物时,应注意保质期,不食用过期、包装破损、外观气味有异常的食品。加工食物时,应彻底煮熟煮透并及时食用;煮熟的食物在室温下,存放时间应不超过2小时;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用独立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熟食,盛放过生鲜的容器要洗净消毒后再盛放熟食;熟食不要放在生鲜食品的下方,以免被滴下的液体污染。

  有毒植物性食源性疾病(关注指数★★★☆☆):一些植物本身含有某种天然有毒成分或由于储存条件不当形成某种有毒物质,被人食用后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初夏常见的有毒植物有未煮熟的四季豆、发芽的土豆、毒蘑菇等。未煮熟的四季豆内含皂苷、血球凝集素等成分。皂苷可强烈刺激消化道,血球凝集素则具有凝血作用。一般进食后30分钟至5小时内发病,症状为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部分患者还伴有头晕、头痛和发热等症状。所以市民在烹饪四季豆时一定要给足火候,在外用餐时也要注意。发芽的土豆中龙葵碱含量较高,进食后易导致中毒。如果马铃薯发芽较多、皮肉已变绿色则不可再食用;对于发芽少的马铃薯,应尽可能将芽眼及周边皮肉挖除干净,彻底煮熟、烧透后再食用,烹调时加入适量醋也能起到降低龙葵碱含量、避免中毒的作用。

【作者:全媒体记者 彭放 通讯员 陈艳】 【编辑:曾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